低剂量吉西他滨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10-21 17:27刘可为
医药与保健 2015年3期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低剂量

刘可为

【摘   要】 目的  对于低剂量吉西他滨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66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为避免治疗效果是偶然性的现象,导致得出错误的实验结果,因此将接受4个化疗周期后病情稳定的36例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含24例的治疗组和含12例的对照组,在第一、八天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低剂量吉西他滨持续6小时静脉滴注,以21天为一个周期;对照组患者停止化疗观察至有疾病进展。结果  治疗组直至疾病进展(TTP)时间为6.2个月,而对照组为4.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3.1個月和10.8个月,且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顺铂联合常规剂量吉西他滨一线化疗之后,再进行低剂量吉西他滨静脉滴注弄能使化疗更加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低剂量;吉西他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A

本次研究对该病晚期患者采用维持静脉滴注低剂量吉西他滨,进行维持化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2008年3月—2009年10月期间66例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其中女25例,男41例,平均年龄为56.1岁;鳞癌30例,大细胞癌1例,腺癌35例;IV期47例;Ⅲb期19例。所有患者都经细胞学或病理检查证实患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且均有可测量病灶,预计生存时间大于3个月。给予患者顺铂联合常规剂量吉西他滨诱导化疗(在第一、八天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持续30分钟静脉滴注;顺铂75mg/m2分3天输注),并以21天为一个周期。4个周期后,有病情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的患者36例,将其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第一、八天持续6小时静脉滴注吉西他滨300mg/m2,21天为一个周期,至疾病进展或患者不能忍受化疗毒副反应;对照组患者停止化疗,观察至疾病进展。在两组患者接受化疗时都给予常规止吐药物,白细胞有所下降的患者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支持治疗。

1.3  评价标准  按1.1版RECIST实体瘤疗效标准进行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总缓解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取得CR或PR的患者需在至少4周后做影像学或临床和检查,测量肿瘤病灶[1]。按照WHO1981年制定的急性和亚急性抗癌药物分级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评价[2],分0-IV度。主要观察指标:疾病进展时间;次要观察指标:有效率(ORR),总生存期(OS),毒性反应。对所有患者都进行电话随访或信访,随访率为100%。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检验生存分析。

2  结果

2.1  分组前近期疗效4周期化疗后,CR患者没有,PR患者有17例,ORR是25.8%(16/62),SD患者有26例,PD患者有19例,另2例患者的缓解情况因事不能评估。

2.2  分组后近期疗效  刚分完组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ORR分别是37.4%和41.5%,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09)。维持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ORR分别是54.1%和50.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13)。

2.3  远期疗效

2.3.1  TTP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TTP分别是6.2个月和4.8个月,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

2.3.2  OS 治疗组的中位OS是13.1个月,对照组中位OS是10.8个月,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3.3  不良反应情况  诱导化疗期66例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14例患者、4级3例患者;血小板减少3级5例患者,4级2例患者;贫血3级3例患者;恶心呕吐、皮疹3级各2例患者;脱发、肝功能3级各1例患者。维持化疗期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4例患者、4级1例患者;血小板减少3级1例患者,4级1例患者;贫血、脱发及皮疹3级各1例患者。

3  讨论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几年来肺癌的患病率持续升高,而在肺癌中比较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在初期时很难引起人们重视,因此大部分患者在被诊断出患有此病时已是晚期,对于这些患者多半采取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案[3]。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第三代药物的一线化疗效果在20%-40%之间,中位生存时间为8-10个月,疗效不是很理想,而二线化疗的效果小于10%,因此为了使肺癌的疗效提高,临床专家们越来越关注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4,5]。本次研究发现采取低剂量吉西他滨维持治疗的患者的生存时间远远长于不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化疗的毒副反应可以被大部分患者接受,并能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因此,滴注低剂量吉西他滨可以作为主要维持治疗应用于NSCLC的临床治疗中。

参考文献

[1] 梁善斌.低剂量吉西他滨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7):958-961.

[2] 陈俊,陶庆松,庞林荣,等.低剂量吉西他滨持续静脉滴注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3,(20):1823-1826.

[3] 所鸿,年英,郝璐,等.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3,8(3):330-331.

[4] 张春珍,石朝生,夏金,等.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45-46.

[5] 熊建萍,张凌,钟陆行,等.低剂量持续静脉滴注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癌症,2006,25(8):995-998.

猜你喜欢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西他滨低剂量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埃克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获益患者的临床分析
替吉奥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与预后因素分析
普伐他汀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影响及其协同吉西他滨的抑瘤作用
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分析与研究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