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成效

2015-10-21 13:10张玉虎
甘肃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实施对策成效校本课程

张玉虎

【关键词】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对策;成效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8—0026—01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国家课程提供学生所必须的核心知识,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则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也可以提升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还可以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但对于广大的农村小学特别是办学规模比较小、师资力量有限的农村学校而言,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一直是薄弱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的有效推动和发展。我校从2012年开始自主开发了三个系列共计10种11册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丰富并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基本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现总结如下。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1.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校本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尊重地方的差异,发挥教师的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不是用来炫耀作秀,迎合上级要求的。学校应该把办学理念纳入课程管理之中,持之以恒地开发完善并实施校本课程。同时,还应该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抱着为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进行课程开发。实践证明,凡是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办学思想的学校都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2. 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对于农村办学规模比较小的学校,处于思考探索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应该选择一些师资条件具备的课程项目或者单项课程进行校本开发,待积累经验后再扩大范围,以便集中优势,使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课程资源相适应,也为更大范围地开发积累经验、创造师资条件。学校决策管理、教学模式都要根据课程开发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进行符合学校自身情况的调整和改革。

3. 骨干教师团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灵魂。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师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主体,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这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有课程意识、有开发能力而又敬业的教师队伍。最重要的是组织教师深入课程开发的实践活动中去,在开发的过程中磨练,把开发和学习、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案例剖析、课程观摩。

4. 校本课程开发与成功实施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和评价体系作支撑。一方面,学校要制定校本课程的培训制度,使任课教师掌握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交流和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理清本校课程开发的思路;另一方面,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评比制度,举行针对开发方案、研究论文、实践案例等内容的评比,以此来激发和促进基层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体现民族地域特色。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民族地域特色正是校本课程得以实施的空间与立足之本。开发民族地域教育资源,更能使家庭、社会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中,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可持续性发展,为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教材走向生活创造广阔的空间。

二、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成效

1. 开发了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兴趣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活泼、有个性地发展。

2.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各展其长、各施其能,在新课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创造才干。为了编写出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材,教师们必须去学习、实践、研究、创新。因此,学校的教科研氛围越来越浓,教师们自我加压、主动学习,积极参加技能竞赛,经常撰写教学反思和经验论文等。

3. 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使学校的传统优势得到发挥,办学品位有了全方位的提高,加深了学校与社区、家长群众的联系互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品牌。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的课外活动得以丰富,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得到转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丰富和积淀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资源、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了农村小学校本发展的教育观、管理观、人才观和价值观。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号为GS【2013】GHB1205)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实施对策成效校本课程
物理教学中的观察性反思及实施途径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关于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