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5-10-21 16:50张敏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5年1期
关键词:铁罐陶罐巨人

张敏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得进行成为了小学语文改革的重点。现阶段,利用儿童文学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作者通过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提出在儿童文学视野下,通过对儿童、审美以及文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 应用

小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同样也处于容易被外界事物分散注意力的阶段。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从而无法更好地提升其对语文的求知欲望。这样的教学往往适得其反,没能抓住学生的兴趣。利用儿童文学形式,可以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小學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有着共同的教育目的,那就是让小学生在思想启蒙的阶段更加健康地成长,这不仅是语文课改的灵魂,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将儿童文学注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1.运用儿童文学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谓语文素养不仅仅是小学生识字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的体现,更是审美情趣和品德修养的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过程中要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因素,让小学生在学习文字、语言的同时,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有效得提高。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了百分之八十。儿童文学更加贴近小学生的心理,能够更好地阅读小学生的心灵世界,表达出学生强烈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这样的教材内容能提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与课文产生共鸣,很容易被文学作品的思想渲染,从而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情趣,促进小学生个性以及人格的健全。例如学习《荷花》,课文中是这样写的:“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早上遇到的趣事……小鱼从我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样的拟人手法将整个的景色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小学生眼前,小学生很容易融入这个美丽的画面中,去感受花鸟鱼虫和自己的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运用情景再现提升小学生想象力

童话作为小学生最喜欢的文学体裁之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小学生通过美轮美奂的童话故事,很容易将自己带入到童话世界中,体会主人公的欢快和难过。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童话故事的情景再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朗读自己扮演角色说话的语气。例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时,老师首先要提出问题,然后截取片段和学生进行情景再现,体会巨人的情感。

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花园会出现不同的景色?

师:当巨人旅行回来看到许多孩子在自己的花园中玩耍,他如何反应?

生:他非常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玩的!都滚出去!”(生气的语气)

师:当一天早上孩子们有溜进巨人的花园里做游戏时,巨人发现后又是什么反应?

生:巨人大发雷霆:“好容易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愤怒的语气)

师:当巨人看到还有一个小男孩站在桃树底下时,又是什么反应?

生:大声斥责:“喂,你赶快滚出去!”(极其不耐烦的语气)

师:当孩子们在花园玩耍时,巨人的花园草绿花红;当巨人训斥孩子时,巨人的花园冰雪覆盖。其实,冰雪覆盖的不是巨人的花园,而是巨人自私、冷酷的心。

3.运用寓言故事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儿童文学中的寓言故事通常通过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虚构一定的故事情节。寓言故事通常都会解释道理和揭示教训,小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

例如《陶罐与铁罐》的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许多年后,铁罐和陶罐各是什么样子?人们对它们各自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

师:许多年后,铁罐和陶罐各是什么样子?人们对它们各自的态度和看法是什么?

生:许多年后铁罐已经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但是陶罐却和以前一样。人们视陶罐为珍宝,对它特别喜爱。

师:通过这篇寓言,我们学到了什么?

生:我们要做陶罐而不做铁罐。

师:寓言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不能骄傲自满,要学会欣赏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

4.运用神话故事,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神话故事是将语言文字进行图像化,使得文字的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学生进行带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抽象的语言,学习文章的句型句式。例如学习《盘古开天辟地》一课,教师要巧设一个情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着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画面,将课文化作一个个画面,闭上眼睛进入那个远古的时代。

师:“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周围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师:“有一个叫盘古的巨人……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同学们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世界变得豁然开朗,好神奇……

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你所看到的画面完整地表达出来,说出你自己的感受。

5.总 结

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体现在语文学习的能力,也体现在学生审美能力和品德修养上面。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采取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往往会以自己为中心,不顾及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近年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儿童文学调动起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拓展小学生思维进而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2】(英)史密斯.欢欣岁月—— 史密斯的儿童文学观【M】.台北:台北富春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3)

【3】王泉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教师,2012(12)

猜你喜欢
铁罐陶罐巨人
铁罐去哪了?
陶罐会呀会跳舞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故乡是你心中的那只陶罐
国内
铁罐帆船
直立的石巨人
古代遗址的陶罐
《陶罐和铁罐》告诉了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