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写作指导策略

2015-10-21 12:47李光媚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蝌蚪写作能力习作

李光媚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小学生把作文当作一种负担,一听说写作文便愁眉苦脸,每逢看到题目,就头疼,迟迟不能下笔。写出的作文没内容、枯燥,就像在记流水账。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带着这个问题我不断去摸索、去钻研,在这里,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习作。每次习作课我都精心去备课,尽量活跃习作课堂,结合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去学习。如在外貌描写的习作中,我先带领学生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上课伊始,我把提前写好描写学生外貌的段落读给他们听,学生一听就争前恐后猜出是班级的哪个学生,这样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写一写班里同学的外貌,让大家猜猜他是谁,这时同学们都热火朝天的忙着写作,习作课变得轻松愉快了。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就利用孩子们爱玩的特点,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如《记一次拔河比赛》,我首先举行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出来,这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过的,能写出真情实感,习作写的较成功。这样的活动搞得越丰富,越活跃,学生写作兴趣就越高,写作能力提高得也越快。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相对差一些,还不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要留心周围的人、事、物。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由小到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时要善于比较,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我在讲授《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后,到野外找来几只小蝌蚪,放到教室里喂养。先让学生观查小蝌蚪的样子,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然后把观察到的写在日记本上。过几天再让学生观查小蝌蚪,学生惊奇的发现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退,和课本中学到的一样,这时孩子们兴奋的把观察到的记在日记本上。几天后再让学生观察小蝌蚪,他们发现小蝌蚪果然张出了两条前腿,孩子们带着成功的喜悦把观察到的再次记录下来,孩子们通过对比,感受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是那样的神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情趣,这样能让他们快乐写作。“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学会记录,写起作文来就水到渠成了。

在指导写景的习作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学生当组长,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组织、有重点、有顺序的边看边说,互相补充,向大家介绍眼前的景物。这样既可加深对所观察景物的印象,又可给大家一个全面观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既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又提高了习作水平。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多读多写

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帮助学生有目的的制订读书计划。按照计划有序的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如科幻读物、四大名著、作文选、现当代少儿文学作品等,体裁多样,内容全面。读后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读的一本书,并说明喜欢的理由,大家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收获的喜悦。

读书是知识的积累,写作就是能力的提高,只有读写相结合,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我在培养学生读书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抄录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其次还鼓励学生写日记。日记的内容不限,长短不限,把自己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日记、周记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如在一次习作写校园的一角时,有的同学关注到了校园里的榆叶梅。那时,正是榆叶梅开得娇艳的时候,同学们能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句式来描写榆叶梅的花,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四、引领学生学会自改、互改习作

新课程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但现在很多学生都没有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习作时总是一次就完成,自认为不经过修改的就是好文章了。为了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提高他们修改习作的能力,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的批改、讲评中。

首先我让学生自改,要求学生做到自读习作,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病句等,养成修改习惯;然后和同桌进行交换阅读修改,劃出认为有问题的语句做修改,修改完后相互交流修改原因。这样学生既提高了鉴赏能力,又体验到了习作的快乐。其次,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评改习作,要求小组成员认真品读别组的作文,看是否切题,认真评改,指出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教师适当的指导与鼓励,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学习他人作文中的优点,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例如,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展,学生兴高采烈的回来,谈论着观看到的稀奇的事物,我看到学生的兴趣很浓,就让他们把看到的写下来。学生们写的很快,但我发现有些学生没有把声、光、电等事物工作原理讲清楚,于是,我就让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经过一节课的交流与探讨,学生们终于弄懂了“全息图象” “会唱歌跳舞的机器人” “电磁场”等工作的原理,学生又重新整理习作,使全班学生的习作水平更上一层楼,这正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积累素材,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能解决写作中的“无米之炊”问题。学生就会从讨厌作文变为喜欢,从无话可说变滔滔不绝,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小蝌蚪写作能力习作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小蝌蚪
小蝌蚪
小蝌蚪
小蝌蚪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