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腕关节不稳的转归及关节不稳对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5-10-21 16:40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腕关节临床治疗

杨 岗

【摘 要】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腕关节不稳的转归及关节不稳对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挠骨远端骨折的108例患者,对其进行治疗前后腕关节变化的X线扫描,并采用Gartland与Werley评定标准对腕关节恢复情况进行判断,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 对随访108例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其出现腕关节不稳的主要要类型有舟月分离、背侧偏移、背屈不稳(DISI)、掌侧偏移、掌屈不稳(VISI)五种,概率分别为21.5%、17.7%、22.8%、15.2%、22.8%。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前腕关节不稳在保守治疗、外固定治疗以及钢板治疗中的发生率为27%,22%和30%;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前发生腕关节不稳的总概率为79%。;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总优良率为86%,在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中,保守治疗、外固定支架以及钢板固定的优良率为81.1%、87.9%以及90.0%。结论 腕关节不稳是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常会导致腕关节功能恢复障碍,手术治疗可以对其进行纠正和修复,但对于舟月分离性的腕关节不稳则有较差的治疗率。桡腕关节的完整性在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腕关节;挠骨远端骨折;腕关节不稳;临床治疗

桡骨远端关节面掌侧在正常人群中均低于桡骨远端的关节面,桡骨的尺侧也低于桡侧,由此形成了尺偏角和掌倾角,当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发生骨折,即桡骨远端骨折,而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正确复位时,则会因尺偏角和掌倾角的变化而影响到腕关节功能[1]。因此,目前有很多研究者认为若想得到腕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须保证正常关节面角度和桡骨的复位,但是随着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率的不断提高,腕关节功能障碍仍存在较高的发生率,故笔者对2010年1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挠骨远端骨折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访结果对腕关节不稳类型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总结,现归纳如下,希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0年1月到2014年7月来我院进行挠骨远端骨折的108例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6例,女性42例,年龄在18岁-59岁之间,平均年龄39岁。受伤原因包括平地跌伤、交通事故以及打伤拉伤等。损伤至接受治疗时间为1-72h,平均24h。依据Frykman分型标准,所有患者中,Ⅲ型24例,Ⅳ型26例,Ⅴ型22例,Ⅵ型10例,Ⅶ型11例,Ⅷ型7例。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法37例,5-6周拆除石膏后进行康复治疗。外固定支架治疗法33例,6~8周拆除后进行锻炼。钢板治疗法30例,4周拆除固定后进行锻炼,具体分型情况见表1。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同意。

表1 各治疗组骨折的Frykman分型情况(例)

分组 Frykman分型 总计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保守治疗 9 11 8 3 4 2 37

外固定支架 8 7 9 4 2 3 33

钢板固定 7 8 5 3 5 2 30

总计 24 26 22 10 11 7 100

1.2腕关节不稳的类型分析 根据文献[2]对腕关节不稳定的分类标准:分别包括舟月分离、

背屈不稳(dorsal intercalated segment instability,DISI)、掌屈不稳(volar intercalated segment instability,VISI)、背侧偏移及掌侧偏移四种情况。

2 结果

2.1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腕关节发生不稳的原因分析 对随访108例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其治疗前出现腕关节不稳的主要要类型有舟月分离、背侧偏移、背屈不稳(DISI)、掌侧偏移、掌屈不稳(VISI)五种,概率分别为21.5%、17.7%、22.8%、15.2%、22.8%。桡骨远端骨折治前后腕关节不稳在保守治疗、外固定治疗以及钢板治疗中的发生率为27%,22%和30%;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发生腕关节不稳的总概率为79%。详见表2.治疗后各指標值详见表3.

表2 治疗前各组腕关节不稳的分布情况[n(%)]

分组例数 DISI VISI 舟月分离 背侧偏移 掌侧偏移 总计

保守治疗 7(25.9) 6(22.2) 5(18.5) 4(14.8) 5(18.5) 27(34.2)

外固定支架 4(18.2) 5(23.7) 6(27.3) 3(13.6) 4(18.2) 22(27.8)

钢板固定 6(20.0) 3(10.0) 7(23.3) 5(16.7) 9(30.0) 30(38.0)

总计 17(21.5) 14(17.7) 18(22.8) 12(15.2) 18(22.8) 79(100)

表3 治疗后各组腕关节不稳的分布情况[n(%)]

分组例数 DISI VISI 舟月分离 背侧偏移 掌侧偏移 总计

保守治疗 2(28.6) 1(14.3) 3(42.9) 1(14.3) 0(0) 7(43.8)

外固定支架 0(0) 1(25) 3(75) 0(0) 0(0) 4(25.0)

钢板固定 1(20.0) 0(0) 2(40.0) 0(0) 1(20.0) 5(31.3)

总计 3(18.8) 2(12.5) 8(50.0) 1(6.3) 1(6.3) 16(100)

2.2 腕关节功能的评价 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总优良率为86%,在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中,保守治疗、外固定支架以及钢板固定的优良率为81.1%、87.9%以及90.0%。

表4 各治疗组腕关节功能评估情况[n(%)]

分组例数 优良 中 差

保守治疗 30(81.1) 5(13.5) 2(5.4)

外固定支架 29(87.9) 3(9.1) 1(3.0)

钢板固定 27(90.0) 2(6.7) 1(3.3)

优良率 86(86) 10(10) 4(4)

3 结论

分析此次试验结果可得,腕关节不稳是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常会导致腕关节功能恢复障碍,手术治疗可以对其进行良好的纠正和修复,但对于舟月分离性的腕关节不稳则有较差的治疗率。故在临床治疗中,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应着重注意伴有舟月分离的患者,而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中,则应注意保守治疗中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伟东,郑荣宗.腕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5):68-70.

[2]陈德兴,王家全.手法整复石膏前后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1(8):59-62.

猜你喜欢
腕关节临床治疗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
山东省淄博市欣喜培训中心青少年健美操队员腕关节损伤的调查研究
预防腕关节损伤六招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腕关节痛:骨关节疾病中不能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