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养成教育”的探索与构想

2015-10-21 17:51赵克明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母语语感语言

策划人语: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功利化”愈演愈烈,许多做法有悖于语文学习的特点,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违背了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倡导并践行“语文养成教育”,即把握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遵循熏陶渐染、积淀涵养、感悟体验、运用提升等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本刊将围绕这一话题,发表积极参与此项研究的知名语文教师的研究文章,以期吸引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与响应,大家携手并肩形成合力,促使语文教育返归本真的健康的“养成”正途。

(策划人:赵克明)

【摘 要】 “语文养成教育”是在长期对语文教与学的感悟与认知基础上提出来的,它要求在语文教育的全程中,把握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遵循语文学习的特点、规律与方法,以新的课程观、训练观、效率观,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關 键 词】 语文养成教育;探索;构想

【作者简介】 赵克明,安徽省语文特级教师,安徽省中语会常务理事,六安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31-0048-05

一、“语文养成教育”倡导之缘起

倡导“语文养成教育”缘于笔者对语文教与学的一种感悟与认知。首先是急于功利的语文教育现状的针刺。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明显地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具体而言就是5个“不足”,即5个“太快”:一是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二是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三是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四是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五是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相当一些教师将某些权威机构所编的“教参”和“教辅”奉为圭臬,往往生吞活剥地“拿来”,把教科书中一篇篇鲜活的文章肢解成零零散散的结论性的条条框框,不待学生充分地感知文本,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不待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去感受、品味和吸收文本内容,不待学生积极调动思维,从容地展开研讨,便匆匆忙忙地将肢解的结论性的东西一股脑儿抛给学生,或者列出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让学生进行演绎式的印证。在这种误导之下,学生阅读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文本可以少读甚至不读,只是抱着教辅资料背记那些所谓的结论,或者只是埋头摆弄那些选择ABCD的训练题。作文教学也完全陷入“技术化”的泥淖。一些备考“大腕”不遗余力地炮制考场写作“绝招”; 一些教辅报刊贩卖考场写作“秘籍”;一些一线教师兜售考场作文“机宜”。于是乎,充斥学生周围的全是作文“应考术”,甚至还有所谓的“怪招”“秘诀”即“开头至关重要,结尾马虎不得,中间无所谓”。如此一来,作文“假、大、空、套”满天飞,写作沦为既无真情又无实感的文字游戏,成了应对考试的蒙骗术。试想想,如此“伪阅读”“伪作文”怎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对这种功利性语文教育,我们真的该说“不”了!

倡导“语文养成教育”还缘于笔者自己学习语文人生积淀的启迪。笔者少年时正逢“文革”,那是一个无书可读的年代。第一次接触的书是启蒙老师在每节课结束时给我们读的《欧阳海之歌》,至今耳畔还时时回响起他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北风呼呼地刮着,村头的老槐树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书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笔者,强烈地撩拨着一个孩子的心。偶然的机会,笔者得到一本残缺的《烈火金刚》,整整一个暑假都泡在那本书里,开始为书中曲折离奇的抗日故事所迷醉,后来对书中田耕、何大拿、毛驴太君等人物萌生强烈的爱恨情感,再后来玩味着书中描写的段子禁不住浮想联翩……就这样翻来覆去地读了不下二十遍,甚至连某个细节在书的哪一页都已了然于心。那个书籍匮乏的年月馈赠给了笔者三个厚礼:一是爱书之情。笔者在生活上一贯很低调,但是对书的欲望却永远不满足,逛书市、买书、读书是笔者生活的必需,虽不能像古人杨子云那样“年年岁岁一床书”,但“年年岁岁半床书”并不是自夸。正是由于对书的挚情,在笔者的眼中汉字不仅形体优美,而且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读书如同与美神对语,如同与智者谈心,沉迷妙境,乐此不疲。生活赏赐给笔者的第二重礼物是对母语的“敏感”。由于曾经有过难以亲近书本的体验,笔者对书、对母语就特别“敏感”,无论何时何地,笔者都习惯于关注语言材料。笔者觉得生活到处都是语文的“宝藏”,笔者随时可与语文进行最亲密的接触,处处学语文,时时学语文,事事学语文。生活赏赐给笔者的第三重礼物是细细品味的读书习惯。少年时得到一本书如获至宝,反复地读,细细地嚼,慢慢地品,积累于今已形成习惯。即使在图书林林总总、快速阅读都应接不暇的今天,笔者仍很固执地认为,选取好书细细玩味品赏,把自己的情感读进去,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把作品的美味真正品出来,这比囫囵吞枣式的所谓“快速阅读”更能读出真滋味。学习语文的人生积淀告诉自己,学好语文无他,贵在“养成”。

倡导“语文养成教育”更缘于自己对语文学科特点的参悟。语文是“工具”的,亦是“人文”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有两个关键点,即积累和语感。“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这是古代大教育家孟子所言;重学生的诵、记而轻教师讲解,追求通过接触积累语言材料而达到自悟,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语文积累既指语言的积累,也包括对其承载着的思想、情感、知识和文化的积累,它是熏陶渐染式的积累,是溶化积淀式的积累;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比较直接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它需要学习者大量接触典范的语言材料,它在阅读、欣赏、品味、分析、探究中形成。所以,语文学习应是“举三”而“反一”,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来”,是在无限量地积蓄后才“奔涌而出”。语文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决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而汲汲于功利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基于上述体验与思考,笔者有了明确的认识:语文学习不可快速促成,而需要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需要一个自然生长的空间,需要循其规律,自然养成。

二、“语文养成教育”之浅释

何谓“语文养成教育”?就是把握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遵循熏陶渐染、积淀涵养、感悟体验、运用提升等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

语文学习的目标有不同层面: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种终身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并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者。

语文不像其它自然学科,它天生是“农业”的,得遵循作物的生长规律,性急不得。用一个环保术语来说,就是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过于急功近利,就会有“沙漠化”的危险;企图“揠苗助长”,结果定会是禾苗枯槁;采用任何“催熟”的做法,都会丧失其应有的品质。因而,语文养成教育得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熏陶渐染是语文学习的规律。“熏陶”,就是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渐染”,就是因接触日久而逐渐受到影响。语文学习讲究营造一个氤氲着语文气息的环境,讲究耳濡目染,长期浸润,不断滋养,正如戏剧家于是之在《幼学纪事》中所说的“靠熏陶渐染逐步养成”,“需要一个稍微好些的文化环境。”

——积淀涵养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需要积淀,即积淀知识、积淀能力、积淀文化、积淀修养。语文教育是一种生命的浸润,语文学习是为了满足学生生命涵养的需要。“书香”是语文永远的追寻,在“书香”中阅读,阅读大师,阅读那些蓄满思想、蓄满情感的前人作品,吸收那些优秀的作品留给自己的生命启迪,将别人心灵流淌的生命清泉转化为滋养自我心灵的活水。

——感悟体验是语文学习的规律。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它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如何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语),阅读文本与阅读生活相连通并在体验中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我们才懂得珍爱生活,成为生活的强者与智者。

——运用提升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的“运用”主要是就表达交流而言,包括口语(说)与书面语(写)两个方面。只有经历语言实践,直接地感受规范的语言,并在实际运用中加深自己的感受,才能真正领悟语文的魅力,也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再者,表达交流与阅读积淀也是一种互动关系,表达交流会激发、促进阅读积淀,而阅读积淀又会针刺、助推表达交流,二者的良性互动无疑会实现阅读与表达的双赢。

语文教育很现实的任务,就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思的素养与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听、说、读、写、思等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提升一要具有协同性,做到五者同步,协调共进,不宜搞单打一,因为听、说、读、写、思五者是密切相连、互为促进的;二要具有渐进性,做到由简而繁,由易到难,促使自養,不可急于功利,急躁冒进,因为听、说、读、写、思的养成是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是当今教育的核心理念,“永远行走在路上”是语文学习自身的特点。我们现时的学习只是为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基,所以,“语文养成教育”特别注重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注重学生自觉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语文养成教育”之“三观”

“语文养成教育”的实施,必须树立“三观”。其一是非狭隘而开放的课程观。课程研究告诉我们,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它与其他学科又有所不同:学生进校前都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因而不必像学习别的学科那样从零开始;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大量实践中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文素养与能力;每一个鲜活的人都是鲜活的课程资源,彼此之间都会得到熏陶与影响,汲取语文学习的养料,因而,可以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互动交流,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既增加语文知识的广度又增加人文内涵的厚度。有句话很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固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教材为范例,但完全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让“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把学生放到“大语文”学习环境中去,让图书馆、文化廊、博物馆、社区街道、农民新村、历史遗存、旅游胜地、网络平台等都成为活的课程资源,让社会、家庭、学校及家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形成语文教育的网络与合力。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既能走进书本,又能走进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多悟,扩大语文视野,培养语文敏感,训练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并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倡导“语文养成教育”,正是以“生活即语文”为视点,把语文学习放到无限大的社会生活背景中,以大视野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而绝不能狭隘地把语文课程资源等同于教材,也绝不能把学生限制在狭小的时空内,更不能把语文学习视为考试的附庸,把学生训练成为考试的机器。

其二,非僵死而科学自由的训练观。训练主要是通过指导和练习,帮助学生提升或掌握某种能力,把理念、知识变成一种能力。训练并非多多益善,而应有一定的度;训练的内容并非单一艰深,而应是符合科学的;训练的形式并非简单重复,而应是自由灵活的。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语文学科当然需要训练,但绝不是机械重复、无限加码的做练习题。在实施“语文养成教育”过程中,训练渠道与方法可自由多样,笔者多年来坚持让学生每日必修五个“一”,即日正一字,日积一词,日摘一句,日读一文,日写一“纸微博”。日正一字,所订正的字出处在日常生活,是读书、书写、交谈、看电视、参与公共活动时留意误读误写的字。日积一词,主要是从语用的角度出发,积累常用易错的词语,也积累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掌握的新词语。日摘一句,所摘句子来自于自己读书见闻,或是极富文采,或是极有哲理,或是极具激励作用。日读一文,以千字文为宜,以名家时文为佳,可在晨读时朗读,可在就寝前赏读,可在学习间隙做调节性的阅读。日写一“纸微博”,三五句话,几十上百个字,可发布与大家分享的新闻,可发表对当日见闻的评论,可记录自己突发的灵思妙想,内容不限,形式灵活,突出个性。这样,利用时间的“边角料”,将语文训练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在看似“无为”的活动中达到提升语文素养“有为”之目标,让学生形成学习语文的敏感与习惯,既符合语文学习的特点与规律,又很自由灵活,它远比盯着作业册、试卷上的分数更加符合学习规律与学生心理,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其三,非急功而可持续的效率观。时下很流行“高效课堂”,有些人曲解“高效”为立马见“显效”,而未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更忽视对一生都大有裨益的“隐形效果”,课堂上一些很有意义的内容与环节却被以为无益而舍之。语文有别于其他自然学科,语文素养的养成要合乎“有为”与“无为”的辩证法,讲究“无为而大有为”之道,不能有短视行为,不能急于功利,太过追求所谓的“高效”。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回忆少年读书时,脑海里出现的一定不是某老师机械、僵化、循规蹈矩地按照预设的方案进行所谓“高效”教学的情景,而往往是那些似乎与教学无关或突发的“小插曲”。笔者上小学时就特别喜欢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读一段长篇小说,读高中时对语文老师常即兴赋诗一首特别感兴趣,读大学时对老师能滔滔不绝地背诵古文经典由衷敬佩,这些細节在心中留下很深的刻痕,几十年过去了仍清晰在目,这正是“养成”之效。多年来,我在课堂上也常来点“节外生枝”,安排点看似点缀的小环节,像开展课前语文交流展示活动已由“小插曲”逐渐演变为“主打节目”。这种看似浪费时间的小活动,相信会让学生记忆终身。语文需要终身学习,我们现时的学习是为一生的发展储值,所以“语文养成教育”特别注重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注重学生自觉学习语文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语文养成教育”之“三感”

语文教育,贵在养成,养成之道,重在“三感”,即热爱母语的情感、学习语文的敏感和良好的语感。语文学习是伴随着情感活动的。俄国诗人杜勃罗留波夫曾写道:“啊!我是多么希望拥有这样的才能/ 在一天之内把这个图书馆里的书都读光……”正是因为对书情有独钟,所以他醉心于读书,单是13岁那年,他就读了410种书。台湾女作家桂文亚回忆儿时,听从父亲的要求读唐诗宋词,渐渐地入了迷,那些诗和词使她对世间万物产生了无数的像针尖般的微细的奇妙感受,使她的心时而像夜莺抖动的翅膀那么轻灵,时而像深海中的岩石那么坚韧,时而像丛林中猎豹的眼睛那么锐利,时而像绽放在晨曦中的玫瑰花瓣那么温暖。诗词还激起她强烈的表现欲望,如奔流的瀑布,想找一个倾泻的缺口,以至于“走火入魔”。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也能像杜勃罗留波夫和桂文亚一样对母语有着痴迷的感情,就会自觉地亲近她,走进她,撩开她美丽的面纱,陶醉于她的绰约风姿,获得真正美的享受。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注重发掘母语之美,引领学生步入语文的美妙境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情感,让他们真正在血液里、骨子里热爱母语,热爱语文。

学习语文的敏感,是由职业敏感而来。面对一棵树,艺术家会欣赏它的美,木材商会盘算它的使用价值,木匠师傅会估摸它能做成什么家具,植物学家会探究它的种类、年轮,这就是职业敏感。同样的,一个语文学习者也应该具有语文的敏感。有了语文的敏感,你就有了一双“语文眼”。有位作家在回忆自己少年读书生活时说:那个年代无书可读,而他对所有有文字的东西都非常痴迷。从破窗洞爬进装书的仓库能躲在墙角不吃不喝读上一整天,用手指把邮递员放在邻居门缝里的报纸夹出来快速地通览后又塞进去,甚至蹲在厕所里看别人从书上撕下来的手纸。如果我们的学生有了这种语文的敏感,就不愁学不好语文,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培养学习语文的敏感,关键在于养成习惯,形成素养。可以想象得到,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语文的敏感,自然也就能够像叶圣陶先生所期望的“不待教师教”,自能读书与写作了。

培养“语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所谓语感,简言之,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语言有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语言表达有优劣、高下之分。怎样才能看得出来?就得具有很强的语感。语感差的人难以解读文本,甚至作出错误的解读。“语感”在阅读与表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关于人生的境界,当代学者冯友兰说:“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而近代学者王国维却引用了3句古诗来描述一个人成就事业的3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较一下,冯先生的表述高度概括,具有很浓的哲学气;而王先生用语则形象生动,耐人玩味,让人易诵易记。如果王国维用“树立远大志向”、“执着追求理想”、“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成”来表达成功者三境界的话,恐怕就失去了语言个性,不可能流传于今,成为经典之论。能够体味出其中的不同,这就是有良好的“语感”。“语感”如何形成?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大量接触规范的、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多读美文,接触好的语言,脑海中便会形成许多好的语言模式,自然也便可以识得好的语言,下笔就能运用好的语言。

五、“语文养成教育”研究子题

“语文养成教育”是一种语文教育理念,秉持此理念可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下面这些子题仅供研究参考。

“语文养成教育”提出的背景及思考;“语文养成教育”提出的理论依据及思考;“语文养成教育”提出的事实依据及思考;“语文养成教育”对新课程研究成果的借鉴;“语文养成教育”的基本含义与思考;“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原则或教学观;“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语文养成教育”课内与课外研究与实践;“语文养成教育”之热爱母语情感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关注语文“敏感”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良好的“语感”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思维能力与品质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阅读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写作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听说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语文养成教育”之现代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之古代诗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之作文教学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之名著导读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之课外语文活动基本模式;“语文养成教育”典型课例分析研究;“语文养成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家庭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社区(乡村)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与网络文化建设;“语文养成教育”备考训练与指导;“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养成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语文养成教育”对未来人才的培养。

综上,语文教育,贵在养成,养成学生对语文的“三感”,养成学生语文素养,养成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良好行为习惯。相信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定会收获一路风景!

参考文献:

[1] 李维鼎.阅读和写作都要以批判性思维为己任[J].语文学习,2014(12):2-3.

[2]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7.

[3] 赵克明.倡导“语文养成教育”之动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3):10-12.

[4] 赵克明.语文教育 贵在养成[J].语文教学通讯,2014(12):1.

(编辑:杨 民)

猜你喜欢
母语语感语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我有我语言
语言与言语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