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之孝道思想探究

2015-10-21 18:09张玉龙
学理论·上 2015年9期
关键词:孝经孝道探究

张玉龙

摘 要: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国人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在国际社会上地位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国人逐渐改变了近代以来形成的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片面否定的态度,在学界和普通民众中间国学的热潮兴起了,人们把目光聚焦于这些传统的文献典籍及其蕴含的价值理念上,寻觅可以滋润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食粮。作为儒家经典的《孝经》就是一部很有学术研究价值,更具有现实实践指导价值的代表性文献。笔者在本文中,从孝道的重要意义、孝道的内容以及《孝经》之孝思想的当代审视三个方面对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讲述的孝道智慧进行了学习型的探究。

关键词:孝经;孝道;探究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64-02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道德,也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个人品行,是做人的根本。“孝”上面是“老”,下面是一个“子”,从其字面意思来看,就是父母高于、大于子女。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子女对于父母的尊敬、关爱、顺从和赡养。儒家的思想家有很多关于孝的讨论和说教,例如在《论语》中,就有多处专门讨论了“孝”的问题。由于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孔子对于孝的解释也是因人而异,如“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无违”,“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等。古人对于孝道的教育也是极为重视,例如《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就是把不同时代、情景下发生的有关于孝的故事编辑成册,作为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也是众人皆知,因而子女是否孝顺,不仅关乎晚辈的品行问题,更关乎长辈的教育是否严格到位,子女不孝,父母也觉脸上无光。

然而对于孝道的教育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段插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整个中华民族都处于风雨飘摇中,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上正常的生活和秩序被打乱了,保家卫国、复兴中华成为国人的主要任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把孝道的教育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在近代文化反传统的潮流下,孝道被认为是封建残余而被很多人抛弃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特殊政治环境的影响,全社会对于孝道的教育并没有大力开展实行。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才开始重新谈论孝道、重视孝道教育,学界对于“孝”的思想的研究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学界发表的有关于“孝”思想的文章急剧增加。

经过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的发展,全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老百姓吃穿住行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国家也已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整个宏观的社会环境进入一种和平和稳定时期,国人普遍重视孝道教育,上至国家,下到个人,又一次将孝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以实践。

我们重视孝的德行,重视孝道教育,就要研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而要深入研究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孝思想,就一定不能错过《孝经》这部最受世人重视的典籍。

一、《孝经》之孝的重要意义

虽然《孝经》的篇幅不是很长,可是包含的思想和价值却十分巨大。为什么要重视孝道,孝道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这是研究孝思想的首要问题。在《孝经》中,孔子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孝的重要意义。

1.孝为德之本。在《孝经》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孔子就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以此来强调孝的重要性,这句话的意思是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其他教养产生的基础和源泉。道是德的内涵,德就是道的外在表现。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作为万物之灵,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想要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且正常地发展进步,就必须要遵守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固有的规律,这就是要求人们成为有德之人。想要成为有德行的人,第一条就是要懂孝道,行孝道。

道德的类型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家庭中,家庭就是社会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社会的基础,因而家庭的和谐稳定关系着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古人云:家和万事兴。要想家庭和谐美满,就必须要重视家庭道德的建设,作为德之本的孝道就是家庭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2.人之行,莫大于孝。在儒家的伦理体系中,对于个人的品性要求是很多的,例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等。在这些道德准则中,孔子认为孝是最重要和最伟大的。《孝经·圣治》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这是孔子对曾子“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之问的回答。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社会关系的起点就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恩也是生而为人最重要的恩情,儿女年幼时要依靠父母的养育,等父母年老之时自然要赡养父母,以尽孝道。因此在个人的成长中,也就必须要把孝德作为首要的修持。

3.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一种解释。“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孝经·广要道》),意思是教育老百姓爱人,就要从孝道教育开始。大同社会一直是孔子最为理想的社会形态,在大同社会里“人不独亲其亲”(《礼记·礼运》),首先从亲近自己的父母亲人开始,推己及人,去亲近热爱天下之人。

4.以孝治天下,则天下和平。天下和平是为任何时代的执政者和普通的老百姓所祈求的,这是世间人共同的愿望。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天下和平的理想之境地?这就要涉及治国理政之术了。在中国的古代,在治国理政方面,最有代表的两派是法家和儒家,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依法管理国家。而儒家提出以德治国,例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从古至今的统治者,都是德法并举,刚柔相济,以期达到一种平衡,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孔子认为,孝治是德治的基础,也是德治的开端。在《孝经·孝治》章中,孔子详细论述了以孝治国进而达到天下和平的过程。他认为孝治是一个系列,治理天下的帝王要以礼相待小国的使臣;治理一國的诸侯,不会侮辱鳏寡之人;治理采邑的士大夫能够礼待家内的仆人。这样,天下、国家、普通家庭都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结果自然是“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二、《孝经》之孝的内容

孔子不仅说明了孝道的重要性,而且较为全面地提出一些具体的行孝的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就是孝道的内容,这是孝道思想的主体部分。

1.爱护身体为孝道的开始,成就功名为孝道的终点。孔子认为孝道有一种逻辑先后的顺序,要尽孝道,逻辑起点是要有健全的身体条件,所以作为儿女的自然要爱护身体,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有了健康的身体条件才能做其他诸如赡养父母的事情。“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所谓孝之终,并不是指时间上的终点,而是指逻辑上的终点,意思就是子女通过个人的努力,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社会上获得好名声,这样父母就觉得脸上有光,内心感到自豪,这是孝道的最高点,或者说是最圆满、最成功的行孝。

2.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在孝的行为规范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就是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料。《孝经·庶人》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在古代农业社会,要想取得足够的生活资料,就必须要观天时、察地利以安排好农事活动。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勤俭节约。孔子认为能养父母乃是庶人之孝,但是这种孝行没有终点,超越时空,永恒存在。而且这种孝行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如果人们顾虑自己做不到,那是不可能的事。“养则致其乐”,这是在能养的基础上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我们乐于赡养,我们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照顾赡养父母是我们的福分。

3.以爱敬之心侍奉父母。孔子认为除了能在物质上供养父母,而且还要在供养父母的过程中表达出子女的爱护和恭敬之心。例如在《论语》中,孔子在回答子游关于孝的问题时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孝经中,孔子强调“爱敬尽于事亲”(《孝经·天子》)和“居则致其敬”(《孝经·纪孝行》),这说明要以亲爱之心和尊敬之心侍奉父母长辈。“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孝经·广致德》)意思是用孝道教育老百姓,天下做父亲的都可以受到尊敬。在这里,孝和敬是等同的,有孝的因就产生敬的果。一般而言,物质上的供养是绝大多数子女都可以做到的,但是爱敬之心却很难及时地表达,普通的子女甚至会忽视这一点。在父母年迈之时,倘若及时奉献一份亲爱和尊敬之心,那么父母就会感觉到作为长辈的尊严和荣耀,则善莫大焉。

4.劝谏父母的不义行为。在传统的观念里,孝子该是无条件顺从于父母之命,如《弟子规》中所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但在《孝经》中,孔子做了否定的回答。曾子问孔子说:“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孝经·谏诤》)面对这一问题,孔子认为一味地顺从父母之命,还远远不够孝的标准。真正的孝是在面对父母的不义行为时,能够极力地劝谏父母,所谓:“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孝经·谏诤》)为什么子女一定要劝谏父母的不义行为呢?这就涉及劝谏的重要作用了。孔子在《孝经·谏诤》中详细论述了诤谏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从天子到普通的老百姓,身边都要有“谏臣”,父母身边有能够直言劝谏的儿女,就不会有不义的行为。

5.以哀伤和肃穆的态度办理父母的丧葬事宜。“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孝经·丧亲》)孔子认为,在父母在世时能够以爱敬之心赡养,父母去世后,能够以悲痛严肃的态度办理丧事,这才算尽完了孝道。丧葬之事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当父母去世后,孝子一定是悲伤不已的,葬礼的举行也要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进行。孔子提出了一些孝子面对丧葬事宜时很具体的行为准则,例如父母去世后,孝子要“哭不■,禮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孝经·丧亲》)以此来表达哀戚之情。除了重视丧葬事宜之外,孔子还特别强调在特定的时令要认真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哀思之情,这种祭祀活动也是一种后世子孙表达对先前祖先敬仰之情的有效的渠道。

三、《孝经》之孝道的当代审视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我们再来审视《孝经》时,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论,我们不能全部肯定,也不能全部否定。应该看到,从主要方面来看,《孝经》还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经典和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孝经》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孔子的孝道智慧产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晚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受到历代思想家和统治者的重视,作为最重要的文献资料加以研究并且落实于对普通老百姓的道德教育中,这足以说明《孝经》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虽然整个社会的性质、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孝经》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会因此而减弱,特别是面对当前中国严重的道德问题时,重新阅读和研究《孝经》就有了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也要分析《孝经》中不合时宜的内容和观念,要有鉴别地加以剔除,把《孝经》的精华和价值追求以及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融合到当代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的行为导向功能。其次,在《孝经》中,孔子虽然着重讨论了孝道的意义以及一些行为规范,可是孔子总是把孝与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体地讲就是把子女对于父母的孝延伸到大臣对于君王的忠,在他看来这是很自然的逻辑延伸。但是在当代社会,这种延伸显然是多余的。一方面封建的王朝国家的时代已经结束,民族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效忠的对象也已经没有了;另一方面是在当代社会,国家管理者属于公务员系统,这个系统有着自己独立的职业道德规定,它和家庭的孝道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要注重提炼《孝经》的家庭孝道思想,而排除由孝及忠的思想认识。

参考文献:

[1]胡平生,陈美兰.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猜你喜欢
孝经孝道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蒙以养正”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孝经》: 以“孝”为中心的儒家经典
从视域融合视角看《孝经》文化负载词英译
塑成作为伦理主体的父母与子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浅谈中学生的孝道教育
理雅各《孝经》翻译研究
绝对“孝道”有悖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