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10-21 18:15谭富
职业时空 2015年9期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

谭富

摘要:将边际效用遞减规律引入《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揭示学生的诸多行为中所存在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积极组织教学,扬长避短,及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消极心理倾向,避免负面效用的产生,减少教学中的边际递减现象,不断提高教学的边际效用值,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教学效果

《西方经济学》是我国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由众多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因其具有广博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导致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理论学习能力较弱的高职院校经济与管理类学生而言,学习这门课程变得更为困难。对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尝试各种教学改革,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特点

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西方经济学》定位于工商企业管理、市场开发于营销、电算会计、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结合高职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特点,经过多次的课程改革后,目前该课程需要一个学期完成,共60课时。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

1.学生非常重视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因自考与专升本等考试中都有这门课程,所以学生非常重视《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也会买一部分课外练习册进行练习。

2.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西方经济学》非常难。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较为抽象,使得该课程的知识不易被初学者领会和掌握,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总体上并不理想,学生在学习时也有一定的畏难情绪。

3.高职院校经济与管理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兴趣和热情直线下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很多经济问题,初学时对西方经济学很感兴趣,随着学习量的增多,学习内容难度的加大,力不从心导致兴趣减弱。

4.期末考试挂科率非常高。学完的内容没有吃透,无法掌握知识的运用,平时练习过的题目,考试时还是不会做。

总之,学生非常想学好这门课程,但基于各种原因又学不好,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他们对课程中不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既爱又恨。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诠释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一条基本规律,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下面通过消费某商品A来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现象(如表1、图1所示)。随着商品A消费数量的增加,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是逐渐递减的,当消费商品A的数量达到一定的值时,边际效用开始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递减。通俗地讲,当你非常口渴的时候,极度需要喝水,你喝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渴的,但随着口渴程度下降,对下一杯水的渴望程度也不断减少,当喝到完全不渴的时候即是边际,这时候再喝,会感到不适,再继续喝下去会越来越不适(负效用)。

总效用T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的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教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处不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教师在短时间内高效率、高密度地向学生大信息量传授知识,学生接收较快,印象也较深,学生听课时也比较主动,积极性及兴趣也比较高,此时,教学效果也最好。当教师讲授的时间以及传达的教学信息过量时,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会下降,也会觉得这堂课上得没意思,虽然在听课,精神却很难集中。那么这时停止或改变上课的状态,重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上课好比饥饿的小孩吃白面馒头,当他们吃饱了,就应该给他们消化的时间,当他们下次饥饿来临时,再发给他们荞麦馒头,才能让其重新接纳并喜欢馒头。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信息,传授知识与能力,提供精神领域的服务,可以看作是市场上商品B的提供者,学生接受信息,获得知识与能力,是无形商品B的消费者,而且这种消费并不是无偿的,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与各种机会成本。

《西方经济学》课程标准计划60课时,即市场上商品B总数量为60个单位,在这门课程中如何使消费者(学生)在消费既定商品数量时获得总效用最大,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缓解《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如果按照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案,教师很难操纵各教学单元影响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在单一的教学方法及枯燥的教学内容中,学生的学习容易产生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如图2所示。

导致课堂边际效用递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可寻求学生易接受,且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导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教学做合一及做学教合一教学法等。二是教学量。适当的教学量才能避免边际效用递减现象,使总效用最大。

改變传统的教学方案,可将60个教学课时分成四个模块,每个模块为15个课时,即为模块1:消费者;模块2:厂商;模块3:消费者、厂商及市场;模块4:宏观经济。每个模块中又分为2个小模块,分别为10个课时和5个课时。在10个课时中的主要任务是教师传递信息,并使学生掌握,获得相关的能力,后5个课时中主要任务是消化前期教学内容,可以进行案例分析及讨论、习题的练习、当今经济问题的讨论及分析等等,可理解为修整期间,等待下次边际效用高峰的来临,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在4个模块中学生从教师教学中获得的边际效用情况如图3所示。在每15个教学课时中,当学生达到学习临界点时(10个课时),放弃新内容的讲解,转为复习或与学生交流互动一些学生感兴趣并与本课程有关的东西,即为后5个课时,周而复始,避免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在4个模块中学生从教师教学中获得的总效用情况见图4所示,那么最后的总效用即为TU= TU1+TU2+TU3+TU4,当TU1、TU2、TU3、TU4分别达到最大时,TU可达到最大。

通过这种分模块的教学,让学生在对知识的渴求中得到满足,满足后又在教师精心安排的休整期里重新燃烧起欲望,变得“饥饿”,又重新得到满足后又产生“饥饿”的欲望,周而复始,教师合理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能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最大程度地获得知识和能力。要注意的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主导、控制作用,而作用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上。

参考文献:

[1] 任彩银.浅析《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0,(2).

[2]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2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白红光,肖远飞.经济学研究模型的比较[J].经济纵横,2011,(1).

[5] 尚林,赵立彬.探究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8).

[6] 张西平.小组教学法在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证券期货,2012,(2).

猜你喜欢
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谈开放教育模式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浅议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试论讲好导论这一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