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

2015-10-21 19:38王瑶
大观 2015年5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王瑶

摘要:作为我国文化宝库的瑰宝,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及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而学校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前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背景下寻求新的突破性发展。本文从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分析出发,然后就如何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具体实现方式从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本的意识,共同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为今年后关于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深入研究奠定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

關键词:学校音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分析

民族音乐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经过总结而沉淀下来的各种音乐元素,是民族习惯、语言、观念、情感等等的集中体现。通过民族音乐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且可以从整体上去把握[1]。精神文化作为第一资源的信息时代,民族文化的特征、多元文化的概念成为了富有个性化创造力以及社会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为此,推进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关注自己的文化特点,从而实现需求本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各民族人民谋求发展以及促进发展的基本目标。由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不同于自然界的遗传及进化,必须要实现其特质的审美化,强化民族音乐文化形式及价值观念的传播[2],从而使得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延续和更新。

二、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具体实现方式

(一)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

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首先需要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人类的发展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及交流的结果,因此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方式也需要通过艺术性的行为,也就是音乐的实践活动,才能够实现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学校民族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学校,面向社会,深入了解和体会民间音乐社团的活动情况。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课堂里,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丰富资源,从而身临其境的去体验存活在人民群众中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

(二)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

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是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手段[3]。考虑到当前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需要适当的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从而保障民族音乐能够更好的普及、弘扬以及发挥。在倡导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文化心理以及文化结构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出现了多元格局。而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应该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民族音乐文化不仅仅保留其浓厚的中国民族音乐色彩,同时还兼具时尚与流行的世界音乐风格,这样很好的填补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鸿沟,还进一步拉近了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之间的距离[4]。为此,在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学多媒体以及高科技的声、光、舞美等手段,诸如符合审美习惯的视觉化元素,从而使学生获得完美视听享受的同时,激发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5]。

(三)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本的意识,共同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

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本的意识,共同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也是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一种有效途径[6]。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以往的心理状态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代形式多样化的音乐形态使得人们接触到了典型样式的“新潮流音乐”以及“流行音乐”[7],它与现代社会中虚无、浮躁的心理情绪有关,是人们失重心态以及生存状态的一种宣泄。“新潮流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大量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8]。各媒体应该多播放、出版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音响及文字图书,从而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营造一种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生态环境。21世纪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必须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只有彻底改变以往学校音乐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深刻挖掘民族音乐的精神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求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与“统一”。

三、结语

音乐被视为人类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是一个民族情感的血脉,真真切切的记录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痛苦与欢乐,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作为我国文化宝库的瑰宝,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及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而学校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前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背景下寻求新的突破性发展。本文从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分析出发,然后就如何强化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具体实现方式从定期进行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运用高科技视听手段,拉近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的距离、树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本的意识,共同营造民族音乐教育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为今年后关于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深入研究奠定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音乐学,2004(01):101-115

[2]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01):21-23

[3]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163-167

[4]许洪帅.论学校音乐教育实践与民族音乐文化主体教育的关系[J].音乐创作,2007(06):126-128

[5]黄威.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几个相关问题[J].理论观察,2011(02):117-118

[6]蔡毅.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艺术教育,2008(07):62-64

[7]胡谦平,赵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4(18):79-80

[8]张敏.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5(02):92-93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深化策略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