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2015-10-21 19:38李俊艳
大观 2015年5期
关键词:历史人物概述

李俊艳

摘要:安阳县地处中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是华厦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安阳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底蕴厚重,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概述;文化遗址;古代建筑;石窟和石刻;历史人物

一、概述

安阳县地处中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是华厦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所知,两万多年前就有人类开始在此地劳动、生息、繁衍。安阳县有300多年的建县史和上百年的建都史,因而保存于地上和地下的文物极为丰富。安阳县西依太行山,东临华北平原,山地、丘陵、平原、低地等地形地貌丰富,名山胜川不计其数。此外,为反抗压迫和剥削,从古代至近、现代,安阳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也留下了不少革命斗争的遗迹和文物。目前,全县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5处。

二、文化遗址

据考古发掘证实,在县境西南小南海发现的原始人洞穴遗址,距今已经有25000年的历史,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堆积,它代表着一定时代和一定地域的文化特征,被考古学家命名为“小南海文化,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东南发现的大寒村落遗址,是考古学上叫作仰韶文化类型的村落,文化古迹堆积层有陶片、房址、墓葬、窑址等,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西发现的西高平遗址,据考查得知遗址上层为龙山文化层,下层为仰韶文化层,1982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还有化炉炼铁遗址、水冶炼铁遗址等炼铁遗址,善应瓷窑遗址群、北齐瓷窑遗址、天喜镇瓷窑遗址等古瓷窑遗址,邺城遗址、辅岩城遗址等古城遗址。

三、古代建筑

修定寺塔位于安阳县西北35公里磊口乡西清凉山东南麓修定寺的旧址上,因建于唐代又称“唐塔”。塔平面为正方形,基座平面呈八角形,下为束腰须弥座,是一座单层砖砌四外壁镶嵌浮雕砖的舍利塔。修定寺塔在整体设计、构图与刻工上,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塔檐下有帐幔、垂铃、彩铃,四角塔柱亦布满浮雕,四面的叠棱形浮雕图案被“衔环兽”的大条彩带连缀而成。这座古朴、庄重、满饰雕砖的古塔,在中国实属罕见,为研究我国古代艺术、建筑、宗教提供了珍贵的资料。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泉寺原名宝山寺,俗称“万佛沟”, 又名“小龙门”,是河朔第一古刹, 北方佛教圣地。现存单层石塔道凭法师双塔为我国最早石塔之一,灵泉寺双石塔是雕刻精美的唐代九级石塔,隋朝石狮一对,唐碑3通。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氏庄园位于安阳市西20公里的安阳县蒋村乡西蒋村,为清末头品顶戴、兵部侍郎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两广巡抚、光禄大夫马丕瑶的故居。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保存完好,占地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被学者称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中原第一大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永和桥位于安阳县东20公里的永和集西头,横跨洹河故道上。桥下部为宋金时代建筑,桥面系明代重铺,全桥通用青石构筑。桥拱用肩形石砌,两侧镌有高浮雕龙头。拱券面石上刻有云龙、天马、海狮、牛、羊等图,刀工粗放,线条苍劲。该桥颇具艺术价值,车辙对研究古代交通工具有着重要意义。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石窟和石刻

灵泉寺现有石窟247座,从东魏、隋唐延及宋,凿刻历经600余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摩崖浮雕塔林,是佛教艺术的宝库。大住圣窟开凿于隋开皇九年(589年),位于灵泉寺西0.5公里的宝山南麓石灰岩断壁上。窟内凿有护法神王立像和多部佛经,对研究随唐佛教史及书法艺术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大留圣窟开凿于东魏武定四年(546年),位于灵泉寺东0.5公里的岚峰山西麓断崖上,是当时著名高僧道凭所造。

小南海石窟又称北齐石窟,现存洞窟3座,位于龟盖山南麓的石灰岩断壁上,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其刻工精湛,摩崖题刻是标准的北齐书体,书法价值极高,是北齐至明代安阳为我国北方佛事活动繁盛地的标志之一,为研究佛教石窟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觉云寺石佛位于安阳县东25公里吕村乡前奇务村西。据碑刻记载,觉云寺建于唐代,明、清重修,现已成废墟,仅存2佛、1弟子造像及碑刻3块。其中一石佛保存完好,通高1.55米,全结跏趺坐,身着大衣,两手迭压。另一石佛头部残缺,剥蚀较为严重,残高1.1米。一弟子造像高1.3米,伫立双手合十。均为汉白玉雕作。1963年10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合龙柱位于安阳县西北四合村玉皇庙内。玉皇庙建于明代,为一道教庙观。其抱廈为硬山顶式,面阔3间。中间由4根石柱承托,前面2柱为方柱,刻有“时行物生天道常昭其至教,栽培倾覆帝令非出于私心”联语。后面2根为浮雕滚龙圆柱,高2.75米,周长1.81米,为浮雕龙柱精品,颇具欣赏和艺术价值。1990年12月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有西门大夫碑廊、昼锦堂记碑、梅花碑、元代圣旨碑等碑碣刻石为研究历代历史、书法提供了资料,其中《西门大夫庙记》和《三绝碑》的碑文拓片曾于1978年赴日本展出。

五、历史名人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战国时期,魏文候派西门豹任邺令,他破除河神娶妻的陋俗,修水渠引漳河水,发展农业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过上了太平日子。《西门大夫庙记》碑最早记载了西门豹的政绩。将相和的故事妇孺皆知,安阳县西四十余里的相村就是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的故里。安阳县还有许多留下美名的历史人物,如宋代韩琦历任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宰相;辛亥女杰马青霞与秋瑾齐名;马丕瑶、马吉樟父子一门双进士等。

六、其它资源

自然和人文之美相得益彰的“漳河晚渡”、“柏门珠沼”“善应松涛”、“韩陵片石”、“龙山积雪”、“漫水长虹”以及清凉山、马鞍山、二龙山、紫金山等名山胜迹,为这块古老的热土孕育了许多美妙的故事和传说。安阳县传统戏剧——淮调,2011年5月23日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2月27日在安阳县安丰乡抢救性发掘的东汉末年魏武王的墓地,根据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的证据相结合确定曹操的墓地在该处。该墓地的发现结束了人们千百年来对曹操墓地地址的疑惑,并为人们更加深入的研究汉魏历史提供了宝贵材料。

目前,我县大部分文物遗迹都处于露天状态,风雨侵蚀严重,缺乏专项资金,缺少专人维护,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面临着灭失的危险,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应该坚持保护和利用相协调的原则,对已经或即将损坏的文化旅游资源要及时修复,加以保护。

古文化遗址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对发展旅游产业也有促进作用,安阳县应该开发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综合产品体系,在文化旅游产品方面选择马氏庄园、灵泉寺等景区作为重点产品加以培育,在深化和升华文化内涵的同时,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优化景观展示系统,丰富游览内容,增加参与性、趣味性、科学性和娱乐性,营造轻松、愉悦的游览氛围,让逝去的历史鲜活起来,使游客更好地体味历史变迁,感受古老的中原文化。

【参考文献】

[1] 安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安阳县志[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2] 安阳县文化局编纂.《安阳县风物博览》

[3] 安阳县人民政府网.《走进安阳县》

猜你喜欢
历史人物概述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探索
论曹操由历史人物向文学形象的转化
中国石材行业发展概述
简析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界定与产生的概述
TSW2500型500KW短波发射机双功率模块简述
初中历史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人物说史
在教学中该如何创设历史人物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