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患者睡眠障碍给予护理干预分析

2015-10-21 19:44刘慧颖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睡眠障碍精神病睡眠质量

刘慧颖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精神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精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睡前护理、心理护理、合理用药护理、改善习惯等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调护2w后入睡困难,睡眠<6h、持续睡眠障碍和醒后仍感乏力等情况均得到改善,两组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使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精神病;睡眠障碍;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66-022

睡眠障碍在老年精神患者中十分常见,在临床上,睡眠问题,常延缓患者的疾病恢复且使对患者管理加大了较大的困难[1]。睡眠在人类保持和恢复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本研究通过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精神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老年精神患者180例,其中男93例,年龄58~87岁;女77例,年龄56~86岁。其中诊断老年性痴呆65例、器质性精神障碍60例,血管性痴呆40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1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其中伴发有躯体疾病19例。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患者,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对于吵闹的患者可以及时安抚和处理,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光线柔和。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①睡前护理:患者睡前的饮食应当清淡、适量、不宜油腻、过饱或空腹,也不宜饮咖啡、浓茶。避免患者睡前兴奋过度。可为患者睡前提供一杯热牛奶,因为牛奶中的L-色氨酸能够使潜伏期缩短,促进患者尽快入睡。睡前洗脚可为患者提供放松、舒适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患者养成按时起床、按时就寝的习惯,白天时间多进行一些适宜的文娱活动,适当的体力手工劳动可使患者感受到勞累,对患者的入睡有促进作用;③心理护理。于夜间每隔30min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观察。耐心疏导兴奋躁动患者,使其情绪能够平静,必要时安置一级病房,以免患者之间相互影响。对恐惧、焦虑的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勤于巡视病房,为患者提供安全感;④合理用药护理。让患者对安眠药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让患者知道安眠药物有效时间较短,且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干扰,常规使用会使药效降低,如非必要应尽量减少使用。患者应当选择半衰期短的安眠药物,例如右佐匹克隆等,可避免发生白天镇静作用,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夜间时搀扶患者上厕所。

1.3疗效观察 根据睡眠质量和时间的改变情况,可将睡眠障碍分为以下类型:①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在30~60min左右,而一旦入睡则睡眠较深;②持续睡眠障碍,睡眠很浅,中途易被轻微声响惊醒,一夜睡眠中,醒来次数超过3次;③睡眠<6h,即一夜睡眠时间累计短于6h;④醒后疲乏,患者醒后仍感到疲乏、头昏,易在白天嗜睡、打盹,注意力不集中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实施护理干预2w后的睡眠情况采用χ2检验,两组睡眠时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调护2w后睡眠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调护2w后两组入睡困难,睡眠<6h、持续睡眠障碍和醒后仍感乏力等情况经χ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睡眠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

2.2两组患者睡眠时间比较 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延长,经t检验,P<0.05。

3 讨论

睡眠,是所必需的生理现象,以维持生命正常活动,是人体一种正常的能力和生理需要。能够有效恢复脑部疲劳。精神病患者有较严重脑部疲劳现象,大多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患者夜间无法顺利入睡,达不到长时间连续睡眠,常在夜间醒来或早醒于清晨,第2d醒来时精神不济,主要以患者入睡过程中自身生理性感觉增多以及进入睡眠周期的潜伏期较正常延长为主[2-3]。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临床上对精神患者治疗效果,严重者可加重精神病情、使住院时间延长,使患者及家属产生额外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发生睡眠障碍的患者,其死亡率普遍比正常睡眠的人群高180%。睡眠经常不能达到4h的人群容易患病,如果一个人连续73d未正常睡眠,有可能引发其精神失常。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调护2w后两组入睡困难,睡眠<6h、持续睡眠障碍和醒后仍感乏力等情况经χ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结果表明,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改善老年精神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方法。对于睡眠障碍患者不仅应当为其创造良好睡眠环境,减少对其的不良刺激,还应当开展双边活动,使护患双方的积极性都得到提高。护士能够分析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能够积极采取措施。同时能够协助患者家属转变角色,提升患者的认识,改善患者的态度和情绪,使患者的参与意识增强。

参考文献:

[1]王顺芳.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及护理干预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1,11(7):35-36.

[2]李春梅.老年精神患者睡眠障碍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0(14):272.

[3]夏丽莉,叶爱武,李文玲,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8(4):27-29+32.

猜你喜欢
睡眠障碍精神病睡眠质量
完形填空专练(五)
精神病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某社区门诊苯二氮类助眠药处方情况及分析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