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的CT诊断

2015-10-21 20:03彭生才严芳袁志平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胃壁免疫组化肿块

彭生才 严芳 袁志平

【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ST的CT和相关临床表现资料。结果GST的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肿块可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的密度均或不均匀,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增强后,肿块均或不均匀强化,可见中心出血囊变坏死。本组病例共检出病灶18个,均为单发,其中位于胃体部9例,胃窦部5例,同时累计胃体胃窦1例,胃底部3例;腔内生长9例,腔内外生长5例,腔外生长4例;良性12例,CT所见瘤体最大径均≤5.0cm,11例密度均匀,明显均匀强化,形态多规则,1例密度欠均,呈不均匀强化;恶性或潜在恶性6例,CT表现为肿块较大,5例最大径>5.0cm,1例≤5.0cm,形态多不规则,内可见出血囊变坏死,部分见斑点状钙化,增强不均匀强化。结论胃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CT对GST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胃间质瘤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07-01

胃间质瘤(gastricstromaltumor,GST)为独立起源于胃壁原始间叶组织、具有非定向分化特征的肿瘤???。GST约占所有胃肿瘤的2%???,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胃癌、胃溃疡、胃淋巴瘤等疾病混淆。近年来,CT在GST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搜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18例GST患者的CT检查资料与临床表现资料,旨在提高术前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1月临床及CT资料完整且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ST患者共1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0例,女8例,年龄39~68岁,平均55.7岁。其中以上腹部不适、纳差、消瘦就诊者8例,上消化道出血者4例,腹部触及包块者4例,健康体检无意发现腹部包块者2例。

1.2CT检查方法

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西门子公司64排双螺旋CT机(SOMATOMDefinitionFlash),患者取仰卧位,层厚5mm,层距5mm;平扫结束后经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00mg/ml),1.5ml/kg进行双期动态扫描。所有患者检查前禁食8~12h,扫描前30min口服清水500~1000mL,扫描范围包括整个上腹部。

2结果

本组病例共检出病灶18个,均为单发,其中位于胃体部9例,胃窦部5例,同时累计胃体胃窦1例,胃底部3例;腔內生长9例,腔内外生长5例,腔外生长4例;良性12例,CT所见瘤体最大径均≤5.0cm,形态较规则,11例密度均匀,明显均匀强化,1例密度欠均,呈不均匀强化;恶性或潜在恶性6例,CT表现为肿块较大,5例最大径>5.0cm,1例≤5.0cm,形态多不规则,内见囊变坏死,部分见斑点状钙化,增强不均匀明显强化。

3讨论

3.1GST的概况、临床及免疫组化

GST是一类独立起源于胃壁原始间叶组织、具有非定向分化特征的肿瘤。影像学和病理学上根据肿瘤大小、肿瘤细胞的核分裂程度、异型性、生长活跃程度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及恶性肿瘤???。但目前有观点认为GST无真正良性,原因在于GST本身就是多潜能未定向发展的肿瘤,从良性至明显恶性均可出现,且为动态发展过程,文献报道良性间质瘤术后可出现转移征象,即使病理结果为良性,术后亦应定期随访复查???。所以更确切地说,GST分为潜在恶性、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较妥。GST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从本组资料来看,GST以胃体部最为多见,其次是胃窦部、胃底部,与文献报道相似???。GST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本组平均发病年龄55.7岁,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症状主要与肿瘤大小及良恶性有关。瘤体较小者常无症状,易为临床或患者自身所忽视;肿瘤较大,可引起腹部不适、触及腹部肿块等,亦可因覆盖在肿瘤表面的粘膜溃破而引起消化道出血。

免疫组化检测为GST诊断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KIT蛋白(CD117)和CD34为GST的重要标志物,81%~100%的GST患者中CD117呈弥漫性表达,而胃其他间叶性肿瘤不表达CD117,因此CD117是GST与胃其他间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56%~82%的GST中CD34呈弥漫性表达,且良性GST中CD34表达较高,联合检测CD117和CD34对GST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其它免疫标记物如destin、S-100、nestin及NSE等有利于了解GST其细胞的分化方向及鉴别诊断。

3.2GST的CT表现及良恶性判断

GST的CT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实性、囊实混合性肿块,当其直径小于5cm时多表现为突向腔内的软组织肿块,多呈圆或类圆形,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楚,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多呈均匀强化,以良性、交界性肿瘤为多;而直径大于5cm时,肿瘤多向腔外或腔内外生长,形态多不规则,部分可呈分叶状,平扫密度多不均匀,较大者中心可见出血、坏死或囊变,增强后多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或呈周边实质部分明显强化,中心低密度不强化,以恶性肿瘤较多。有学者推测肿瘤在5.0cm大小时可能是其生物学行为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即肿瘤可能处于由良性或交界性向恶性转变的重要时期,此时肿瘤在增殖过程中经过持续性克隆作用,增殖活跃的癌细胞被选择保留,成为5.0cm以上肿瘤的主要成份,GST瘤体越大,其恶性程度可能越高,因此以瘤体最大径5.0cm为界值对鉴别GST的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从本组病例也不难发现,恶性GST的瘤体最大径多>5.0cm。但仅凭瘤体大小尚不足以完全确定GST的恶性程度(本组病例即有一例最大直径≤5.0cm时即为恶性),还需结合其他CT征象,如肿瘤是否具有浸润性、有无局部粘膜和肌层及邻近器官的侵犯、脉管浸润或瘤栓形成与否及远处器官的转移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分析。

3.3GST的CT诊断价值与其他检查方法的比较

对于GST的术前诊断,目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内窥镜、B超、消化道造影、CT等。内窥镜只能检查出已侵犯黏膜面的肿瘤;X线钡餐造影对于显示腔外肿块与周围脏器关系较差;而B超因肠道积气干扰,对空腔脏器显示较差。CT检查其具有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很好的显示肿块与周围脏器空间结构的关系,同时可以观察周围器官有无转移。CT增强扫描可通过肿块密度变化反应肿瘤内部结构情况,因而对肿瘤的定性准确度高,是目前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本研究通过对18例患者的观察与分析,显示了CT对于GST诊断价值的优势。

3.4GST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尽管GST具有典型的CT征象,但仍应与胃癌、胃淋巴瘤等相鉴别。从本组来看,GST以胃体与胃窦部多见,肿瘤瘤体与胃壁相连部位以外的胃壁结构层次正常,胃壁有一定的柔软度,很少有梗阻征象或淋巴结转移,如发现腹腔内广泛淋巴結转移者应考虑其他疾病。胃癌以胃窦及贲门部多见,肿块周围胃壁常呈环形增厚,有僵硬感,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易致胃腔梗阻。胃淋巴瘤以继发性淋巴瘤多见,胃壁弥漫性增厚且有一定柔软度,密度均匀,多轻至中度强化,周围可见肿大淋巴结分布。

4.结论CT在诊断GST具有较高的价值。CT检查可直接显示GST肿瘤大小、形态、密度、部位及周围情况等,从而为临床制订最佳的诊疗计划提供重要线索。

(动脉期,门静脉期如图)

良性胃间质瘤:胃体小弯侧见一3.32X2.61X3.00cm大小形态欠规则团块状肿块突入胃腔内,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欠均匀。

(动脉期,门静脉期如图)

恶性胃间质瘤:胃体、胃窦壁交界区小弯侧后壁见一略呈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3.2X2.3X2.0cm,增强呈不均匀强化。

参考文献

[1]李成明,张瑜,祝青松,等.CT诊断胃间质瘤[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2):145

[2]MiettinenM,LasotaJ.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definition,clini-cal,histological,immunohistochemicalandmoleculargeneticfeature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J].VirchowsArch,2001,438(1)1-12.

[3]李健丁,郑育聪,张瑞平,等.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48-53.

[4]徐化凤,徐青,奇静,等.螺旋CT诊断胃间质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4):709-711.

[5]HussainD,ZafarH,RajaAJ.Gastricstromaltumors:clinicalpresen-tations,diagnosisandoutcome[J].JCollPhysiciansSurgPak,2006,16(11):696-699.

[6]朱柱.胃间质瘤的CT诊断[J].中国医药科学,2011,15(7);111-112.

[7]许春苗,陈学军,赵玉州,等.胃间质瘤CT表现与病变恶性程度对照分析[J].放射学实践,2011,26(6):619-622.

猜你喜欢
胃壁免疫组化肿块
研究腹部超声在临床诊断盆腔肿块中的价值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胃会被撑大饿小吗?
人到底会不会撑死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空腹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
胃真的会被撑大吗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