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思考

2015-10-21 19:41张英仙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5期
关键词:成因环境保护农村

张英仙

摘要:“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声势浩大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严重制约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通过调查广大农村地区现状存在的环境问题,深入分析了引起这些问题的内在成因,对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成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可以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过程中,人们在注重其外在的直接经济效益时,往往忽视其内在的间接社会和环境效益,致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发展过程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新农村的健康发展。现代人类面临着环境的严重污染,生态的严重破坏,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严重危机[1]。

大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强调了农村地区重点扶贫工作的战略任务,推动了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进程。为此,透过农村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看本质,深入剖析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内在成因,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经济实力薄弱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瓶颈

1.1农村经济基础差,环保资金投入匮乏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提高,但农村总体经济实力依然薄弱、居民收入偏低、社会保障事业滞后等问题还十分突出,资金筹措渠道有限,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健全,农村环保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及农村环境监管能力等方面,资金投入仍存在明显不足。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大农村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質量,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1.2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居住分散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中国约有6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且居住分散,尤其是北部山区,农村人口居住更为分散,散户居民少则一户两户,且距离也较远。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及类型也日益增多,造成随意排放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无形给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相对于集中的村镇,产生的生活垃圾能够集中收集、集中处理,而分散的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起来难度大,运输费用高,数量也较少,达不到集中处置的处理规模,因此河道、路边成了生活垃圾的天然堆放场,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也给环境监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

2.1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带来新压力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造成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数量将迅速集聚,加剧了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同时,农村居民消费在转型的过程中将更加向城市消费模式靠拢,现代家用电子设备、交通工具、住房装饰材料、新型化学用品等将在农村地区大规模应用,对现已滞后的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2.2科技支撑相对落后,后续力量明显不足

目前,虽然一些农村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规划了一些环保污染治理项目,但缺乏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于受气候特征、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项目实施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北部坝上高寒地区常年气温较低,区域环境特殊,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较低,使一些工程项目难以实现预期的污染治理效果。

3.农村环境监管机制不健全依然是现状存在的重要因素

3.1环保宣传依然不够,农民环保意识淡薄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众多,但其实质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6]。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环保宣传力度不够,沼气、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低,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工程建设缓慢,难以形成规模。有些农民素质较低,环保知识欠缺,引发了各种环境问题,如对森林的乱砍滥伐,水资源浪费,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随意排放,造成农村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另外,田间废弃薄膜由于不能彻底清除,造成了土壤环境的白色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以及食品和人身安全[7]。

3.2农村环境保护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近年来,虽然农村环境保护服务体系得到较大改善,但仍存在县级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管能力有限,乡镇及广大农村地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滞后,缺乏长期的有效管理机制,环境监察、监测水平较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未能完全落实,导致农村环境监管执法不严,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应急能力差,反应不及时。再加上有关部门重视不够,一些企业逃避监管,对污染物缺乏治理任意排放,造成重大污染事故屡禁不止,不时有老百姓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的信访事件曝光于媒体,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4 结 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在新的历史时期,应立足于“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坚决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各项政策的同时,紧密结合各地区农村建设的发展实际,从乡镇、农村建设规划入手,广泛宣传,着力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一系列扶持性政策措施,继续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和科技支持,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新模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村容村貌,通过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村建设辐射带动整个地区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实现农村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晨,李大江,李厚君.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透视[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05:15-16.

[2]佚名. 中国生态环境概况[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8:29-31.

[3]赵亮,谭培育.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和谐之路[J]. 经济论坛,2006,14:111-112.

[4]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张胜.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6,19:115-119.

[5]朱显模.抢救“土壤水库”实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四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1,1:18.

[6]王燕. 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制保障[J]. 农业发展,2008,1:10-12.

[7]何强. 法制视野下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J]. 经济研究导刊,2013,7:53-55.

猜你喜欢
成因环境保护农村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