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语学习词典和中国日汉学习词典的词表对比

2015-10-23 08:24张科蕾
外语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常用词词表辞典

张科蕾

(青岛大学,青岛 266071)

●术语学与词典学

日本日语学习词典和中国日汉学习词典的词表对比

张科蕾

(青岛大学,青岛 266071)

本文从词表总体规模和词表选择两方面对比分析日本出版的日语学习词典与我国出版的日汉学习词典,揭示我国日汉学习词典编纂的不足和应借鉴之处,探索提高相应词典编纂质量的对策。

日汉学习词典;词表;频率性原则;分布率原则;时效性原则

1 引言

词典中说明如何收词的词表(word list)是词典宏观结构的基本环节,是词典最为基础性的构件。词表规模和词表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词典质量。本文意在以现代语言学与词典学理论为指导,从词表总体规模和词表选择出发,对比分析日本出版的日语学习词典与我国出版的日汉学习词典的词表,揭示我国日汉学习词典编纂的不足,探索提高相应编纂质量的对策。

2 词表总体规模的对比

日语学习词典中立目单位的数量差异很大。现代日本语文词典按收词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4类:大型词典收词数大约在20万以上;中型词典在10万-20万;小型词典多在6万-10万;专门面向中小学生的简明微型国语词典,收录词数在1-6万(潘钧 2008)。按此分类,以目前两国亚马逊购书网站分别提供的日语通用学习词典和日汉学习词典为例,按词表规模分类所得的词典数量如下:(1)日本日语学习词典:>20万者,4部;10-20万者,2部;6-10万者,13部;小于6万者,23部。(2)我国日汉学习词典:>20万者,0部;10-20万者,1部;6-10万者,0部;小于6万者,21部。从中不难看出,我国日汉学习词典词表规模小于日本的日语学习词典。日语学习词典中,按人气度排列在前几位的均为收词在7万左右的词典,这类词典的编纂方针是为大众日常生活、学习需要服务,被我国引进翻译出版的也是这一类词典。如《新明解国语辞典》、《明镜国语辞典》、《三省堂国语辞典》、《例解新国语辞典》、《岩波国语辞典》等。此类日语学习词典在收词上既注重全面性,也注重收词单位使用的基础性和高频性。而我国流通于市面上的日汉学习词典的收词规模仅仅相当于日本的微型词典,主要面向日语初中级学习者。我国亚马逊网站上按人气度排列在前几位的均为收词量7万左右的日本原版翻译词典或双解词典,其次是国产收词5万左右的词典占大部分,如《标准日汉词典》、《简明日汉词典》、《新编日汉词典》、《实用日汉词典》、《现代日汉双解词典》等。购书网站的排名反映出用户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词典收词的全面性。

学习词典要帮助用户实现解码和编码两项功能。其中,解码功能需要词目收录有广度,也就是词典的收词量要远远大于词典用户心理词库中的积极词汇量;编码功能则需要词目处理的深度,也就是对积极词汇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信息提供。学习词典在词汇单位的处理上应该是广度与深度并重,在收词方面也应该是全面性与基础性并重。根据上世纪60年代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的有关调查,当时一般社会人的理解词汇约为4万词(国立国語研究所 1962)。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外来词为主的新词大量涌现,倉島節尚10年前指出,日本国语词典的收词量至少应在5-8万才能满足用户需要(倉島節尚 2002),而现在这个数字还应略有提高。但就我国目前的日汉词典编纂情况而言,收词5万以下的微型词典居多,暴露出普遍注重收词的基础性而忽视收词全面性的问题。

3 词表选择的对比

3.1 词表选择中的频率性原则

“所谓频率性是指某个词在语料中出现的频数,分布率指的是语言单位在不同领域中的使用分布情况”(杨惠中 2002)。据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一般社会人的理解词汇约4万词,其中前5000词的使用率占81.7%(国立国語研究所 1962)。可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优先习得常用词汇。相应地,作为二语学习过程主要工具的学习词典,需要全方位呈现高频词汇。

日语学习词典常用词的标注一般采用非等距频率标识,分为最常用词和一般常用词二级标注。《新明解国语辞典》(第7版)在77500个立目单位中选出常用词3434个,其中1021个用**符号标注为最常用词,其他2413个用*符号标注为一般常用词。同样,由三省堂出版的《例解新国语辞典》和《三省堂国语辞典》也分别标注出常用词信息。《例解新国语辞典》(第7版)在6万个立目单位中用**符号标出的最常用词约1000个,用*符号标出的一般常用词约5000个。《三省堂国语辞典》(第6版)立目单位8万个,也用☆☆符号标出重要词汇。用符号标出高频词,使日语学习者一目了然,背单词时能先抓重点,以点带面,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日汉学习词典在词频信息处理上,《标准日汉词典》参考《新明解国语词典》,把《新明解》中带*号的单词作为常用重点单词,用彩色文字印刷标明。这种标注方式比用符号能更清楚地凸显常用词,而且增加排版的美观性,值得推广。遗憾的是,其他4本词典都未以任何方式说明立目单位的使用频率。

此外,“如果在一部词典中查不到一些频次较高的词而又能发现一些频次较低的词,其收词就可能存在缺陷”(章宜华 雍和明 2007),这种情况在日汉学习词典中时有所见。例如,调查的5部词典全部收录“寻呼机”,而2009年以后出版或修订的两部词典却没有收录“网吧”,甚至有一部词典连“因特网”都没有收录。可见日汉学习词典编纂中存在未遵循频率性原则的问题。

3.2 词表选择的分布率原则

语料库以及语料检索工具的应用使语料频率统计非常方便,但仅依靠频率原则还不够,“必须还要考虑语料的分布(distribution)”(Hanks 2009)。笔者以语体为分类基本参数分析口语词目和书面语词目在学习词典中的立目情况,分析学习词典对相关主题领域(subject domain)中专业词汇的立目情况。

3.21书面语和口语词汇收录及标识对比

关于语体,日语学习词典使用标签标注语域,使用地域标注以及情感态度标注。例如,《新明解国语辞典》使用【雅】【古】【口头】【俗】【卑】5个标签,分别对“在日常会话或文章中不常用,多用于短歌、俳句等诗体作品或古典文章中的文雅词”、“只用来训读汉文的古典书面语及只在江户时代之前作为常用词使用的音读词”、“极为普通的口语词,包括词形略失规范的词”、“多为口语词中略显不雅的俗语词”、“多为在公众面前应避免使用的俚语”进行标记。《明镜国语辞典》在此基础上还附有“旧词汇”、“随意场合使用”、“新词”等解说,方言也标出诸如“主要用于关西地区”等说明。《三省堂国语辞典》除标出【古风】(古典词)、【俗】、【文】(书面语)、【方】(方言)外,还标注【学】(学生用语)、【儿】(儿童用语)、【女】(女性用语),具体指出使用人群。

日汉学习词典同样使用各类标签标注词的语体色彩。如《简明》设【文】(文言、雅语)【俗】(俗语)【方】(方言)【老】(老人语)【女】(妇女用语)【儿】(儿童用语)【骂】(詈骂语)【讽】(讽刺语)【敬】(敬语)【谦】(谦语)10个标签;此外,《实用》还采用【古】【口】【旧】【学生】【书】(书信用语)【蔑】(轻蔑语)【藐】(藐视语)等21个标签。可以看出,部分日汉学习词典在标签设定方面比日语学习词典全面,这符合二语学习者需求,值得肯定。尤其是敬谦语标签的设定反映日语此类词语丰富的特征,对二语学习者起到指导作用。

再来看日汉学习词典中标签覆盖的词汇全面性问题。《三省堂国语辞典》以其标签覆盖词汇全面、详尽而著称。我们在《三省堂国语辞典》(第6版)的6类标签词汇中各取5个较常用词,考察它们在日汉学习词典中的标签标注问题(结果参见表1)。

表1 我国日汉词典对不同语体语言单位的立目情况

符号说明:括号内数字为所取词中日汉词典收录的数量,括号外数字为有标签标识的词语数量,-为该词典未设此标签。

日汉学习词典对部分较常用词的收录有缺失,并且标签对所属词汇的覆盖不够全面,尤其是书面语和方言的标注。历史上在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交流中产生大量汉日同形词,这些词中又有一部分在两国语言使用中的差异仅体现在语体方面,词典是二语学习者学习区分此类词语语体色彩的重要工具,词典中书面语标签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此类词汇。

3.22 各学科专业词汇的收录及标识对比

外语学习者在掌握日常交际的通用词汇之外,还需要掌握相当数量的相关学科专业词汇。因此,学习词典的词表除包括最基本部分——通用词汇之外,还应包括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日语学习词典和日汉学习词典均收录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并对学科领域采用平行分类法,用标签注明。《广辞苑》(第6版)把所收学科领域词条划分为[哲][宗][史][法][経][美]等29个领域。《三省堂国语辞典》(第6版)把《广辞苑》的一些领域归并在一起,划分出21个领域。《新明解国语辞典》采用【棒球用语】【佛教用语】【数学用语】等标签,在释义中还有“[碁で](围棋领域)”“[絵画·彫刻で](绘画雕刻领域)”以及“[文法で](语法领域)”等说明,其他未提供显性标签的词典也多在词的释义中提供学科领域说明。由此可见,日语学习词典颇广泛地收录相关学科领域中的语言单位,但在是否提供学科领域标签的问题上,有的词典比较显性,有的比较隐性。我国日汉词典多使用显性标注,标签数量分别为《双解》31个,《实用》54个,《标准》20个,《简明》34个,《新编》前置页中未说明,对学科领域的切分较日语词典更为细致。

我们在《广辞苑》的标注标签的学科领域中随机抽取15个领域,各取一词为样本,考察这15个词在小型日语学习词典和日汉学习词典中的收录情况(结果参见表2)。

表2 日语学习词典与日汉词典相关学科领域语言单位立目对比

可以看出,我国日汉学习词典在学科域收词上的狭化性特征表现得比较明显,有待改进。而在为所收词汇是否标注学科领域标签的问题上,以上日汉学习词典提供标签的数量分别为5、4、2、8、4个,不够全面。尤其某些汉日同形词,在中日两国语言中使用的范围不一致,如果不标注学科标签仅凭词语对应汉译解释理解则很容易引起误用。如“帰納”在日语中为专业词,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

3.3 词表选择的时效性原则

随着语言的不断变化,新词新义大量涌现。词典“收词要注意反映新的语言现象,对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且相对稳定的常用新词、新义应该收录入典,否则可以视为收录不全”。新词是否收录应遵循稳定性和规范性原则,“词典应该重视那些构词和表义理据明确、可靠的词……对于那些随机词或某一段时间内在媒体上反复出现的时髦词要慎重对待,要考虑其能否为广大民众所接收,为群众所普遍使用,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章宜华 雍和明 2007)。

始于1984年的“ユーキャン新語·流行語大賞”每年一次,选取可反映当年日本的社会现象且引起话题的新词流行词颁奖,每年被提名候选的50余词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我们以到2012年为止的所有获奖词及提名词(约650个)为对象,对照2012年1月出版的《新明解国语辞典》(第7版)逐一排查,发现有27个新词或新义被收入该词典。其中,17个被收入2011年11月出版的《岩波国语辞典》(第7版新版)。我们以这17个词为对象考察其在2012年出版或再版的两部日汉词典《简明》《双解》中的收录情况,发现收录数量分别为6个和7个。并且《简明》收录的均为2002年以前的新词,《双解》收录两个2005、2006年的新词,5个2002年之前的新词。近10年产生的新词,如“韩流”“3D”“工薪穷人”“博客”等在两部词典中均未收录,10年前的词也有“捧杀”“性骚扰”“家庭暴力”等收录缺失情况。

日语学习词典修订、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新明解国语辞典》从第1版到第7版的修订再版周期分别为2年、7年、8年、8年、8年、7年。《岩波国语辞典》第1版到第7版新版的修订再版周期为8年、8年、7年、8年、6年、9年、2年。其他小型词典的修订再版时间也多为7年左右,周期更短者如《旺文社国语辞典》从1960年到2005年45年间出到第10版,《例解新国语辞典》自1984年到2006年已经出版第7版,几乎每3年修订再版一次。不仅小型词典,收词20万以上的中型词典同样修订再版周期短,如《广辞苑》第1版到第6版的再版周期为14年、7年、7年、8年、7年、10年,《大辞林》第1版到第3版再版周期为7年、11年。迅速的修订更新使得日语学习词典能够及时补充新词去除旧词,保证选词的现实性,与时俱进地忠实描述语言生活,以便学习者掌握当下的语言使用状况。我国日汉学习词典在修订再版方面明显滞后,修订周期很长。《现代日汉双解词典》、《新编日汉词典》、《简明日汉词典》修订版距第1版出版时间分别为15年、17年和28年。2000年以后出版的日汉词典几乎均未见修订版本出版。词典修订周期过长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语言实际使用状况的把握。

4 结束语

我国日汉学习词典中词目表的选择主要参考日本出版的语文词典及国内出版的其他日汉词典的词表、各种日语考试的词表、日语教学大纲以及编纂者的语言直觉。对包括作家作品、报刊文章在内的口头或书面语言材料和百科辞书及著作缺乏参考,导致产生选词问题。以新词的收录为例,如果仅把几年前出版的日本语文词典作为选词的范围,那么只能永远走在日本语文词典的后面,况且有些词典参照的日本语文辞典并不是最新版本。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达为我们提供许多了解日本的途径,词典编者应在参考日本语文词典选词的同时参考其他语言资料,根据自己的内省补充那些虽然在蓝本词典中尚未出现,但实际已频繁使用而且具有明显稳定性的新词,这样才能减少新词收录的缺失。此外,语言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词目表选择可以表现出更多的客观性,基于各类语料库的词表选择势在必行。

“词典收词的范围直接受到编纂宗旨、读者对象和词典规模的影响”(章宜华 雍和明 2007),如何结合我国日语学习者的特点在词典选词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课题。“日本出版的多种中小型英语词典比较适合非英语本族语使用群体的需要,在特定的日本词典用户群体中比英美出版的英语词典更受欢迎”(张科蕾 2012),这也为我国日汉词典词表的优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无论词表规模还是词表选择,不盲目照搬和模仿蓝本词典,时刻从我国日语学习者角度出发,用日汉对比研究的方法认真分析每一个词,是日汉词典编纂者所应有的意识。

潘 钧.日本辞书研究[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张科蕾.发达国家学习词典编纂场景概览(二)[J].鲁东大学学报,2012(3).

章宜华 雍和明.当代词典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张 勇.日语词典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辞书研究,2009(5).

Hanks,P.Common Sense Blossoms in Springfield,MA[J].InternationalJournalofLexicography,2009(3).

国立国語研究所.現代雑誌九十種の用語用字[M].东京:秀英出版,1962.

倉島節尚.辞書と日本語[M].东京:光文社,2002.

ComparisonontheWordListofJapaneseLearningDictionariesinJapanandJapanese-ChineseLearningDictionariesinChina

Zhang Ke-lei

(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

Two aspects of Japanese learning dictionaries published in Japan and Japanese-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ies published in China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the overall size of the vocabulary and the choice of word list.Problems and shortages in Japanese-Chinese lexicography are pointed out in order to discover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Japanese-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ies in China.

Japanese-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y; word list; frequency principle; distribution rate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timeliness

H366

A

1000-0100(2015)03-0155-4

10.16263/j.cnki.23-1071/h.2015.03.031

2014-10-11

【责任编辑孙 颖】

猜你喜欢
常用词词表辞典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亚鲁辞典
2017年2期《IQ辞典》答案
2017年1期《IQ辞典》答案
2016年12期《IQ辞典》答案
叙词表与其他词表的互操作标准
常用词“开、辟”在“开阔”义上的演变替换
国外叙词表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探讨*
常用联绵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