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10-25 07:41郑宏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2期
关键词:交锁髓内胫骨

郑宏磊

(铜陵市立医院骨科,安徽 铜陵 240000)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郑宏磊

(铜陵市立医院骨科,安徽 铜陵 240000)

目的 探讨分析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愈合时间,出院后随访10~24个月,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分别为(82.2±11.4)min、(145.3 ±28.7)mL及(8.7±2.8)个月,明显少于对照组(96.7±16.3)min、(204.6±32.6)mL、(10.8±3.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2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6.7±3.2)个月,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7.62%,显著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交锁髓内钉固定;加压钢板固定;胫骨骨折;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及各种意外引起的胫骨骨折已成为临床常见骨折,且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胫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1]。该病治疗方法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易发生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甚至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42例胫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并将治疗效果与同期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84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6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8.4± 7.6)岁;交通伤38例,高处坠落伤24例,砸伤18例,其他伤4例;横形骨折44例,斜行骨折26例,粉碎性骨折14例;左侧38例,右侧患肢4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4 h~6 d,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38.2±7.1)岁;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8.9±7.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受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屈髋屈膝位,于患者髌骨下缘及胫骨结节间做一长约5~6 cm纵行切口,显露髌韧带后将其向外牵拉,选择胫骨平台正中稍下方偏内侧处进钉(正对髓腔心),扩髓,置入交锁髓内钉,钉尾与骨面相齐,在瞄准器下依次将近侧、远侧锁钉置入,钉头根据骨折部位选择:2个轴向垂直的远端钉头适宜胫骨下段骨折,一般钉头适宜胫骨中上段骨折,术中采用C型臂透视,以免发生螺钉误穿等,骨折断端尽最大可能的解剖复位,辅助复位及固定可使用螺钉、钢丝,术毕拧紧加压髓内钉螺帽后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术。依据术前患者X线情况选择适合的钢板如:6~12孔钢板,将钢板置于胫骨前外侧并预弯,达到骨面与钢板贴覆,可采用钢丝或拉力螺钉固定较大的蝶形骨块。所有患者术后常规采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 d,加强换药,根据回复情况进行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愈合时间,术后随访10~24个月,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

1.4评价指标。愈合:经X线检查,骨折线模糊或消失,患肢可以完全负重。治疗效果根据Johner-wruh[2]标准进行评定。①优:患者步态正常,膝踝关节活动不受限;②良:患者步态正常,踝关节活动>75°,膝关节活动>80°;③中:患者步态正常,踝关节活动50°~75°,膝关节活动75°~80°;④差:患者破行,踝关节活动<50°,膝关节活动<75°。

1.5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见表1所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所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2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3所示,出院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6.7±3.2)个月,观察组优良率97.62%,显著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由于胫骨表浅,骨折断端软组织易缺损,同时,胫骨血供较差、邻近组织少,患者软组织肿胀、坏死后,易发生术后皮肤坏死、骨髓炎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传统的加压钢板固定术往往在直视下复位固定,能够达到有效解剖复位,加压钢板的硬度较高,可以较强的承受张力,促进骨折愈合,但术中需要较广的剥离骨膜,使骨折端血运发生障碍,不利于愈合;同时对皮肤的张力较大易引发软组织感染[3]。交锁髓内钉作为弹性内固定装置的一种,最接近功能轴和骨干解剖轴,对骨折端相对位移不仅具有限制作用,还可以保持骨折端的微动,患者骨折的骨干由上到下在髓内钉两端的锁钉作用下形成一体,髓内钉在骨干内的扭力臂由于远端的锁钉而降低,不仅保持了良好的抗扭转,还可以防止旋转及缩短,稳定性、坚固性均好。郭雪鸿[4]通过对108例胫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并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发现,交锁髓内钉组优良率显著高于钢板组。本研究也证实,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2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6.7±3.2)个月,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7.62%,显著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周伟能.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406-3407.

[2]Johner R,Raccaud O.Dournow J.Standard radiological study of the knee[J].Rev Med Suisse Romande,1994,114(4):335-341.

[3]鲁成,王恒,吉良臣,等.改进后的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及胫骨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11):934-935.

[4]郭雪鸿.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胜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6):16-17.

R683.42

B

1671-8194(2015)22-0118-02

猜你喜欢
交锁髓内胫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形态与颈椎后路手术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观察及并发症分析
经胫骨隧道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固定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