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2015-10-25 05:41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出院入院

李 琳

(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李 琳

(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6)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患者1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生活质量评估表(QQL)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 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出院时以及出院1年比较,观察组出院时以及出院1年的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护理干预;慢性支气管炎;生活质量;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可以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和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的降低[1]。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我院对8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患者1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2年;虽然有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症状,并连续≥2年,但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的患者,如有X线、肺功能等明确的检查依据也可诊断。排除肺结核、尘肺、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以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中观察组男47例,女37例;年龄54~81岁,平均年龄(64.8± 7.2)岁;病程5~25年,平均病程(9.3±2.3)年。对照组男49例,女35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5.3±7.5)岁;病程5~22年,平均病程(9.1±2.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经过统计学分析处理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通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可能对治疗失去信心,并且产生悲观、烦躁、绝望的负性情绪,影响治疗的效果。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配合治疗,争取较好的治疗效果。③氧疗及呼吸训练。患者采取1~2 L/min的持续低流量吸氧,每日氧疗时间应≥15 h,并要注意发生CO2潴留以及氧中毒[2]。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式呼吸、缩唇腹式呼吸、加压腹式呼吸以及控制性深呼吸等呼吸训练,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3]。④一般护理。保持病房的卫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指导患者多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多进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防止发生便秘。定时给予患者翻身、拍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以及出院1年时生活质量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以及出院1年时生活质量比较()

组别  例数  躯体症状  心理状态  自理能力  社会化关系  生活质量观察组 84入院时 3.23±0.64 3.04±0.78 2.64±0.73 1.34±0.36 10.64±1.37出院时 1.34±0.43 1.15±0.43 0.85±0.33 0.63±0.26 5.84±1.29出院6个月 1.56±0.64 1.38±0.56 1.36±0.46 0.86±0.32 6.25±1.42对照组 84入院时 3.24±0.76 3.08±0.97 2.65±0.83 1.34±0.45 10.65±1.28出院时 2.94±0.65 2.85±0.83 2.43±0.94 1.26±0.53 8.92±1.64出院6个月 2.88±0.77 2.94±0.92 2.63±0.85 1.15±0.53 9.32±1.92

1.3生活质量评价标准:采用生活质量评估表(QQL)评价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躯体症状、心理状态、自理能力以及社会关系,每项等级根据患者的情况依次评为1~4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包对本次我们研究得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出院时以及出院1年比较,观察组出院时以及出院1年的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冬季,病情迁延不愈、进行性加重,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逐渐的降低。本次我们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氧疗以及呼吸训练以及一般护理等措施,结果显示,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出院时以及出院1年比较,观察组出院时以及出院1年的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P<0.05)。说明,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1]黄英.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34-35.

[2]王卫华,蔡雪青,张兴坤.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2):2245-2247.

[3]龚水明,史美丽,周嫦容.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8-79.

R473.5

B

1671-8194(2015)21-0274-02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出院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