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识对提高普外科导管护理质量的探讨

2015-10-25 05:41刘文艳李红梅王双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普外科导管

刘文艳 李红梅 王双燕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安全标识对提高普外科导管护理质量的探讨

刘文艳 李红梅 王双燕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山东 德州 253000)

目的 探讨安全标识在普外科导管护理中的质量影响和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接受导管护理的住院患者8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一系列的规范导管安全标示措施干预导管护理,建立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的导管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改善安全标识分类、内容、专业性等方面的标准,加强外科护士的导管护理安全培训,制定各种导管护理管理规章制度等。结果 在采取安全标示规范管理后,住院患者导管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安全标示在普外科导管护理中作用重大,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显著,为导管护理安全提供了有效途径,值得临床护理重视、借鉴和应用。

安全标示;普外科;住院患者;导管护理

住院患者的安全事件主要是指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所发生的对治疗不利,给机体带来过度痛苦,或者产生治疗之外的其他负担和压力的事件[1]。安全事件存在引发事故的风险并可能导致医疗纠纷。普外科是住院部患者外伤较多,疼痛主观感受最为强烈的科室,由于大量的肝脏、胰腺、胆道等手术的开展及疾病本身已经存在的外伤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患者某些方面的自理能力受到影响,必须配置各种外科导管,如胰管、T型管、造瘘管、导尿管、胃管等[2]。这就使得日常护理中很多导管操作因为卫生清洁、配置型号、过敏反应等因素产生护理不当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普外科导管护理中产生的安全事件排除疾病本身所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主要是针对由于护理操不良和专业标准不够导致的安全事件[3]。为了提高导管护理质量,预防导管护理中安全事件的发生,我院根据国际标准制定了临床护理安全标识制度,对导管护理进行了规范,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安全意义。本研究通过对2年来普外科导管护理中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原因分析,进行安全标识护理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普外科就诊并需要导管护理的住院患者800例,其中男476例,女324例,年龄范围在19~85岁,平均年龄(56±10.6)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一般资料和病例资料方面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患者进行导管护理安全事件评估,共出现导管护理安全事件患者15例,见表1。

表1 患者发生导管护理安全事件情况统计

1.2安全标识护理干预

1.2.1导管安全标示的分类:标识对象主要包括引流管标识、静脉导管标识和冲洗标识[4]。标识等级分为红、黄、绿3中,红色标识为高危导管,包括胸腔引流管、T管以及胰管等;黄色标识为中危导管,主要针对各种造瘘管;绿色标识为低危导管,主要针对导尿管等。

1.2.2导管规范安全标识内容[5]:导管标识上需要填写的内容主要包括:导管名称、导管设置时间、患者姓名、导管护理负责人等。外科手术过程中有手术室护士负责导管的监测并完成标识,术后导管有监护护士负责。导管标识标签贴在导管的远心端,另外附有的“防导管滑脱”标识防治在床位末端患者右侧。

1.2.3规范导管护理安全标识,进行知识培训[6]:上级护理管理部门应定时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标识标准化管理培训,普外科需要单独针对导管护理操作和理论进行系统培训并制定考核制度。对于工作经验在3年以下的护士,应该给予现场督导和导管护理分析,经验总结。同时,患者及家属同样需要了解导管护理相关安全标识知识,定期组织会谈普及导管护理,现场讲解导管标识的认知、意义,并示范防滑脱护理操作。

1.2.4制定相关的导管滑脱应急标识[7]:为了降低普外科突发导管滑脱造成的伤害,建立T型管滑脱、腹腔引流管滑脱、深静脉导管滑脱、胰管滑脱等发生的不同应急措施标识,一旦发生意外则立即启用。对于一般的导管滑脱,家属或其他监护人可以自行安抚患者,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如有必要则通知护士进行重置或更新导管,及时在安全标示相应位置记录导管滑脱内容。如果滑脱程度比较严重,应该理解通知护士进行更正以免更进一步的损伤[8]。

1.3评价指标:根据国际医疗管理中关于不良事件管理办法中不良事件分级和安全评价标准,将导管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分为4级[9]。其中Ⅰ级为导管轻度松动,无位置改变;Ⅱ级为导管活脱严重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患者引流不适自动拔出导管;Ⅲ级为导管护理不当引起的安全事件;Ⅳ级导管识别不清,专业失误导致护理安全事故。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让进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设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结 果

本研究所选取的800例普外科住院患者中,共发现导管安全事件案例15例,占1.8%,采取安全标识护理干预后下降到5例,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采取安全标识护理干预后Ⅱ级患者自动拔出导管事件消失,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关于导管护理不当和导管识别不清事件依然又发生,与之前相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患者经过安全标识干预护理后导管护理事件发生情况[n(%)]

3 讨 论

通过对本研究800例患者中出现的导管安全事件案例的发生因素分析可知,导管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对导管识别、固定、安置等产生的问题而导致的。为了进一步优化导管护理质量,对安全事件的存在应该采取惩戒和吸取教训双方面结合的改善方法来提高导管护理技术水平[10]。Vincent临床事件分析系统可以分析安全事件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包括护理环境的改善。普外科导管操作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对腹部体内坏死组织、血液等进行引流排除,以减小炎症、水肿、感染等的负担,这对切口愈合和病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多类型导流管的同时使用,很容易造成导管混淆的错误,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有其谨慎。本研究中,经过安全标示干预导管护理后,患者没有再出现导管识别不清的问题,可见安全标示对导管认知的改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另外,安全标示对导管护理的干预使护士工作更加条例,减少了由于辨别操作和导管而耽误的时间,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向患者传达护理和健康教育,使得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11]。通过加强安全标示规范化管理,对护理工作产生警示、提醒效果,这对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具有重要意义[12]。

4 结 论

通过本研究可知,加强安全标识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安全标识系统,对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安全标示介入导管护理操作便捷,经济实惠,在降低导管护理操作不良事件的发牛,避免不必要的机体损伤方面效果非常显著,大大节省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社会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护理的重视和应用。

[1]任中杰.美国的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报告和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2(6):425-427.

[2]刘汗晖,朱娟,徐蓉,等.护士对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方式认知与态度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1,24(17):45-47.

[3]吕霞,王建华,邓武红,等.跌倒危险度分级及防跌倒流程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2(6):628-635.

[4]葛学娣,李冰,凌霞,等.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1(4):135-139.

[5]胡晓华,朱文静,彭煜.输尿管软镜结合多波长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46例体会[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6(6):428-441.

[6]邹丽华,刘丽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5):2326.

[7]苏万芬,何树平,李双成,等.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2(8):627-630.

[8]曹学军,汪家琮,姚申思,等.矫形器及辅助用具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6(7):842-846.

[9]蔡学联,陈学初.浅谈普外科导管引流操作中护理安全标识在防止护理缺陷中的意义[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3,3(1):41-42.

[10]王玉玲,孙秀杰.闭环式反馈控制法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管理杂志,2011,8(1):31-32

[11]刘玉莹,黄津芳,翟小红.防范医疗事故及纠纷的护理管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2,6(9):63-69.

[12]许立群,蔡强,刘明强,等.子宫全切术后运用自控镇痛泵(PCA)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12(16):627-630.

R473.6

B

1671-8194(2015)21-0266-02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普外科导管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导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