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都宫清吉《刘秀与南阳》的一二思索

2015-10-25 07:20王建华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刘氏刘秀南阳

王建华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刘秀与南阳》,作者是宇都宫清吉,日本京都学派的著名学者,对中国古史认识的框架大致法承内藤湖南的“四分法”。关于中国史研究成果众多,如《汉末古代社会终结说》《关于西汉首都长安》《颜之推在关中》《古代帝国史概论》等,对日本汉学界及中国本土学术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关于文章

对于文章的短评可见于张泽咸先生的《晋唐史论集》,“这篇文章似乎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旧课题,然而作者却另辟蹊径,从刘氏家族在西汉后期迁居南阳,刘侯待遇着手,又从秦代以来对新垦地南阳的状况作了系统的论述。由是,这一课题的研究便是别具新意了”[1]376。宇都宫清吉先生在文章中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刘秀与刘氏侯家的家谱,后来围绕刘氏侯家的领地介绍,这些都与刘氏侯家的收入、经济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得出刘氏大量占据私有地的可能。详细的数字分析,大胆推测,明显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的风格。作者采用的南阳郡和刘氏侯家的土地、人口、租税的数据来自学者劳干的研究,见其文《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人口数增减之推测》。相比较而言,国内学术界很多文章介绍当时南阳的大地产化是以事实或者别家研究为参照,而不是全部拥有准确的数据支持。作者对于刘氏侯家的社会性格即发挥的社会影响与整个南阳豪族社会联系在一起的。

此篇《刘秀与南阳》是作者在其研究光武帝著作的基础上展开论述的,开篇指出光武帝刘秀政治上成功的基础是南阳豪族的支持,基于读者对这一史实的认知而没有明确提出南阳的具体区划从而给南阳豪族一个明确的定义。作者所言光武帝刘秀政治上成功的基础为南阳豪族的支持,确是如此,且学界已有诸多文章论述此问题,在后面再做介绍。下面围绕文章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二、诸侯徙封问题

作者介绍刘秀家系表时搜集资料汇出系谱图表,此表中不仅记光武父系,且有其母之出处。介绍刘秀祖上来源时言及舂陵本属零陵郡,因为刘仁上书元帝请徙封其族,所以白水乡改名舂陵乡,使得南阳郡里有了舂陵这一地名。但当时是否所有徙封侯家皆带其旧名而于新地而成中国地名的源头之一。据汉代存在“迁侯国出王国”的措施,侯国迁出后仍于新地称旧名。如景帝中六年弓高侯国、南宫侯国之例[2]192。汉代有徙国政策,由何武者由琅琊汜乡改封至南阳博望乡而为汜乡侯国[3]885,可以推断刘仁由零陵郡的舂陵乡迁到南阳郡的白水乡后改地名为舂陵乡,应当不是个例。

三、刘秀、刘演、刘氏家族与南阳豪族

通读作者文章,作者题名刘秀而所谈皆是刘氏侯家与南阳之关系,大概暗含刘秀此身不过南阳刘侯家族之代表,刘氏侯家以自己家族的皇室名望、财产、人才,南阳豪族以各自全部实力,刘秀只不过总收其功而已。此意颇与刘秀征战河北诸部时,曾与顺水败于尤来部队,所部皆散,“军中不见光武,或云已殁,诸将不知所为。吴汉曰:卿曹努力!王兄子在南阳,何忧无主?”[4]19所透漏意思合拍。作者写刘秀与南阳其实是刘氏侯家与南阳。明晓此理方觉作者行文合理。作者此后介绍的刘氏宗谱,侯家领地、收入才有逻辑结构可言,所以不谈刘秀具体情况也能成文。

刘氏侯家与南阳诸豪家有着复杂的关系,或是姻亲旧戚,或是旧友新朋,抑或利益往来,再不然是通过别家亲戚与刘氏侯家扯上关系,织成一张复杂的关系网,这张关系网反映了刘氏起家的基础。作者谈南阳豪族社会时详细介绍了当时南阳诸豪家与舂陵刘氏有着怎样的关系,这种论断已是学界共识,于此不累述。

但联结刘秀、舂陵刘氏与南阳豪族中还缺了重要的一环就是刘演。刘秀其实是借重刘演的影响带动舂陵刘氏,并且与南阳诸豪族产生密切联系。南阳诸豪族皆为刘演所链接,他们对刘秀的重视实质是对刘演的重视。刘演纵横南阳,交游广泛,“齐武王演字伯升,光武之长兄也。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王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4]549。南阳诸豪族与后来的新贵都与刘演友善,听他号令。在《后汉书·齐武王演传》可见“伯升召诸豪杰计议曰: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也。众皆然之。于是分遣亲客,使邓晨起新野,光武与李通、李轶起于宛。伯升自发舂陵子弟,合七八千人,部署宾客,自称柱天都部。使宗室刘嘉往诱新市、平林兵王匡、陈牧等。”而且刘演有高超的领导能力与号召力,“下江兵五千余人至宜秋,乃往为说合纵之势,下江从之。”“自阜、赐死后,百姓日有降着,众至十余万。诸将会议立刘氏以从人望,豪杰咸归伯升。”刘秀后来的南阳势力在此已有雏形,这些都依赖于刘演的个人威望。而南阳集团重视刘演也超过刘秀。起兵之初,刘演也发挥了远超过刘秀的作用。招豪杰,发舂陵子弟,合舂陵、新市、平林、下江等兵力,大败甄阜、梁丘赐,这都为南阳势力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刘氏侯家的实力

作者在刘氏家族的私有地方面着墨颇多,上面已经论述到,南阳郡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刘氏封地内有可垦田能够开垦。关于私有地的论述,作者一方面是要表明舂陵刘氏侯家是有条件拥有广阔的土地及农业财富的。另一方面进一步由这些土地推论到耕种这些土地的农户,是后来“舂陵兵”的主力。拥有一定量的财富,有社会影响力,有大量的耕农,再加上家族的代表人物的性格及交游(这一点作者也在舂陵刘氏的社会性格中谈到),而且以诗书传家,这一切构成刘氏侯家起事的必要条件。细细揣摩其实这些条件也构成后来东汉世家大族乃至后来的门阀士族的范式。

南阳豪族特别是刘氏侯家的经济实力或者说它的经济来源,在两汉之际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南阳的迅速开发下,凭借占有大量土地而获得大量财产是可信的,而且当时南阳的矿产开采业与手工业快速发展,商业也因为地理位置优越而发展壮大。刘氏侯家在舂陵乡拥有的不仅是经济特权也有不同于一般家族的威望。在当时诸豪家通过开采业、商业而实力迅速增强,如南阳宛之孔氏以铁冶为业,富可当国,“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铁冶为业。秦伐魏,迁孔氏南阳。大鼓铸,规陂也……因通商之利……故南阳行贾尽发孔氏之雍容”[5]829。认为刘氏侯家也一定程度上通过商业积聚财富而运用于扩大农业上也是合理的。光武帝本纪曾载“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4]2而刘氏侯家有婚姻关系之家也多兼农田与商业。舅家樊氏 “世善农稼,好货值”[4]1119。阴氏也“暴至巨富,田至七百顷,舆马仆隶,比于封君”[4]1133。可得上述结论。当然也不排除通过其他非正当手段获得财富。“乡部私求,不可胜供,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丰。贫民虽赐之田,犹贱卖以贾,穷则起为盗贼,何者?末利深而惑于钱也”[3]783。“汉承战国余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则陵横邦邑,桀健者雄张闾里”[4]2487。可以想见,虽以仁厚著名的刘秀,其家族对待普通农民该是何种态度。刘氏财产之获得恐也通过一些不正当的途径。

五、可垦田的推论

文章多次用匡衡作为一个研究的标本来进行推论南阳舂陵刘氏侯家。一是谈南阳郡刘氏侯家领地时,表明领地大小一个重要指标是民户的多少。谈到这里有必要说一下,作者此标题是南阳郡刘氏侯家领地,南阳郡的刘氏侯家不只是舂陵侯一家,作者没有稍作交代。大概作者以刘氏侯家专指舂陵刘侯。第二次提到匡衡是在写列侯的私有地时,作者想要“仔细分析《匡衡传》的记事,测定其耕地的广狭,如能按照可耕田的广狭来推测,就可知道侯领内的可垦田该有多大。”作者经过一系列数字(租税总额、税率、田亩)的精确运算得出可垦田与定垦田的比率。由此得出在匡衡的封地是有大量可垦田,进一步由匡衡所在的临淮郡与舂陵刘氏侯家所在的南阳郡人口密度推断出可垦田的可能性。此种推论方式在理论上是完全行得通的,但文章也显露出一些牵强之处。暂不考虑领主是否全心全意于农业生产,以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来对开垦状态评述,临淮和南阳的农民都对可垦地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开发,临淮的亩产量、生产水平必须与南阳约同(时南阳平均亩产量约3斛[6]54-56)。这是作者立论成立的基础,推论是合理的,但缺乏进一步数据或者文字资料支持。而作者谈到匡衡四年租谷为1000余斛时,作者的推论是这样的“我们很想知道这1000余斛到底是一千多少斛,据《匡衡传》中将十二年写作十余岁这点来看,且将1000余斛看作1200斛。当无大错。”又经过一系列推算,看行文至晁错上书普通农家平均耕地数字时方知,作者所做的上述推论是为契合此处而为。大概作者想引用晁错此数据,又念至史家孤证不立,故作此支持,以为己用。但此推论十二年为十余岁,一千余斛就该是一千二百斛,略显牵强。作者引劳干的研究临淮郡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9.2人,南阳郡为每平方公里48.0,而与南阳郡人口密度有差。如下表。)

两汉南阳郡户口对比表

此数据与劳干数据大致同,能说明当时南阳也是地旷人稀,舂陵刘氏侯家可以开垦许多可垦田以壮大自己经济实力。

六、南阳与帝乡南阳

作者谈南阳的发展史并没有交代南阳郡四至,而用具体数字表示出其地域面积、人口及人口密度。以南阳诸豪家发展表示南阳的发展,以宛城孔氏为例。按时间顺序总括了南阳郡的发展概况,用张衡《南都赋》展现出南阳郡发展的具体情况。其实“南阳郡,秦置。属荆州。户三十五万九千三百一十六。口一百九十四万二千五十一。县三十六。宛,故申伯国,有屈申城,县南有北筮山。户四万七千五百四十七。有铁官、工官”[3]403。召信臣主政南阳,“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闸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之增也多至三万顷”[3]925。农业发达,又得交通之利,地形之便,其商业、手工业也迅速发展。以南阳地域之广阔,物产之丰富,人才之云集,经济之发达,地理之重要,而这一切都充当了后汉刘氏龙兴的条件。

刘秀作为南阳势力的代表而称帝,一方面是刘秀借南阳支持取得至尊之位,在稳固其统治时又要借助南阳势力对抗河北势力。另一方面南阳豪族借刘秀在全国政权的建立中取得优势地位,进而压制其他地域集团势力。当时角逐皇位的几个地域势力中,赤眉挟刘盆子,绿林有刘玄,南阳旧部在其中,其他还有河北、汉中、陇右等势力,刘秀在河北数年经营,河北诸部之所以能大力支持刘秀,很大原因是因为刘秀背后有南阳旧部的支持。南阳豪族对此也是有清醒认识,对刘秀给予经济、军事、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在刘秀称帝后荡平其他地域集团时出力不小。刘秀称帝后对强大的河北势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废立皇后、度田、退功臣进文吏。这些措施无一不是对河北势力的打击,而背后则离不开南阳势力的支持,当然南阳集团在此也达到在东汉政局中保持优势的目的。在《后汉书》中屡次出现大臣对皇帝大量重用南阳籍人士不满就是明证。

七、结语

总论作者此文,从刘氏家系、经济实力、政治影响方面介绍以刘秀为代表的舂陵刘氏侯家在南阳的发展,以及南阳发展的程度。从而得出舂陵刘氏侯家在南阳的发展及南阳整个社会发展程度都最终成为刘氏成就大业之资本。其实刘秀与南阳,起初是以刘演,后来是以刘秀为代表的舂陵刘氏侯家与南阳。刘演的交游活动,舂陵刘氏侯家经济实力、政治威望与同南阳豪族的姻亲友朋关系及整个帝乡南阳最终助刘秀称帝。而且刘秀与南阳豪族在维护自身权利时相结合压制其他地缘集团。此所谓刘秀与南阳。

[1]张泽咸.晋唐史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D].复旦大学,2011.

[3]班 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范 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王金阳,路香玮.试析西汉时期南阳豪族的大地产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猜你喜欢
刘氏刘秀南阳
往顶上跑
刘秀苦寻同窗
刘秀:响当当的“成语帝”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后母
回望雁峰天一涯——雁峰刘氏《沁园春》的文化解读
刘秀苦寻同窗
有心计的麻雀才能变凤凰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