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翻译专业建设初探--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

2015-10-27 01:39朱亚辉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新建本科院校翻译专业建设初探--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

文/朱亚辉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自2006年以来,许多高校包括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开设翻译专业以顺应这一需求。本研究以《英语类专业(包括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指导,以新建本科院校长沙师范学院为例,探讨翻译专业建设的有效路径,促使翻译专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翻译专业;翻译专业建设;长沙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朱亚辉(1979-),女,湖南宁乡人,硕士研究生,长沙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181-0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4BGD084)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我国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据权威媒体报道,我国每年职业翻译市场需求量为50万人,而实际在岗只有6万人,翻译人才缺口率高达90%。2006年,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等3所高校设立翻译本科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翻译专业人才。其后,翻译本科教育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7月,已有152所高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翻译产业迅猛发展要求,设置了翻译本科专业,尝试“翻译+专业特色”的专业翻译人才培养。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主动适应这种社会需求,纷纷申报并开办了翻译专业。新建本科院校翻译专业的办学既不能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翻译专业办学模式,也不能把现有高职高专层次的办学简单扩大。新建本科院校如何依托学院原有办学基础与特色,建立其专业建设的有效路径,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长沙师范学院于201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本文以该校翻译专业的建设为例,以《英语类专业(包括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为指导,来探讨新建本科院校翻译专业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国标》的基本情况

《国标》是高等院校本科阶段英语类专业准入、建设和评估的重要依据。这表明高等院校申请开设本科英语类专业必须达到《国标》 规定的要求,已有本科英语类专业则须基于《国标》加强专业建设。

从目前教育标准的核心组成和国际基本共识来看,教育质量标准一般分为“内容标准”、“评价标准” 和“保障标准” 三个维度。结合国家教育部有关指导意见,《国标》 在制定过程中丰富了这三个维度,并将其扩展为“前言”、“适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评价”、“教学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 等共九个部分。

二、《国标》指导下的新建本科院校翻译专业建设

《国标》颁布实施之后,新建本科院校翻译专业如何在《国标》指导下创造性的搞好专业建设将是所有翻译专业教育的教学工作者、研究者、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随着“一带一路” 和“四个全面”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将对英语类专业人才” 提出更高要求。为此,作为新建本科院校长沙师范学院的翻译专业应在《国标》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从以下七个方面搞好专业建设。

(一)坚持翻译专业的内涵建设

翻译专业要和其他本科专业一样,按照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教育部的要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道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因此,长沙师范学院翻译专业要基于人才发展的多元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人文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制定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标准

《国标》 发布实施后,相关行业将会根据《国标》 制定各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就是“行标”。各个高校要依据《国标》与行标,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结合本校学科发展的特色,制定独具本校人才培养特色的“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学校标准”(简称“校标” )。高校的专业教师应以校标为依据,开发本校的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翻译专业人才。

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翻译专业校标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儿童文化产业翻译的需求,应紧紧围绕学校服务儿童发展教育的学科发展特色和学科基础来建立,该校的专业教师应开发本校的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高质量的儿童文化产业翻译专业人才。

(三)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和“怎样培养人” 是人才培养标准的核心内容。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充分考虑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及学校的办学实力,多元化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避免在过去长期存在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千校一面” 的问题。

我国儿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发展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逐渐发展到了图书、动漫、玩具等方面;产值和规模也在不断提升,2011年全国儿童产业产值已达1万亿(动画产业年产值已达600亿元),已有31家儿童产业公司上市。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这意味着儿童文化产业发展将迎来新机遇。但总体而言,我国儿童文化产业输入远大于输出,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急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外语人才,尤其是儿童产业领域翻译人才。

长沙师范学院一直致力于幼儿教师及儿童文化产业领域人才培养,确立了“以师范教育为主体,以学前教师教育为重点,以儿童发展领域教育为特色,相关专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设立了一批培养儿童产业技术人才的本专科专业,如动漫、玩具设计等,已具备较强办学实力,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利用学院在儿童学科领域独特优势,再加上多年应用英语(翻译方向)专业办学基础,举办翻译本科专业,培养儿童产业领域翻译人才,避免了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千校一面”的问题,同时有助于缓解儿童领域翻译人才紧缺现状。

(四)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从事翻译专业教学的老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五)构建合理地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国标》重要的一部分,旨在实践育人。构建合理地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学生实翻译能力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要根据翻译专业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构建全学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为翻译专业学生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下:第一学年: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第二学年:翻译专业技能训练、英语专业四级;第三学年:专业见习、计算机辅助翻译;第四学年毕业实习、英语专业八级、毕业论文。

(六)提高专业教师能力素养

翻译专业教学改革推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主要依靠翻译专业教师。以教师发展为统领,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能力素养,是保障翻译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翻译专业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具备行业背景与专业知识。长沙师范学院应用英语专业(翻译方向)于2006年开办,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翻译专业师资素养在不断提高,在教学、科研、翻译实践方面都有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翻译教学团队被评为学院首届优秀教学团队,翻译专业部分教师在省、院级教学比武中获得佳绩,主持省、厅级课题30余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50余篇,翻译著作多部并出版。教师也是需要不断发展的,而且翻译专业教师还有很多发展空间,因此,学院要紧跟时代步伐,为专业教师提供更好的平台,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扩展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及儿童文化产业等相关知识,加强儿童文化产业方面的翻译实践。

(七)优化、开发翻译专业教材

教材建设是本科专业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标》 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等做了较大调整,为达到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而制定的课程体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新形势需要而设计的相关课程,要组织翻译专业专家学者和教材编写专家编写新的教材。如,长沙师范学院翻译专业根据在第六学期开设的儿童文学翻译和儿童产品资料翻译两门课程在国内尚无教材,需要组织相关专家编写。

结语

《国标》是我国本科翻译专业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将稳步推进我国本科翻译专业人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为规范翻译专业办学和促进英语类专业建设起到保障作用。《国标》指导新建本科院校翻译专业建设,必然会给该专业带来生机勃勃的前景。本文是结合新建本科院校长沙师范学院的情况进行翻译专业建设的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更多的同行进行相关的研究。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伍志伟,穆 雷.构建翻译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外语教学, 2015(1)

仲伟合.《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外语界, 2015(3).

仲伟合,赵军峰. 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

猜你喜欢
新建本科院校
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