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体”办学模式下的校企文化冲突与融合探析--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海诺电梯学院为例

2015-10-27 01:39刘小勇,匡翠芳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双主体冲突融合

“双主体”办学模式下的校企文化冲突与融合探析--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海诺电梯学院为例

文/刘小勇匡翠芳

摘要:在高职“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冲突与融合并行,贯穿校企合作全过程。本文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海诺电梯学院为例,介绍“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冲突及影响,通过校企文化融合构建适应“双主体”办学模式的文化体系,促进“双主体”办学创新发展。

关键词:双主体;文化;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15-02

基金项目: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示范性(骨干)校特色项目(编号:TS201371)

所谓“双主体”办学,就是作为办学“双主体”的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结合点,充分利用双方教育资源和优势,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共同享受人才培养效益的一种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①。海诺电梯学院(简称学院)是由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简称海诺电梯)共建的“双主体”二级学院。随着“双主体”办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校企双方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趋势也不断加快加深。本文以海诺电梯学院为例,介绍“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的冲突及影响,探索校企文化的无缝对接,为“双主体”办学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一、“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的冲突及其影响

1.“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的冲突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两种不同的组织文化,有各自特殊的文化背景、文化特质、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等。在“双主体”办学模式下,随着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碰撞、相互影响更加频繁,不可避免地发生文化冲突:一是价值观念的冲突。校企双方一个是社会文化主体,追逐社会效益最大化;一个是社会经济主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双方在“育人”和“逐利”的价值观念常常发生冲突,这是校企文化冲突的根源。二是文化特质的冲突。学校文化本质属于学术文化,相对独立封闭,与市场文化保持着一定距离,而海诺电梯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经营文化,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并最终落实到市场活动中。不同的特质让校企两种文化格格不入,互不认可。三是文化规律的冲突。学校文化是一种做人文化,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海诺电梯文化是一种做事文化,遵循生产经营规律。不同文化规律造就不同文化,在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以谁为主”的争论始终存在。四是人际关系的冲突。学院的人际关系以师生关系为基础,讲究民主、平等、理解,而企业人际关系是一种雇佣关系,注重竞争,层级明显。校企双方在合作中始终面临如何实现从学校师生关系向企业员工关系的平稳过渡的问题。

2.文化冲突对校企“双主体”办学的影响

作为一种跨文化的校企深度合作新模式,“双主体”办学文化冲突与融合并行,不仅贯穿于校企合作全程,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还有可能失控和激化,影响 “双主体”办学的纵深发展:一是导致学校的文化不安全感上升,让学校对企业文化产生一定排斥的心理,这种不良倾向所带来的价值割裂扩大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歧,对“双主体”办学的价值基础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校企之间的文化互补,影响了“双主体”办学的文化基础。例如,重物质融合,轻精神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割裂化;对融合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划,割裂了校园文化自身整体脉络,形成了看似丰富、实则混乱的文化,出现了文化异化;在融合过程中缺乏扬弃,与企业文化面貌趋同化,难以形成与“双主体”办学相适应的文化。三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校企之间的信任关系,影响了“双主体”办学的心理基础。校企文化冲突导致教育情境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由于企业文化的影响,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受到干扰,师生在事关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合作项目中缺少发言权,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另一方面,校企文化冲突也改变了学校传统的人际关系,基于情感交流、平等互动的教育教学被刚性、量化的企业生产管理所取代,使他们无所适从,也影响了他们对“双主体”办学的认可度和适应性。四是强化了校企之间的组织边界,影响了“双主体”办学的管理基础。职业教育跨越了企业与学校、工厂与课堂、工作与学习,是一种跨界教育活动。校企之间存在明确的组织边界,并以此确定双方的责权利。校企双方可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独立性的考虑,往往会构筑针对对方的“防火墙”,这就使得“双主体”办学很难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体系,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二、依托校企文化融合构建与“双主体”办学相适应的文化体系

1.通过“特色化”融合,用企业文化涵养学院文化

校企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双方的价值取向、文化规律、文化特质等都有明显差异。海诺电梯学院融汇校企文化的双重特色,即“突出‘高职性’(高维度),贯通‘企业性’(长维度),围绕‘市场性’(宽维度),把优秀企业文化整合到学院文化中来,构建了三维立体结构“双主体”文化。一是以精神层面的文化融合为核心,在学院精神文化培育、提炼和形成过程中,借鉴和吸纳海诺电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团队精神等精神融入到海诺电梯学院的院训、院风、学风、教风中去,用企业精神教育人、引导人和塑造人。二是邀请海诺电梯企业文化部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制定了《海诺电梯学院文化建设规划》,规划从学院自身特色出发,明确了有计划、有选择、有步骤地开展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路。三是成立由企业文化部工作人员参与的校企文化研究所,坚持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特色融合。

2.通过“情境化”融合,发挥企业文化潜移默化作用

“情境化”的实质就是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加强与专业相应的职业环境建设,将企业工作环境与文化引入教学过程,使两者更好的融合和互动,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职业环境。一是参照海诺电梯CIS系统设计并建立了海诺电梯学院自己的CIS系统,构建了与企业气质相适应的整体形象。二是利用海诺电梯文化资源,合作建成“企业文化长廊”、“电梯展示厅”、“优秀校友风采”展示,将企业文化元素引入教室。三是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和实训教学需要,营造出“真环境、真设备、真产品”的实训环境。目前,初步建成“教学车间”和企业“生产车间”配套的电梯实训中心、8个实习实训室为主体,4个“产学研实践基地”挂牌企业为依托的实习实训基地群,建立了全国劳动模范董日中“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这里,学生不但能接触到企业尖端生产设备,充分感受海诺电梯文化,还能在真实的生产实训模式下接受“双师”的指导,真正实现“实习场所像车间一样,实训教师像工程师一样,实训作品像产品一样”。

3.通过“制度化”融合,逐步提高学生职业文化认同

融合海诺电梯管理制度的精髓,学院在行政、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办法,在制度层营造企业管理氛围。一是按照“准企业”标准,建立健全学院规章制度,构建了校企匹配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学生管理等制度,实现校企制度的有效对接;二是在制度建设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制度的刚性与教育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制度育人。例如,学院引入海诺电梯的6S管理工具。在质量管理方面,学院按照海诺电梯的“质量是我们的人格和尊严”的质量观和“创造一流品质,树立良好形象”的质量准则,全面推行基于企业ISO9000 质量认证体系转化而来的CRP管理,摸索出了一条向管理要质量的有效途径,为学生适应行业管理模式提供了直观亲历条件。三是在学生管理方面,学院尝试引入企业团队管理方法加强班级管理,按照项目管理方式举办活动,按照物业管理方式进行宿舍管理等等,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4.通过“多元化”融合,拓宽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一是多元化的氛围融合。学院积极开展海诺电梯文化进学院、进教室(实训室)、进寝室“三进”活动,利用广播、校报、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展示渲染企业文化标志性的标识、口号和纪律、制度、标准等,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构建校企共同的行为模式。二是多元化的活动融合。开展融体验性、实践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通过校企联合举办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联谊会等活动, 举办技能竞赛、企业家报告会和创业与就业讲座,组织职场体验活动,使学生感受和领悟企业文化的要求,缩短“学校人”与“职业人”的文化距离。三是多元化的沟通融合。学院与海诺电梯建立了“领导—管理干部—教师—学生”四个层面的沟通机制,通过领导进行战略平台对话,管理干部互相协商落实政策,教师深入生产管理一线进行顶岗锻炼、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学生“顶岗实习”、“就业见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多层面沟通,有效推进了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

5.通过“全程化”融合,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学院充分利用“双主体”办学创造的校企一体化优势,以人才培养过程为主线全程融入海诺电梯企业文化。一是校企共建专业,将企业文化植入专业建设。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专业建设、专业设置、专业课设置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二是校企共建课程,让企业文化进入学生课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编教材,将企业真实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企业真实项目和产品为导向设计课程。目前,校企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6门,开发校本教材、实习实训指导书13本。三是校企共建教学团队,让教师感受、吸收、传播企业文化。学院从海诺电梯选聘了一批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制”;以专业为单位,分别从海诺电梯聘请了管理、技术和车间三个团队;建立专任教师与企业教师“身份互换”制度,企业与学院关键岗位实行三年一轮换制度。四是校企共同教学,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各环节。企业方向学院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选派最优秀的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全程介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确定和课程教学。②

三、“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融合的四个突破

1.在融合程度上,实现浅层融合到深层融合的转变。从发展内涵看,已经突破物质层面的模仿和制度层面借鉴,实现从通俗文化层面到思想文化层面的融合,从物质文化发展到精神文化的融合。从发展阶段看,已经突破最初的“情感联络”,进入“互动互利”的阶段,并致力于建设共同培养人才、共同服务企业发展的校企共同体。

2.在融合方向上,实现单向融合到双向融合的转变。在“双主体”办学中,校企双方开展的是相对平等、更加紧密的交流与合作,企业对校园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多和更深的认识,企业不再利用强势地位,干预和压制校园文化,不再是合作初期企业文化向校园文化的单向融合,而是更多地呈现校企文化双向融合的趋势。

3.在融合动量上,实现自发融合到自觉融合的转变。“双主体”办学是校企合作的深层形式,与初期的校企合作有明显差异。在初期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校企关系比较松散,文化融合处于自发状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双方对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广泛认识,双方都主动自觉地学习、借鉴和吸收对方文化精髓,不断促进校企融合的深度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

4.在融合差异上,实现趋同融合到创新融合的转变。校企合作初期,高职一味迎合企业需要,盲目引进和不加选择的吸收企业文化,造成校企文化的趋同化。但在“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双方更加重视文化创新,通过文化上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不断丰富、更新和发展自身文化,逐渐形成一种更为开放包容、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创新文化。

(作者单位: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注解:

①许陈红.“双主体”办学模式下的校企文化冲突及其管理.职教论坛,2014.2

②刘小勇.校企文化立体融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中国青年报,2013.10.22

猜你喜欢
双主体冲突融合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融合》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
基于“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电力电器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