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饭店管理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5-10-27 01:39肖霞
亚太教育 2015年27期
关键词:应用型教学改革

基于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饭店管理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文/肖霞

摘要:饭店业的迅猛发展,高素质饭店管理人才已经成为竞争获胜的关键所在。“饭店管理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专业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进而影响到饭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旨在对饭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作改革尝试,进而促进饭店经营管理理论更加完善,优化饭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饭店管理概论主干课程的作用,提高饭店管理人才素质,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和适合饭店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饭店管理人才,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饭店管理》;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肖霞(1980-),女,湖南省涟源市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9-0230-02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13—2015年的教改课题(RKJGY1306)

旅游业在全球被誉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成长最快的产业,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的饭店业在旅游业发展凸显出重要的作用,酒店业的发展导致酒店类的应用型人才就尤为短缺。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行业的要求,作为酒店专业的主干课程--《饭店管理原理》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饭店管理原理课程开设与教学现状的调查

为优化饭店管理原理课程的设置,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调查、访谈方式等方法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一)省内兄弟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饭店管理原理课程的开设与任课教师及教学改革状况。

1、省内兄弟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饭店管理原理课程的开设

在面向省内兄弟院校旅游专业调查显示:一本高校开设的饭店管理课程都开设在大二之前,理论课时居多,从课时开设的角度来看一本高校旅游专业是注重培养具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二本地方性院校开设的理论课时相对一本高校偏少,尝试着手实践和实训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具有一定实际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任课教师及教学改革状况

在与各高校担任饭店管理课程教师调查显示:担任饭店管理课程的高校教师都有在酒店工作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对酒店的业务和各部门整个操作流程比较熟悉,全属于双师型教师。但在一本高校中担任该课程教学的教师都属于高职称,而二本基本是中级职称。由此可见,一本高校中担任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对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研究,而二本则相对偏少。

在与各高校担任饭店管理课程教师访谈中得知,各教师都有相对的教学改革:湖南师范大学担任该课程教师把实训地点直接安排在与该校对接的酒店;湖南商学院加强了该课程的实验室的建设,把课程部分章节在实验室进行模拟现场教学;湖南城市学院则把考试中实践操作比分提高到40%等。

(二)饭店等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意见。

面对我们对间的湖南华天大酒店、华雅大酒店、温州阳明山庄等酒店的开放性“课程设计”的调查中,92.5%的企业认为“基础理论课程和职业道德修养课程开设够好,但是相对应的反应基本的实践运用操作技能与技巧较缺乏。”

(三)已毕业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现状。

在面向本校已毕业的学生关于“课程设计是否与企业需求对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2.3%的学生认为是“不一致”的,28.2%的学生认为“差不多”,只有8.5%的学生认为“一致”,没有一位学生认为是“非常一致的”。

关于“认为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的调查显示:82.3%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比较滞后,跟不上行业的要求。”52.4%的学生认为“开设《饭店管理原理》的课程与其余课程重复内容较多”。85.6%的学生认为“课程设计完全无法体现地方性特色。”95.8%的学生认为“学校模拟实训室规模较旧,无法满足学生操作需求。”

二、《饭店管理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饭店管理原理》这门课程涉及面比较广,以现代管理学原理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现代旅游饭店经营管理作全面、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实际操作的示范。理论知识较多,而实践操作耗费学生体力较多,学习强度增大,学生上课极易开小差,上网的同学较多。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分析了《饭店管理原理》课程教学的现状,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与学生互动性不强

《饭店管理原理》的授课方式为“讲授+实训”,由老师先讲主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部门的操作流程,然后分批到实训室进行模拟练习。课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正堂课下来,主要是老师讲授,而学生基本上不需要开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在模拟室实训学生也只能是照葫芦画瓢,无法深入和确切掌握到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应用操作流程。

2、学生动手意识和能力不强

《饭店管理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饭店每个部门都有工作流程,例如前厅部门的前台登记入住和退房手续的办理、客房铺床、中西餐摆台、酒水的调配等都必须到实训室模拟操作,由于学校实训室的建设规模较小,设置的实训室课时较少,相应学生在模拟室实践操作的实践相对较少,更多学生认为只需观看老师操作即可,而认为进行如此简单的操作则是浪费时间,往往学生很难确切掌握每的整个操作流程。

3、教学内容很少更新

《饭店管理原理》课程根据现代饭店管理工作为线索,使其内容涉及到现代饭店管理工作的三大模块,如人员招聘、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等3个学习项目,通过以现代饭店管理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而现代高科技术在饭店中的广泛运用,经营环境的改变,颠覆了传统的经营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并未把酒店业最新的动态变化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内容陈旧。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饭店管理原理》课程设置

(一)《饭店管理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分析

《饭店管理原理》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

(二)《饭店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

根据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合饭店管理发展状况,科学设计、完善优化饭店管理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1、基于学科发展和行业发展所必须进行的知识更新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中国入境、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发展,酒店需求明显增长。尤其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高端公务消费受到遏制,酒店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从而对酒店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实践运用能力的要求大幅度提升。

2、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分工

饭店管理原理课程内容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重复地方比较多,例如饭店概述部分与《旅游学概论》的饭店分类、等级评定、饭店集团化发展趋势重复,理论基础与《管理学》部分内容重复;饭店市场营销与旅游营销部分内容重复;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后续课程《旅游人力资源管理》重复;饭店财务管理与后续课程《财务管理》重复等等。拟通过研究和协调明确内容的原则与方法,从而进行科学分工。

(三)《饭店管理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以本校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探索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

建立一个有50个案例的案例库,分章节整理,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其中的案例分析来阐述深奥的理论知识,例如第八章的“饭店服务质量管理”中的“个性化服务”中的分类,微笑服务用小天鹅酒店的培训案例来教学;微小服务用锦江大饭店尼克松访华入住,客房提供特制的拖鞋这案例来阐述等,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情景教学

与本校对接的本土酒店—娄底华天大酒店协商,带领学生到该酒店进行认知实习,与此同时,对酒店的结构设置、部门的操作流程等的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化。其次,可以通过情景的再现,让学生直接参与讨论,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研究式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课程内容延伸的思考问题布置给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获得相关的大量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饭店管理原理》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过考核方式改革解决“一考定成绩”所导致的“高分低能”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方面结合的考核办法,通过对 “平时学习状况”、“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三方面的考核指标与考核方式,调整课程总评成绩的构成方式与比例;出台《“饭店管理原理”课程考核操作办法》,建立“饭店管理原理”课程试题库。

高等教育院校肩负着为旅游业发展培养专业优秀人才的重任,《饭店管理原理》是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为饭店行业输送高素质的职业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余菲菲,左仲明,胡文海,等.基于CBE模式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池州学院学报,2015(1).

裴沛,叶颖,陈念华,申梦瑶,陈李杰,等.探析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代教育管理,2015(1).

皮平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索.价值工程,2013(08).

张洁.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时代金融,2015(1).

猜你喜欢
应用型教学改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