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与父爱——电影《向日葵》解读

2015-10-27 21:38巫文广河南大学文学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张扬缺席向阳

巫文广河南大学文学院

孝道与父爱
——电影《向日葵》解读

巫文广
河南大学文学院

摘要:电影《向日葵》作为2005年的一部新作,其在对现代社会父子主题进行深刻挖掘和思考的同时,更通过细节的微妙展示,向我们阐释了深刻的孝道文化理念和父爱精神,本文以期通过对孝道和父爱的分析来重新拾起那动乱年代丢失已久的悠久而博大的美德与精神文化。

关键词:《向日葵》孝道父爱

《向日葵》作为导演张扬2005年的一部新作,其在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探讨了一对父子随之而衍生的紧张但偶有温情的复杂关系。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向日葵》是一部典型的以父子关系为表现对象的家庭伦理片,的确,通过细心品味,我们可以在影片中找到那动乱时期久违的孝道理念和父爱精神,借此,本文以期通过对影片中孝道和父爱的分析来重新拾起那悠久而博大的美德与精神文化。

一、孝道的坚守与诠释

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向日葵》作为导演张扬在新时期的代表作,其从基本层面向广大观众传达了一个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道。

张向阳自小在父亲缺席的环境中成长,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是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对张向阳来说,他的脑子里在此之前可能就没有父亲这个概念,但父亲的突然归来,给他带来了复杂的情感变化。按照常理来说,自己见到了父亲应该感到欣喜,但张向阳却产生了更多的排斥,父亲的归来给他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严厉的管教和束缚,父亲把自己的绘画理想一下子转移到张向阳的身上,无趣的绘画占去了自己往常的自由玩耍,张向阳在感情上不断地和父亲对抗,但他却在行为上屈从了父亲的强硬的安排。多少年来,张向阳一直处于情感和行为的矛盾之中,而这矛盾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思想和观念带给他的。自古以来,“父为子纲”的观念渗透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父言子从”更是作为一种孝道的表现刻进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张向阳虽然在情感上一直和父子处于对峙中,但他在外在行为上却服从了中华民族的孝道观念,他不但从事绘画事业并且成为比父亲期望中还要优秀的绘画艺术家,这是张向阳孝道的主要体现。另外,导演张扬还在作品中安插了许多动人的细节以传达自己的孝道思想,例如张向阳含泪救下因追赶自己而掉进冰水中的父亲,为父亲买了一只会说话的鸟,时常去照顾父亲的生活等等,一个个细节尽显了中华民族的孝道观念。

导演除了从正面来彰显孝道思想外,还从反面来烘托孝道文化,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年事已高,作为张家的独生子,张向阳理应遵照父母的说教赶快要个孩子,并且张向阳已经老大不小,但出于情感上对父亲的排斥或自己未来的考虑,张向阳让妻子打掉了孩子,虽然一年后孩子终于出生,但父亲已经不辞而别,其显然错过了遵从父言的最佳时机,这也在父亲心中留下了遗憾。对于父辈来说,张向阳的这一行为显然是不孝的表现,导演对这一部分的设计可以说是从另一角度来传达自己的孝道观念。另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张向阳为了摆脱父亲强迫自己绘画,得知父亲因手残而不能继续绘画后,便不断想办法自残来解放自己,例如趁母亲出去,把手指伸到缝纫机的机针下面,徒手捡起未爆的鞭炮等等,都是损害自我的行为,这显然不符合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思想:未经父母同意,不能损害自己的身体,张向阳的这些行为完全违背了中国的孝道文化。不管是“父为子纲、父言子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向日葵》作为经典的以父子关系为表现对象的家庭伦理片,其从不同的视角向我们彰显和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

今天,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提高全体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和面临的现实看,正处在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转型期,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旧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正日益碰撞、磨合,重塑与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是每一个中国人所面临的道德选择。事亲行孝,历来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在此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重要时期,导演张扬推出重在宣扬孝道文化的《向日葵》,在大众中把孝道的大旗重新树起,显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父爱的彰显

《向日葵》是以表现父子关系为主要对象的家庭伦理片,父亲是一个家庭自始至终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向日葵》却设计了父亲缺席——归来——出去这样一个独特的剧情结构,这样一个回到原点的叙事结构,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在我看来,在《向日葵》中,父亲始终处于弥补自己过失或过错的过程中,按照西方的观点或者可以称为“赎罪”:赎父爱缺失和父爱错位的罪。父亲在家庭中的缺席不仅夺走了张向阳自小应有的父爱,更剥夺了作为一个父亲向儿子表达父爱和恪尽父亲责任的权利。情感的创伤是难于治疗的,多年后归来的父亲看到调皮捣蛋好玩的儿子,父亲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不禁涌上心头,为弥补自己多年来的缺席,父亲下定决心要改变儿子。为弥补自己没有成为绘画艺术家的遗憾,父亲强迫儿子画画,当看到儿子的绘画天赋后,为了儿子的未来,父亲为没有人生目标的儿子制定了详细的奋斗计划,尽管儿子以各种方式对抗着。在有些人看来,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但站在父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责任,正如影片中父亲对儿子所说:“我知道你恨我,你是我儿子,我必须这么做,你现在可能想不通,没关系,你将来一定会想通的,我也是从小画画,可没赶上好时代,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可你与我不同,你比我有天赋,又赶上现在这个时代,你一定会有出息的。”由此可见,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虽然儿子经常与父亲处于僵持和争吵之中,甚至不时发出“你不是一个好父亲”的否定父亲的观点。但对于父亲来说,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自己尽了父亲的责任和仅有的父爱,尽管这种父爱的表达方式有些不合常理,但从儿子后来的事业成就来看,还是值得尊重的。父亲从归来到再次离去,这中间的几十年对儿子所做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为了弥补自己缺席的那几年,父亲虽然在外在行为上束缚了儿子,但儿子却在情感和精神上束缚着父亲,是父亲这个角色、这种责任、义务和伟大、高尚的父爱束缚了父亲几十年。父亲通过强迫儿子绘画终成为著名的艺术家的方式弥补了自己的父爱,但当儿子成家立业,功成名就时,父亲回望过去,发现自己在教育儿子这件事上的确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弥补这几十年对儿子的严厉管教和父爱错位,父亲在垂暮之年再一次彰显了父爱的伟大,父亲悄无声息地走了,他把自由自在的生活重新交到儿子的手中,父亲经历了人生的一个大循环,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原初——缺席。

其实,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次大的循环,我们从未知的世界来到人间,经历了几十年的酸甜苦辣的生活,最终又回到了未知的世界,人生就是这样,开始和结果可以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中间那几十年的人生历程。《向日葵》中的父亲的人生大循环正告诉了我们这些,父亲看重的不是自己开始缺席和最后缺席的那些年,值得父亲骄傲和深深回味的而是中间自己归来教育儿子、帮助儿子功成名就的几十年,因为这几十年父亲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父爱和应尽的责任。可能对于父亲来说,这几十年已足以,父亲虽然最后离开了这个家,但父亲并没有离开,就如影片中所讲:“感觉父亲就在身边,但他没有回来,他一定在世界的一个地方,注视着我们,注视着我们的孩子。”父亲虽然离去,但父爱却一直在我们身边,不仅关爱着我们,更关爱着我们的子孙后代。最后,作为儿子,张向阳终于读懂了父爱,因为自己也已成为父亲,自己的父爱和父亲的责任也将继续延续下去,无穷无尽。《向日葵》中父亲缺席——归来——出走的情节设置,简单看来是父亲不断弥补过失或“赎罪”的过程,但这漫长而艰辛的几十年无处不浸透着父爱、彰显着父爱,这正是父爱的伟大和高尚之处。

这是一个人性的社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情的国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感性往往多于理性。今天,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进步但又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物质欲望、权力争夺、金钱利诱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导演张扬推出的《向日葵》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让人们快速前进的步伐稍微慢下来,前后左右看一下,回味一下,思考一下我们在紧步前走的过程中丢失了什么?不容否定,《向日葵》这部影片在时代大变迁的背景下,向我们唤起了社会发展中失却已久的声音:传统的孝道和伟大的父爱理念。《向日葵》作为这无限时空中的一部分,透过它,我们可以回味过去,关照现在,甚至可以展望未来,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们就像回到了过去,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后慢慢长大,感受到自己渐渐成熟和父母慢慢衰老的过程,此时,也许我们会默默地流下眼泪,因为这一切都历历在目,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李晶.孝道文化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叶光辉,杨国.中国人的孝道:心理学的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金鑫.张扬电影的父亲主题研究——以《向日葵》为个案[J].电影评介,2006(22).

[4]徐文松.有距离的握手——张扬《向日葵》印象[J].电影文学,2006(4).

[5]牛斐.阳光、青春和希望——张扬电影《向日葵》解读[J].电影评介,2006(24).

[6]张旭.小家庭·大时代——美术与电影在影片《向日葵》中的暗合[J].美术大观,2009(9).

猜你喜欢
张扬缺席向阳
你缺席的那些年
新年话“福”
爱,无须张扬
字海拾“贝”
魔高一丈 就要张扬 Ducati XDiavel
骆浩:记录思考从不缺席
父母这一刻,你一定不要缺席
Sunny Side Up 向阳而生
红向阳
缺席的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