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差距、要素流动与经济增长再研究:重庆例证

2015-10-27 02:03杨孟禹杨芳
软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

杨孟禹++杨芳

摘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尽管经济总体形势向好,但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在经济主体行为假定下,讨论了城乡收入差距与要素流动的内在关系,运用新经济地理学方法,对二者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演变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重庆为例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口城镇化存在倒“U”关系,要素流动和政府参与度对缩小差距存在时滞性和时变性,城乡差距正向影响经济增长,但作用逐步放缓,且具有非线性转换特征。基于此,应加强区域化分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继续深化户籍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整财政支出和农地流转政策,激活农村要素市场,保障农村经济长效增长。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要素流动;新经济地理学;状态空间模型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XX.XX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章标识码: 文章编号:

The Research about Urban-rural Income Gap, Factor Mo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YANG Meng-yua, YANG Fangb

(a.Institute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b.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Abstract: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benefits from the rational flow of urban and rural elements.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still exists despite the economy getting better. Assuming that the behavior of economic agents, it discusses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factor mobility, and analyzes the spatial evolvement in above both element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oretically by the methods of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Finally, taking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it builds state-space model to testif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s an inverted "U"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the elements flow and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he Government have time-lag effect and time-variation effect on narrowing the gap, and the gap have an impact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but slowing down. Based on above, it is feasible to strengthen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promote the rational flow of factors, deepen the 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adjust fiscal expenditure and the policy of land transfer, activate the rural factor markets, and ensure the rural economy growth.

Keywords: urban-rural income gap; economic growth; factor mobility; New Economic Geography; state space model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经济开放程度逐渐提高、要素流动日益加快的发展时期,但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和政策倾斜等原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二元经济结构依然突出。十八大报告指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因此,准确解析城乡收入差距、要素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充分发挥城乡优势、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前提,对全面深化改革和统筹城乡具有重要意义。

主流经济学家看来,并不存在一个以劳动力要素无限供给为特征的二元经济发展阶段,但Hayashi和Prescott(2008)承认了在“马尔萨斯”和“索罗”之间存在着一个关键任务,即消除约束劳动力流动障碍的过渡阶段。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要素积累作用,但是忽略了要素流动本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张幼文等,2013)。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看,存在一个向心力发挥主导作用,这种向心力就像“黑洞”一样吸引外围的要素和厂商向中心集聚。假定经济主体均是理性的,消费时追求多样的产品选择;农村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倾向于从农村流转至城市;政府除经济职能外,还具有社会职能;资本流动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要素在空间流动过程中存在运输成本。基于上述假定,试图将城乡收入差距、要素流动与经济增长三者纳入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以城乡二元结构为逻辑起点,着眼于城镇经济增长,以农村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和城市资本要素比较优势为前提,忽略城市资本向农村流入。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促进中东西部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性作用。因此,经验分析部分将选取重庆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1 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增长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有关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不断丰富。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Perssson & Tabellini(1994)3和Knack & Keefer(1997)4认为收入分配越不均等,转移支付率越高,经济增长率则越低;同时存在相反观点,如:K.Forbes(1998)5。另外,Barro(2000)6发现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之间存在某一阀值,低于此阀值时负相关,反之;二是经济增长中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

国内研究总体上延续了国际趋势,地区差异形成原因方面,陈钊、万广华、陆铭(2010)7认为差距的形成在于垄断行业。定量研究方面,吕炜、储德银(2011)8研究表明城乡差距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显著非线性关系,但存在地域差异,东部城乡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正,中西部则相反。另外,国内学者对倒“U”曲线对中国的适用性展开了实证研究,王小鲁、樊纲(2005)9则认为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变动趋势在数学上具有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但从现实角度看很难确切证实;陈宗胜、高玉伟(2012)0提出中国收入差距正呈现“阶梯形”上升,但上升趋势已趋缓。刘田(2013)[11]认为教育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很可能呈现倒“U”型,但未给出理论证据。

现有学者在研究收入差距成因时,多专注于单一方面的联系,缺乏多维视角。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要素在区域、产业、部门之间发生了大规模转移,直接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因此,将要素流动纳入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中,从空间演化视角,注重分析空间演化结果,对三者的关联性进行探讨实为必要,以区别于现有研究。

2 理论分析

2.1 经济主体行为假定

借鉴刘易斯(1954)的二元经济模型和田新民(2009)12建立的三部门分析模型,本文拟建立由生产率较高的城市与生产率较低的农村两区域组成的两区域模型,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劳动力和政府部门构成经济主体。政府部门的目标为追求总收益最大化。假设城市和农村两区域的就业条件等环境变量恒定和各经济主体理性,农村劳动者为实现收入最大化,选择迁移至城市,城市劳动者则要与政府转移支付意愿达成一致。

假设农村劳动者获得的收入为 ,为实现收入最大化,将满足以下假设: ,其中 为二值选择变量, 为选择函数, 为农村劳动者收入, 为城市劳动者平均工资,与劳动者边际产出相等。 为农村劳动者迁移的预期成本,农村劳动者收入最大化选择行为可描述为:

(1)

政府行为可描述为:

(2)

其中 为城市经济效率指数, 为城市部门聚集系数, 为城市最适人口规模,由自然条件 和人口承载力 决定, 与 为农村转移人口和城市人口。可见,农村劳动者的迁移决策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与迁移成本,一般而言,短期内迁移成本假定为常数,那么农村劳动者的迁移决策则取决于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迁移意愿越强。政府在对待城乡二元关系中,以GDP增长为目标。城市劳动者收入由市场决定,实现集体收入最大化,需要政府支持,当集体意愿足够强烈且与政府目标一致时才能实现。

2.2 城乡收入差距、户籍松动与劳动力流动

泰尔T指数既考虑了收入占比变化,又考虑了城乡人口结构变化,因此用“城乡人均收入比”来衡量城乡差距更加合理。设定农村人口 ,城镇人口 ,农村人均收入 ,城镇人均收入 ,则人均收入为 ,城镇化率 ,农村人口比重 。根据泰尔T指数的定义:

(3)

(4)

令(4)=0,得:

(5)

令 ,则

, (6)

推导可知,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呈倒“U”型关系 。

假设条件下,若农民“农转非”后,收入为 ,转变前泰尔T指数为:

(7)

转变后泰尔T指数为:

(8)

实践中,“农转非”并非一视同仁,反而具有门槛。如重庆2010年对户籍准入要求是:在主城区务工经商五年以上,或购买成套商品住房,或投资新办实业三年累计纳税10万元或一年纳税5万元以上。因此,户籍松动拉大了统计意义上的城乡收入差距,不难得出 。由城乡人均收入比与泰尔T指数在反映城乡收入差距时的一致性,可得出:

(9)

由(9)可知,城乡人口比与城乡人均收入比值决定临界值的大小,城镇人口越多或城乡人均收入比越大,临界值越小。当y大于转入城镇以后人均收入的某个值时,城乡差距会扩大;而该值随着转入城镇人口比例的扩大而逐渐减小,即“农转非”过程中需要的y越来越小,更多农村人口将转移至城市;反之,如果y小于该值时,城乡收入差距将缩小。

2.3 城乡收入差距、要素流动与经济增长

从空间演化上看,城乡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成为城乡收入分配不均的最初原因。随着社会发展,城市聚集人口越来越多,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改善,要素流动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本地市场效应与价格指数效应构成的向心力导致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促进了经济增长。城乡差异引起要素向城市集中,加强了向心力作用,城市经济环境的改善则进一步强化要素集聚,引起规模效应,加大城乡发展差异,其中政府支出偏向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从经济增长驱动力上看,城乡收入差距将通过消费、投资与出口三个中间环节促进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引起要素集聚,促进社会投资和消费,应对要素集聚的负影响,政府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支出也随之增加,外资也会因为要素集聚带来的廉价劳动力而增加。

因此,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如果城乡收入差距给定,城市向心力作用将发挥主要作用,另外,要素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和其他外生作用将使集聚作用进一步加强,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生活和生产成本逐渐上升,产生离心力,经济增长趋缓。如果技术进步不能控制成本,产业不能及时升级或转型,经济增长会进一步放缓。因此,城乡收入差距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的较为强烈,当达到某一峰值后放缓,峰值取决于城市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具有典型的门槛特征。

3 经验分析

3.1 指标设定与数据来源

本节将对上述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计量检验,重庆直辖(1997)后行政区划发生巨大变化,因此,直辖前(1993~1996)的数据按照现有重庆行政区进行了整合,截至2013年共21年。模型Ⅱ的数据则直接采用了自然年份为1985-2012年共28年的数据,以下分别了分析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政府经济活动参与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指标设定、计算方法及数据来源见表1,样本描述性统计见表2。

3.2 相关结论验证

3.2.1 劳动力流动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关系的初步检验

(10)

R2= 0.701,SE= 0.024,DW=0.538

进行残差的LM检验后发现回归方程存在序列相关。为此采用AR(1)模型,以城乡收入差距的一阶滞后变量来表示未纳入模型的其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估计结果 为:

(11)

R2= 0.847,SE= 0.018

LM检验及上述结果表明,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倒“U”型关系,为证明上述结果的稳健性,在此基础上加入政府支出、产业结构以及对外开放度等控制变量,结果表明城镇化率平方项的系数为负,结果稳健。

3.2.2 模型1:城乡收入差距与要素流动的关系检验

传统经典回归模型与ARIMA模型,虽有良好的分析与预测效果,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状态空间模型一般用来估计不可观测的时间变量,如:理性预期、测量误差及长期收入等,不仅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能,而且能够反映变量间的动态关系。状态空间模型表示动态系统的优点是将不可观测变量(状态变量)并入可预测的模型并与其一起得到计量结果。一般而言:

设 为包含k个经济变量的 维可观测向量,这些变量与 维向量 有关, 被称为状态变量,则量测方程为:

(12)

T为样本长度,xt为 矩阵,dt为 向量,ut为 向量,其均值为0,协方差矩阵的连续不相关的扰动向量,即 。不可观测的 可表示为:

(13)

表示 矩阵, 为 向量, 为 矩阵, 为 向量,其均值为0,协方差矩阵为Qt,即 ,假定 满足AR(1)或随机游走过程,具体视模型的拟合程度而定。

Philips-Perron test检验表明,原数据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在二阶差分时,1%显著水平下均拒绝含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各变量归于I(2)单整,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以上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量测方程:

状态方程:

方程最终估计稳定结果如表3:

根据SV1、SV2、SV3在考察期内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1997年直辖后,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政府经济参与度三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可分为三个阶段:1994~1999年,三个变量的弹性系数变化率均为负,表明直辖第3年,变量才开始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一方面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依赖性,另一方面则验证了影响的时滞性;2000~2007年,表明重庆直辖后制度优越性逐步显现,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三个变量弹性陡升,变化率为正,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2007年达到峰值,其中土地城镇化率作用最为明显,说明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表现形式。期间,政府经济参与度变化率为正,说明经济政策更有利于城镇发展; 2008~2012年,2007年重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三个因素对拉大城乡差距的作用迅速降低,土地城镇化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人口城镇化率的影响逐渐凸显,表明户籍改革作用明显;而政府经济参与度的影响弹性基本保持平稳,但弹性为负,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表明偏向城镇的财政支出政策更有利于重庆经济增长。总体来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发展看似呈现矛盾的局面时,从近20年的人口、土地及财政支出指标看出,重庆直辖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2008年开始略有缩小趋势,但并不明显,政策有待改进。

3.2.3 模型2:门槛效应验证

STR模型是门槛模型的一般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回归参数发生缓慢的变化,符合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主要特征。具体方程为:

(15)

(16)

(17)

其中 为解释变量的矩阵, 为P+1阶列向量, , 阶列向量, 。T为转换函数, ,是关于 的函数, ,为平滑参数,表示模型一个状态从另一个状态的调整平滑性; 为转移变量, 为门限参数,是决定模型动态变化发生的位置参数, 为模型的线性与非线性部分。

对(16)而言,K=1(LSTR1),当 趋于负无穷时,转移函数T=0,方程变为 ,当 趋于无穷时,转移函数T=1,方程变为 ,也就是说,随着 变化,方程在两个极值之间平滑的变化。K=2(LSTR2)时,转化函数T达最小值,方程中的参数围绕着 对称变化,当 趋于无穷或0时,转换函数为常数,此时方程为线性模型。因此,STR模型可以有效的表征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单调关系或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的动态特征。

为了确定自回归部分的滞后阶数,分别选取响应变量PGDP的滞后项1-3,RD为0-2阶,共9种组合,从最高开始依次根据检验结果的AIC、SIC准则及变量的t、DW值来选取,检验如表4所示:

注:表中变量对应的三个数字从上到依次为系数,标准误差,P值。

表4可以看出,lnPGDP滞后3阶与lnrd滞后1阶的条件下,SIC与SC之和最小,其他参数也较为理想。所以确定该模型的最终解释变量为lnPGDP_1、lnPGDP_2、lnPGDP_3、lnRD、lnRD_1。由此平滑转换模型STR的AR部分可记为:

已经确定了STR模型的线性部分AR模型的滞后阶数,但二者之间是否在存在非线性关系,需要模型参数检验,得以下方程:

(19)

设原假设为H0: ,拒绝原假设意味着原序列是非线性,否则为非线性,意味着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存在着非线性关系。确定转换函数后,函数的选择依赖于以下三个序贯检验:H04: ;H03: ; H02: ;

检验结果如表5:

根据上表的检验结果,当转换函数为Trend时,接受线性函数假设的P值为2.8919e-02,小于5%,因此在5%的显著水平上,检验拒绝了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线性关系的假设,而接受呈非线性关系的备择假设。在F4、F3、F2中,F3的P值为1.0754e-01,故转换函数为LSTR1。

在对STR模型进行估计时,为了得到一个合适的c、 值,必先在一定范围内随机赋值,然后带入LSTR1模型中,使其残差最小。本文构造的 ,c [0,36](c一般在转移函数序列的0.15到0.85之间),步长均为0.0003,构造一个二维空间,依次取遍二维空间上的值,并计算残差,使其最小值为c、 的初始值。用二维格点搜索法取得的平滑参数( )与位置参数c的初始结果,如表6:

从表6可看出,c、 初值及区间内的最小残差平方和。Terasvirta(2004)指出如果c、 的初始估计值在构造的区间范围内,则可以作为模型进一步优化的基础,否则不能作为非线性优化的初始值。由格点搜索的等高线图及格点搜索的平面图(如图1、图2)可知,c、 在所构造的平面内,可用于模型估计的初始值。

图1 格点搜索的等高线图

图2 格点搜索的平面图

确定平滑参数与位置参数后,利用递归方法可求出方程(15)中的各参数。表7显示模型的相关参数合意,符合经济理论,表明从长期看来,重庆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其中位置参数落在了构造区间内,说明构建的非线性关系符合解释要求。当经济增长率低于位置参数时,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系数为0.6507;当经济增长率高于位置参数时,促进效应减小,系数为0.4538。平滑转移参数为215.4283,说明转换速度快。此外,转移函数的拐点出现在位置参数为23.7586处,从拐点两端看,分布较为对称,见图3。

图3 STR模型的区制转换时间序列图

综上,重庆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正,但很明显这种作用在放缓,具有非线性转换特征(门槛值为位置参数23.7586,2004年后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从0.65变为0.45),城乡收入差距促进重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已经减弱。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4.1 研究结论

理论分析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口城镇化之间长期存在倒“U”型关系;特别是对人口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显示,户籍改革推动下的人口城镇化初期会缩小城乡差距,但当达“临界值”时将出现逆转,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门槛特征。

经验分析表明:重庆自1997年直辖以来,人口城镇化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政府更加注重产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支撑作用,政府参与度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城镇空间功能局限性逐渐显现。总体而言,改革对重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促进作用仍有改善空间,应该认识到以保障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明显,但土地城镇化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逐渐趋于平稳。随着城乡收入差距、要素流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不断演变,农村劳动力的输出方式、结构以及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和生活成本会发生相应变化,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形成进城务工者收入分配不合理、城镇就业不稳定甚至乡村衰落等问题。

4.2 政策含义

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要素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复杂,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三者相互影响效应就会有所差异。政府行为关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策倾向性会反映对经济发展中对公平与效率的取舍。近年来,市场化改革思路明确,下限稳增长,上限控通胀,这也为地方政府考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提供了依据,确保经济增长维持在适当的区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基于此,本文主要得到以下政策含义:第一,加强区域化分工,促进要素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充分利用区域禀赋优势,相得益彰;第二,继续深化户籍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重视民生建设和文化建设,继续适度稀释就业市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第三,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和农地流转政策,激活农村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保障农村经济长效增长。

猜你喜欢
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动因研究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