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组织冗余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

2015-10-27 02:20陈立勇谢芳等
软科学 2015年9期

陈立勇++谢芳等

摘要:基于中国汽车产业2000-2011年专利合作网络中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对企业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类型组织冗余在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两种创新模式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促进企业的利用式创新绩效,这种促进作用在企业拥有较多已吸收冗余时更为显著;网络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企业未吸收冗余正向调节网络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组织冗余;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 期数.篇数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21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企业如何在日益动荡的市场环境中抢占技术与市场先机并建立持续竞争优势?通过合作项目、合作论文、合作专利等形式组成战略联盟等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得到一致认同[1-2]。国内外学者围绕网络结构嵌入性的三个维度——连接强度、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研究[3-5]。但很少有研究关注企业社会网络的构成成分的差异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且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有学者指出,合作伙伴间技术的相似性有利于企业的创新产出[2];但Sampson的研究发现,合作伙伴多样性的技术背景能开阔企业的视野并增加知识交换的机会,提高企业创新绩效[6];杜俊枢对134 家制造业企业组成的协作创新网络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7]。为了更深入理解协作研发网络的构成成份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依据Benner & Tushman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分类——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8],分别讨论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对这两种创新模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企业创新过程中不同创新模式的选择,不仅体现出企业对现有知识和资源的驾驭能力,更反映了企业主动适应外部技术环境变化的战略方向。

相比强调企业通过外部联系形成社会资本的社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观把分析企业竞争力的视角从外部环境转向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等。处于同一个社会网络的企业在获取外部资源上存在吸收能力的差异[1],而超出企业生产必须的冗余资源会影响企业对外部知识的吸收[9],导致创新绩效的差异。因此,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并结合资源基础观,将组织冗余作为权变影响因素纳入分析框架,不仅为研究协作研发网络对企业创新影响提供新的视角,还为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元的网络技术资源时,如何依据组织内冗余资源来选择创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二元式创新

Benner & Tushman根据企业创新成果与已有知识基础、技术轨迹的关系将其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后来学者称之为二元式创新[8]。March认为,利用式创新是一种建立在已有技术发展轨迹、小幅度的、渐进的创新行为;探索式创新是一种偏离企业已经建立的技术轨道、大幅度的、有一定风险的创新行为[9]。研究表明,不同创新模式所适合的情境和所需条件不同,忽略其区别性的使用两种创新模式会对创新活动产生负面影响[8]。所以分别讨论网络技术多元化对利用式、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的创新活动往往体现出路径依赖,即企业更倾向于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利用式创新[8],特别是已经形成一定竞争优势的技术领域。通过进一步投资改进现有的产品设计,拓展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扩张和丰富现有的产品线等方式提升与该技术领域相关的技术能力,促进企业在该技术领域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协作研发网络成员涉足的技术领域越多,越容易给企业这种小幅度、渐进的创新行为以启发[6],提高企业利用式创新绩效。另外,利用式创新是一种问题解决性创新活动,研发网络中伙伴多元化的技术背景为解决和改善企业内部问题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11],有利于提高利用式创新效率。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a: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

创新行为路径依赖的特点会阻碍企业探索式创新[8],投资新的外部关系获得新想法和新知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探索式创新能力。企业主体为寻求互利共赢组成战略联盟为异质性知识的获取提供平台,为探索式创新提供了机会。首先,在技术多元化的研发网络环境下,有助于企业脱离固定知识框架进行思考[5],通过远程搜索获得异质性知识来进行重组创造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探索式创新。其次,基于研发网络中多样化资源进行创新,可以避免被锁定在特定技术领域的危险[12],并使得创新产出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相一致,降低探索式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提高探索式创新的成功率。但是,随着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程度的增加,认知能力的限制以及对异质性知识使用经验的缺乏[5],企业识别、吸收和运用协作研发网络其他成员知识的能力会而下降[2],不利于企业的探索式创新。另外,创新主体间技术的低兼容性会降低其经验的可替代性,导致企业付出更大的代价去探索新的技术领域,降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积极性。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b: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关系

1.2 组织冗余的调节作用

March和 Smion(1958)将组织冗余定义为实际存在或潜在的资源缓冲物,缓冲内部调整与外部政策变化带来的压力,激励企业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作为战略管理和组织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组织冗余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自提出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学者基于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冗余作为创新的诱因、冲突的缓冲剂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基于代理理论的则认为,组织冗余的存在仅仅有利于作为代理方的管理者,会导致企业效率的低下[13]。Singh根据冗余被组织的吸收程度将其分为已吸收冗余和未吸收冗余[14]。据此,不少学者进行了大量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组织理论所指的、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的冗余主要是指未吸收冗余;而代理理论主张的、导致企业低效的冗余是指已吸收冗余,不利于企业的创新产出[15]。贺胜德(2013)进一步探究对不同类型冗余与二元式创新之间的关系,发现未吸收冗余资源有利于企业探索性创新,已吸收冗余资源有利于企业开发性创新。基于这一实证结论,本文试图探究不同类型冗余资源如何在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与二元式创新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已吸收冗余指已被生产、经营过程所吸收并镶嵌在企业内的富余资源[14],与企业的日常运营息息相关,利用式创新正是在既有运营模式基础上展开的创新活动,二者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首先,已经建立的技术积累使企业以较低成本利用研发网络中异质性知识进行利用式创新,但多元化资源流入企业内部可能导致创新执行阶段偏离原计划路线,已吸收冗余的不可分性使其仅在既定领域被挖掘和重置,避免企业在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环境中进行无重心投资[15]。其次,对异质性知识的重新组合需要企业各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企业拥有较多的已吸收冗余资源更倾向于控制相对宽松的分权化组织管理形式[17],有助于跨职能、跨部门甚至是跨研发团队的合作,提高发现并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问题的可能,为企业改进现有产品设计,拓展现有知识和技能,提高当前经营规模和生产效率等利用式创新行为提供了较大空间[15]。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2b:已吸收冗余正向调节网络技术多元化与利用式创新的关系

未吸收冗余指目前没有投入使用、不受特定项目约束的富余资源,容易识别并被重新配置,通常用来支持需要灵活运用资源的探索式创新活动[14]。首先,随着协作研发网络成员间技术多元化水平提高,认知能力限制和缺乏对异质性知识的使用经验[5] ,导致企业识别、吸收和运用相互知识的相对能力下降[2],未吸收冗余易被重置的特点,会缓冲由于转移、重组不同技术知识进行探索式创新带来的沉重的协调费用。其次,未吸收冗余缓解企业在技术多元化研发网络中进行探索式创新的而引起的资源争夺等内部矛盾,流入企业内的异质性技术知识挑战企业固有的认知结构、交流方式,不具有黏性且能灵活运用的未吸收冗余激励企业迅速进行战略调整来适应这种变化[13]。另外,在技术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中机会稍纵即逝,富余的未吸收冗余有利于管理者和雇员脱离传统做事方式的限制,更有可能去践行高风险和未经试验的想法,准确、及时抓住市场机会。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2a: 未吸收冗余正向调节网络技术多元化对探索式创新的关系

综合上述分析,构建如下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1 研究方法

1.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以2000-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所有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以“企业之间至少合作研发过一项专利”为条件定义企业间的合作研发关系,构建包括焦点企业及其所有合作伙伴的个体网络。然后,删除信息不全及数据存在明显错误的企业,最终共得到127个样本企业。Deeds 与 Hill发现协作研发平均持续 3.47 年,因此,本文利用Ucinet6 软件构建三年动态时间窗口的个体网络。

构建个体网络以及测度探索式、利用式创新的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测度企业组织冗余的财务数据来源于色诺芬数据库。

1.2 变量测量

1.2.1 因变量

二元式创新。知识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会随着时间而减弱,在五年内会大幅度贬值并失去其大部分的经济价值[17]。基于专利分类号前4位数字识别不同的技术领域,企业当年申请的专利与前五年的专利不在同一技术领域的专利总和来衡量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绩效,企业当年申请的专利与前五年的专利在同一技术领域的专利总和来衡量企业的利用式创新绩效。

1.2.2 自变量

网络技术多元化。本文借鉴Sampson[8]的做法。首先,构造企业 的多维向量, , 表示 企业在第 个专利分类中的专利数。然后,计算核心企业与合作伙伴、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两两之间技术多元化指标值: 。最后,计算所有指标值的平均值,即协作研发网络的技术多元化(NTD)。

组织冗余。本文借鉴刘新月(2013)对已吸收冗余和未吸收冗余的测度方法。郭立新和陈传明[18]基于Bourgeois[13]的研究结论并通过主成分提取法的因子分析,采用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总负债)和费用收入比((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收入)三个财务指标均值来测量组织冗余。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刘新月在郭立新和陈传明的研究基础上采用费用收入比来测量已吸收冗余;未吸收冗余用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两个指标测量。

1.2.3 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会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影响,首先把这两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另外,专利存量较多的企业更愿意与合作伙伴进行知识交换,企业对外部异质性资源的依赖会随着企业内部技术多元化水平的增加而减弱,所以把企业专利存量与企业技术多元化也作为控制变量。本文采用赫芬达尔系数来表示企业的技术多元化水平(CTD),计算公式为:

按照IPC四位数国际分类号对专利进行分类, 表示企业 第 年的前四年(t-4至t-1年)在专利 类的专利总和, 表示企业 第 年的前四年(t-4至t-1年)的专利总和,计算出来的CTD值是介于0到1之间。

1.3 实证模型

用专利数量测度的二元式创新绩效是离散的非负整数,适合选择计数模型。且被解释变量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方差均明显大于其均值(如表1所示),应考虑负二项回归。采用汽车产业所有参与合作研发专利的企业作为观测值,样本选择能够很好的代表产业的实际情况,此外,面板数据中某一时期只有一个截面,在固定效应模型会将仅有一年数据的样本自动删除造成耗损,因此选择随机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

2 实证结果分析

2.1 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对所有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表1列出了所有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和方差膨胀因子VIF系数。方差膨胀因子用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一般以系数低于5或10作为判断变量间是否存在共线性问题的标准,统计显示,VIF值均在1.0-1.2之间,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1.1 回归分析

表2为以二元式创新为因变量,网络技术多元化为自变量,已吸收冗余与未吸收冗余为调节变量的负二项回归结果。根据研究假设,本文建立8个回归模型,模型1至模型4是以利用式创新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模型5至模型8是以探索式创新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

模型1和模型5是只包括控制变量和两个维度组织冗余的基础模型,其中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企业技术多元化和企业专利存量为控制变量,已吸收冗余和未吸收冗余为调节变量。从表2 的结果可以看出,模型1和模型5的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水平都很高,说明控制变量及调节变量与因变量的线性关系显著;企业规模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大企业利用规模经济优势获得资金和人才,掌握市场话语权并引导市场向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未吸收冗余对探索式创新的回归系数为0.236(P<0.1),说明未吸收冗余对探索式创新存在显著地正向关系,这前文所述理论相符,同时与李剑力(2013)的研究结果一致;

模型2考察网络技术多元化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增加自变量的平方项,回归结果显示,网络技术多元化与利用式创新的回归系数为0.595(P<0.05),网络技术多元化的平方项系数为-0.417,但是不显著,说明网络技术多元化正向影响企业的利用式创新,支持研究假设H1a。模型6考察网络技术多元化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模型7在模型6的基础上增加自变量的平方项,方程仍然显著,回归结果显示,网络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的回归系数为0.785(P<0.05),网络技术多元化的平方项系数为负,且在5%水平上显著,可以认为网络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存在倒U的关系,过高和过低的网络技术多元化水平都不利于企业的探索式创新,即存在一个最优的网络技术多元化水平是的企业的探索式创新效率最高,支持研究假设H1b;

模型4考察了已吸收冗余对网络技术多元化与利用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加入已吸收冗余与网络技术多元化的交互项后方程仍然显著,回归结果显示,交互项的系数为6.426(P<0.05),说明已吸收冗余正向调节网络技术多元化与利用式创新的关系,支持研究假设H2a。模型8考察未吸收冗余对网络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增加未吸收冗余与网络技术多元化的交互项后方程仍然显著,回归结果显示,交互项的系数为0.356(P<0.05),说明未吸收冗余正向调节网络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的关系,即支持研究假设H2b。

1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协作研发网络层面出发,实证检验了网络技术多元化与组织冗余对企业二元式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协作研发网络技术多元化促进企业的利用式创新绩效,这种促进作用在企业拥有较多已吸收冗余时更为显著;过高或过低的网络技术多元化水平都不利于企业探索式创新产出,即网络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企业未吸收冗余正向调节网络技术多元化与探索式创新的关系。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对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并在实践方面对企业管理具有如下启示:

首先,研发网络成员间技术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均有促进作用,所以企业应积极寻求合作伙伴组成战略联盟,通过不断获得各种外部资源和信息,内化为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有助于充分挖掘企业知识的价值,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另外,网络技术多元化超过一定水平后,探索式创新成本随之增加。过高的创新成本会使企业的正常运营陷入困境,所以企业在进行探索式创新活动之前必须对项目进行客观的成本预算和风险评估。

其次,由于历史原因企业普遍存在资源冗余的问题,如何利用企业内冗余资源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利用冗余资源提升创新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处于同一网络技术多元化水平的企业,未吸收冗余较多的企业,企业更应该选择探索式创新战略,已吸收冗余较多的企业,企业更应该选择利用式创新。所以,清晰界定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禀赋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创新形式,是我国技术密集型企业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型过程中需要锻炼的重要能力。

虽然本文研究结论对企业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首先,样本的选取局限于国内汽车企业,结论的普适性需进一步验证和探讨,将来的研究可进行跨产业取样。另外,本文采用专利数量测量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并没有涉及专利的质量,国外已有研究一般采用专利的被引用次数来衡量专利的质量,但是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布的专利信息目前不提供专利被引用次数的信息,这些问题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戴勇, 朱桂龙. 以吸收能力为调节变量的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研究——基于广东企业的实证分析[J]. 软科学, 2011, 1: 017

[2] Ahuja G. Collaboration networks, 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0, 45(3): 425-455

[3] 曾德明, 文金艳, 禹献云. 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类型配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软科学, 2012, 26(5): 1-4

[4] 任胜刚. 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评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10,13 (1) : 69 -80

[5] Phelps C C.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Alliance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n Firm Exploratory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53(4): 890 -913

[6] Sampson R C. R&D alliances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and alliance organization on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2): 364-386

[7] 杜俊枢, 郭毅. 社会网络技术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C]. 第八届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 2013.

[8] Benner M J, Tushman M L. Exploitation, exploration, and process management: 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2): 238-256

[9] 张长征, 王硕. 基于组织冗余视角的合作创新企业间知识转移研究综述[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2, 24(006): 34-45

[10] 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 71-87

[11] Quintana-García C, Benavides-Velasco C A. Innovative competenc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J]. Research Policy, 2008, 37(3): 492-507

[12] Van de Vrande V. Balancing your technology‐sourcing portfolio: How sourcing mode diversity enhances innovative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34(5): 610-621

[13] Bourgeois L J. On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1, 6(1): 29-39

[14] Singh J V. Performance, slack, and risk taking i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6, 29(3): 562-585

[15] Tan J, Peng M W. 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s: Two studies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13): 1249-1263

[16] Nohria N, Gulati R.14 Is slack good or bad for innov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5): 1245-1264

[17] Griliches Z. 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 [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 92-116

[18] 郭立新,陈传明.组织冗余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11): 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