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策略分析探讨

2015-10-28 15:41崔秀贤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1期
关键词:国际化培养策略

崔秀贤

摘 要: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是指能够胜任国际资本市场要求、有能力开展国际会计审计业务或者跨国业务的国际型会计审计人才。高校可以通过充实现有的课程中的国际性内容,引进国外先进的资格考试制度,努力提升师资水平和能力,建立国际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式,为我国培养出专业化、高素质、高层次的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

关键词: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企业的对外交流程度和力度也在日益提高。随着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市场,对就业环境产生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由于和国外企业合作的加强,导致财务核算工作出现新的要求,对财务的审计和会计业务的基本需求也要求和国际接轨。在全国范围内的就业市场上,对于这类有着国际化教育背景和处理国际化会计审计业务的专业化人才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我们国家为满足对会计审计人才的新需求,从上世纪末开始,一些国内高校都选择和国外教学机构合办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道路,包括像南京审计学院、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开设的ACCA方向班。

一、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概述

1.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定义

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要求能够胜任国际市场竞争的需求,具有全球意识和视野、积极开放的心态、复合型知识体系、跨文化沟通能力、懂技术、精通外语、善于交流等全方面的会计审计人才。

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要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同时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以及会计学和审计学都有着完善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技术专业人才。由于会计审计工作作为经济领域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新挑战,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要求也是不断提升。所以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应运而生。

2.培养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导致的资本和商业贸易全球化是推动这类专业人才需求增加的关键所在。金融资本的国际化使得跨国性会计审计工作数量大幅度增加,审计会计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国外的财务业务或者需要长时间在外国处理相关财务工作。这就导致国际化背景下的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我国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的培养现状

1.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国内很多开设国际化会计审计教学模式的高校,由于教师存在语言和从业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在教学工程中,很难形成学校自己的教学团队和师资力量。所以只能通过直接引进国外高校或机构的教师或者背景的会计统计专业人才来实现教学活动的完成。由于从教人员的高流动性、不稳定性以及无系统性,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果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很容易出现“外来的和尚”因为水土不服“念不好经”,要么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国外引进的师资力量由于由于对中国教育模式的不熟悉,导致师生双方的磨合期过长,影响教学质量。相关专业的社会从业人员,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讲课的方式很容易出现跳跃式的授课方式,这也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师资力量不足,也加大了学校的资金负担。

2.未能跟上国内外新准则和制度,教育理念严重滞后

随着国际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导致会计审计准则的变更频率过快。同时由于经济交流的影响,各国的相关制度也在呈现统一化的趋势,可以预见,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统一会很快到来。从全国各大高校的整体范围来看,在教材中仍大量存在侧重理论解释,缺乏对实践的案例解析和对学生的启发性练习。由于编写教材的周期过长,导致许多情况下由于会计审计领域的准则变更频繁导致教材滞后,与国际形成不小的脱轨现象。

3.对理论实践不足,过度重视理论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要求要在四面的学年中完成相关的课程教学活动。外语能力也要过关,要掌握和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同一业务的不同处理办法和措施,因此就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将大量精力都放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在实践工作相对不足。例如学生对外币的辨别技术不过关、无法完成对发票的辨别和相关的书写方面的工作导致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状态。由于教学工程中过分强调理论学习,学生往往在“预测、分析、决策”的能力严重不足,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也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

4.教育模式过于传统

国内在相关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依旧是“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课时进度的安排,进行教学活动。由于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讲解的淋漓尽致,在相关书目的阅读上又没有硬性指标,很容易导致学生只需要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通过考试就就完成任务的消极心态。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自学能力。因为这种情况下,形成学生自学能力不足、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固、实践能力欠缺,导致其社会竞争力大打折扣。

三、加强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策略

1.课程设计上要符合实际要求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思维。将全球化思维方式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方式,实现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和学校的日常教育完美结合,并适当替换和变更相近课程,减轻学生的负担。通过课程改革的实施,推动学生全方面技能和能力都有质的飞跃,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为以后的适应国际化背景的就业环境奠定基础。

2.发挥双语教学在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在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教学过程中,教学中,尽量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但是要确保在课表许可的范围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对课程结构进行适当优化,保证课程的高效性。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国际会计审计方法。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有能力完成对英文资料的阅读,保证有能力独立处理涉外财务工作。

3.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考试和考核制度

加强国际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引进欧美国家先进的考试和考核制度。这对推动我国会计审计人才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引进先进考试考核制度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工作经验,加强对我国学生欠缺的综合素质方面考核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在考试制度的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许可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引进和完善。

4.建立国际化的实践教学基地

在学校建设教学基地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实验室的网络设施实现国际教学资源的共享。目前,很多国外高校开设网络特色教程,其中也包括不少的会计审计方面的课程。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推动教学活动的国际化进程。

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上,可以和一些有涉外业务的企业进行相关合作通过营造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氛围,使学生在开展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有可能的接触和了解到一些涉外的审计业务,有助于熟悉国际环境下的审计会计工作,理解和掌握国际会计准则。

四、结束语

会计审计人才是当时时代各国争夺的高科技人才。但是由于我国在会计审计人才培养上出现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操作;重专业培养、轻基础教育等问题,导致我国在相关人才培养问题颇多,也影响我国的会计审计人才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求会计审计人才要具备“宽学识范围、厚专业基础、高实践能力、高职业素质”的全面、系统的专业性新型人才。通过引进先进的教材、先进的国际执业考试制度、建立国家化的实践教学基地等,完善和保证我国的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高效化和系统化。只有在这些方面协调同时发挥作用,培养出高素质的国家化会计审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审训.培养国际化高端财会审计人才的成功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Z3).

[2]刘东辉,崔澜,孙玲等.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4).

[3]刘东辉,崔澜,孙玲.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9).

[4]刘东辉,林丽,盛永志.基于国际化需求的会计审计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5(02).

[5]崔澜,刘东辉,孙玲.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5(04).

[6]孔韬.珠三角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现状与途径探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6).

猜你喜欢
国际化培养策略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国际化大学的定义与评估
杨元庆:国际化不是简单的“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