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验

2015-10-30 23:57佘瑞龙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0期
关键词:第三方评价双导师现代学徒制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脱节等问题剖析,引出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对现代学徒制概念阐述,引出其在教育教学上的试验。最后笔者对其实施提出一些个人建议,职业教育最终走校企一体化培养、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双导师 第三方评价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01-02

一、背景

近几来,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的指导下,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即便这样,职业教育仍然遇到自己的瓶颈,一方面中职毕业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企业却难以找到满意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出现“技工荒”。这种“两难”的尴尬局面,是中职教育大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必然归宿,但是目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难题。 为此,《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将“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单列出来。根据《意见》要求,今后,职业学校依托现有的校企合作平台,要积极尝试“现代学徒制”,目的是有效地整合现有的职业学校和企业行业有限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二、概念界定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新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对“现代学徒制”的关注,多源于英国1993年的“现代学徒制计划”。它是国际上首个以“现代学徒制”命名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计划。然而,在实践和研究层面,普遍把德国双元制为“现代学徒制”的典型,或称类似的学徒制改革为“将学徒制现代化(modernizing the apprenticeship)”。现代学徒制重点体现在“现代”,是相对于“传统”提出的,从本质上讲,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即都有师傅对徒弟的教育和指导,都强调“互学互做,互做互学,在做中学,学中做”,但其基础、意义与价值与传统学徒制有很大不同。

从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比较分析来看,第一是身份的不同。传统学徒制中学徒身份只有一种—学徒,而现代学徒制中学徒身份有两种即学徒兼学生;传统学徒制只跟随师傅学习,现在学徒制是双导师课堂,即学生跟随师傅和教师交互学习。第二是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转变。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是理论+实际+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传统学徒制仅以单纯培养熟练技术工人。第三是学习地点的转变。现代学徒制不仅在生产一线学习,还在学校学习。第四是学习内容的转变。现代学徒制是实操+理论,传统学徒制只参与实操。第五是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的转变。现代学徒制是工学交替、双导师教学,时间相对固定、规定理实一体时间。而传统学徒制只在企业接受培训。第六是考核方式的转变。传统学徒制主要由师傅负责考核,现代学徒制由企业和教育部门,师傅和老师等共同评价等等。从以上比较分析看,现代学徒制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它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操场所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重大革新与转变。

三、现代学徒制试验

我校建筑装饰专业是“上海市重点专业”,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均在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同类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专业办学成效突出。通过示范建设,建筑装饰专业形成了以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水平为核心特征的专业发展模式:引入上海黔宏建筑装潢有限公司、上海柯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学校合作,初步构建了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全可以实现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所要求的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师资与师傅、培训与岗位的对接。此外,我校开设建筑装饰专业,方向室内设计,市场前景广阔,与上海建筑协会下上海黔宏建筑装潢有限公司的人才需求完全吻合,完全可以通过建筑协会留用和人才输出的方式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因此,我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完全可以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内涵,实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现代学徒制试点我们在实践中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学生先接受双导师课堂,再到相应的企业接受企业名师工作室的实战培训。我校现代学徒制的具体运作模式如下图。

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人才培养定位、联合招生招工、冠名班、双导师制、教学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开发、评价标准和证书获取等几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步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实践中我们与上海黔宏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植根于围绕企业用人标准即校企一体化人才标准来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签好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两份合同。第二步就是和上海黔宏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联合招生招工。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践行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企业大师、学生与企业员工,培养企业需求的学生员工。学校与合作企业上海黔宏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共同商定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录取条件等;学生录取后与黔宏签订《劳动就业培训协议》;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的协议,企业和学校按产业和行业标准共同参与培养人才。

第三步是校企共同制订教学方案和课程。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项目任务教学方法,加强双导师制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现代学徒制。实践中我们把现代学徒制最典型的双导师制引入课堂即企业大师融进课程、融入课堂中。同时学校老师融入上海黔宏建筑装潢有限公司(接受再培训)、融入建筑工地、融上海黔宏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工作团队之中。(如图)

另外学校与上海黔宏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共同审核原有的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不合理的课程内容,增加新的课程(包括合作开发边缘课程形成校本教材)。按照建筑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项目教学,任务引领为主要特征的适合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建筑装饰专业课程体系。其中核心专业课程可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项目是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在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适合企业发展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老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第四步就是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和证书获取。校企共同参与制定教学标准、考核标准等,共同参与双导师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改革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过程性评价机制。最后学校和上海黔宏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共同商定建筑装饰毕业生获取的各类用人单位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合作创新第三证书校企通用能力证书。

总之,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以后,我校的学生的专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有了进一步深化,实现了“人人有技能,个个有特长”的目标。

四、现代学徒制再创新

我们在实践现代学徒制基础上,还让学生积极地创新创业即internet+建材创业。上海黔宏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方西名师在企业名师工作室指导学生进行建筑材料的“internet+建材创业”平台的顶层架构设计,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现代学徒制学生全面负责“internet+建材创业”平台的日常管理与经营,进行创业。上海黔宏建筑装潢有限公司从产品、资金、技术全方位对创业学生创业给予支持,并且利用自己的商业优势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自主创业空间以及最佳的货源与客源,使学生在电子商务中达到适应快、发展快,成长快的最佳效果。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全方位的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制课程把学生的“磨合期”消化在学校,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场地等硬件支撑,使学校成为企业延伸的培训平台,不但提升了专业教学质量,而且优化了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马云曾经说过“企业5年内不做电子商务,5年后就无商可务!”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加入到电子商务的大军来。我们知道,在校学生电商创业普遍存在“三大拦路虎”,即货源、资金和知识技术。

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与上海黔宏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在现代学徒制基础上创办internet+建材创业孵化基地,双方实现了资源共享,不仅搭建了学校和企业之间、学校和学生之间、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企业创造了商机,给学校提供了市场,特别是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货源、资金和知识技术的支撑。

学生进入internet+建材创业孵化基地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电商的具体操作、运营流程,为将来毕业找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人才紧缺的问题,使得学校、学生、企业都从中获益,这是务实创新的具体体现。对上海黔宏建筑装饰公司来说,这是企业抢抓行业机遇、担当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对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来说,则是推动internet+教育的一种实践。internet+建材创业孵化基地在整个构建流程中学校的多个专业学生参与。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楼宇专业群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架构internet+建材网,搭建网站、设计网页,进行计算机技术支持;建筑装饰专业群下的工艺美术与动漫专业学生为电商网美化、产品美工等进行全程设计,网站建立之后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internet+建材创业电商的具体运作。这为学校专业群之间的融合又搭建了平台,也是学校专业群之间融通的最好例证。

五、 思考与启示

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我们有了以下的思考。

第一,制度先行,积极借鉴。发展现代学徒制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德国等,它们的规模比较大,制度比较完善。所以我们要借鉴,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当下我们学校主要是借力于闵行职教集团力量,一是集团提供专项资金支持,支持学校和企业间的联系活动,支持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支持双导师培训等;二是推进学制和制度改革。职教集团鼓励学校打破学年制和学时制限制,采用并逐步完善弹性学制、学分制等变革,使学校不是以生存而是以培养合格人才为办学目标。三是运用媒体手段宣传,使校企一体化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成为学校改革的重要一环。

第二,开辟学徒制新路径,深化现代学徒制双导师教学改革。重视能力培养为本位,把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例如不断修改专业目录,去掉那些孤立的专业,使专业更加适应地方区域经济、适应产业发展。

第三,引入企业名师,积极创新现代学徒制,鼓励学生创新创业。这就意味着适当要增加实践的时间,增加通用知识的教育,减少专门职业性的教育。

总之,现代学徒制工作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虽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以及兄弟学校现代学徒制工作的经验可以借鉴,然而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今后一定认真学习和借鉴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建筑装饰专业群的特点,创新新路径,力争把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马庆发.《世界职业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

[2]鲁昕.《现代学徒制破解东南沿海“用工荒”》[J].中国教育 2011-3

[3]刘英,王治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10

作者简介:

佘瑞龙,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MBA),国家高级职业经理人(一级),国家物流师(二级),现任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校长助理/徐汇校区负责。

猜你喜欢
第三方评价双导师现代学徒制
技工院校“双导师”学制技师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双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浅谈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构建一种电子商务第三方评价系统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企业产品标准第三方评价推进策略研究
“物流工程”领域职业资质认证中双导师有效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