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能力本位 呈现多样统一

2015-10-30 18:37边昭彬谢华杰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边昭彬 谢华杰

【摘要】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质是一个根本性的教学改革问题,在实践推进中应坚持“六个原则”。 教学方法改革,不仅仅是校内实体课堂的简单改革,而是全面、全程、全人的方法改革,应坚持全程推进,促进多样统一、和而不同教学方法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改革 原则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22-02

课程改革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国际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的重要内容。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国际部在专业部的具体组织实施和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之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常态化实施,专业部教师的教学热情得到有力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大大增强,专业部活力彰显,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系统组织,确保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科学有序

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改革。就改革任务本身而言,需要面对来自三个方面的阻力和困难:一是基于原有课程体系之下的传统教学内容的羁绊;二是基于人的正常天性之上的教师个体传统教学方法的惰性阻碍;三是基于教学资源构建需求基础上的新的教学资源之困。

(一)高度认识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做到思想统一。2010年之后的最近5年,一场以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改革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大地上悄然发生,这一场职业教育内部的积极变革,范围大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和课程的自我革新和调整,小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的重新建构和形成,既有形式的创新,也有内容的发展。从内容和形式的二元互动作用来说,内容决定形式,而积极的形式变革也会影响内容的重构和形成。对正在进行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教学方法的革新,国际部从更高的高度去看待、认识和处理。

(二)开拓性确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原则,做到思路超前。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好坏和程度的深浅关系到课程设置、专业调整的大问题,课程教学方法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自身调整,辐射到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训实习、师资培养等重要问题,关系到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质是一个根本性的教学改革问题。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应坚持“五个原则”:

1.能力本位原则。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质量的提升问题,而质量提升的核心问题是职业教育学生培养中的能力提升问题。在这一认识前提下,结合国际商科和社区服务两个专业实际,国际部对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论证和探索,确立了本专业学生培养中应有的“能力结构”。国际部认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应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

2.专业适应原则。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改革,所要服从和服务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是与相应的专业相适应。在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法,与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的方法,虽然在总体要求上可能都体现了“理实一体”、“行动导向”等现代教学方法,但在具体的微观层面,一定会表现出专业与专业之间差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差异性。

3.理实一体原则。客服传统教育教学的“满堂灌”、教师主导性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的实施,也是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应有的原则和内容。理实一体原则,对于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都具有指导性意义。理实一体原则,在我们看来,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基本框架。

4.动态推进原则。在新的课程改革之下,新型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体系也是动态的、阶段适应的,因此,国际部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在具体操作层面,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间的差异性,在具体实践上则可能以“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分层教学”等等各种形态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动态的。

5.行动导向原则。正如上面所说,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性教学原则,构成了职业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总体指导性框架,也成为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和创新的总的指导原则。

二、全程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体现在专业建设的各个进程和阶段

教学方法改革,不仅仅是校内实体课堂的简单改革,而是全面、全程、全人的方法改革,在国际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体现的突出思想和观念是全程推进。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贯彻在课堂内外的各个阶段和过程。在国际部教学方法创新的实践中,教学方法的改革贯彻在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和论证、专业化师资的培训和培养、创新德育和班主任管理、实训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和内容中,是一种在总体方法论指导下的全面改革。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以科组、专业组活动的形式深入开展。2013年以来,在学校的统一指导下,国际部采取了科组、专业组活动的形式推进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教学科目和专业的不同,划分了基础组、专业组两个类别的科组进行,科组、专业组活动成为课程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阵地。

三、改革实效和努力方向

(一)改革成效。教学方法的改革必定对教学内容有积极作用。实施教学方法改革以来,国际部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凸显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同时,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对专业部教育教学规范和师生专业归属感、成就感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努力方向。国际部将进行如下三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在示范校评估完成后,国际部将会进一步召开教学方法改革成果展示,通过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教学能力大赛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巩固教改成果;二是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和方法改革的力度,为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成熟奠定实践的基础。三是加强教改成果的理论归纳和总结,促进教师们和而不同的教学方法构成有机的、内部自我沟通的和谐教学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

[1]田学红.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实践及其思考[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03)

作者简介:

边昭彬(1973-),男,汉族,文艺学硕士,讲师,现为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主要致力于文艺美学、语文教学、职业教育研究。

谢华杰(1979-),女,汉族,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现为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从事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