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困惑: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点思考

2015-10-30 19:59许有金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0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德育工作德育

许有金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00-01

我做政教处主任和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领导16年,各种滋味,冷暖自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琐碎而繁杂。学者于丹在“女性品质生活高峰论坛”上说,当代女性“缺少的是春花秋月”,如果有人问我,我们的德育工作或者班主任工作缺少的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这种“春花秋月”。年轻班主任带着缤纷浪漫的情怀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几年下来,在他们充分感受德育工作的艰难以后,便带上了深深的落寞,继而产生的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深深困惑。

一、德育现状分析

德育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影响。德育的各要素——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内容——正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师形象的嬗变。“天地君亲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身上的光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已逐渐淡去,社会(包括家长)更愿意从市场规则来认识评判教育和教师,因而无论是社会,还是教师本人,在功利主义引领下对教师职业缺乏认同感,德育工作者本应该像是虔诚的布道者,他们的形象和教育的功效息息相关。

(二)在物质不断丰富、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五四”青年满怀爱国热情,在民族危亡之际,可以慷慨捐躯,毁家纾难;上世纪50年代的青年朝气蓬勃,富有理想;改革初期的学生惜时如金,勤学苦练;那么当代学生也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具有聪明,敏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等优点,但同时他们也有令人担忧的性格弱点:

1.以自我为中心,性格执拗而张扬。

2.感情脆弱而冷漠。

3.由于离异家庭增多、留守儿童、高考压力等诸多原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

(三)德育内容呈现多元化态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们的道德体系中既有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又有市场经济的市场道德规范要求,还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因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十分繁重。但在一定时期内,新旧道德交织多元,人们的信仰、价值观等也必将呈现多元的局面,这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德育形式亟需创新。传统的德育形式偏重于说教,用经典教化学生,多的是理性的理解与接受,缺少情感的体验与心灵的感悟。但德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时间,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需要生动活泼的载体。如何创新德育机制,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五)根据德育的效果上看,社会的反作用力很容易消解学校德育的功效,这就是所说的“一丑遮百俊”,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比学校中更多的道德体验和信息,他们往往在短时间内瓦解学校德育的成效。

二、师生现状分析

我认为德育工作的主要症结在于师生间的不协调,从而导致了教与学的矛盾加剧。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一)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

(二)师生的阅读背景不同

(三)当代功利化的教育行为所致

三、德育者的理想

(一)希望我们的学生应该这样:

1.健康。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体型既不是以前那种豆芽型的,也不是当下胖墩型的,他们应该有良好的体质,有矫健的运动姿态,心理明亮,态度谦虚而自信。

2.阳光。他们有清爽的外表,有灿烂的笑容,有感人的泪水。

3.诚信。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4.爱心。爱国家,爱集体,爱父母,爱朋友,爱自己。

5.会感动,懂得感恩。用感动滋养情感,用感恩学会珍惜。我们的教育不需要太多的理性,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接受更多的感动,每一次感动,就是一次灵魂的悸动,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二)我们的教师应该这样:

1.充满爱心。

2.赏析与宽容。

3.细致与细腻。

4.多思与创新。

四、为德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一)德育生活化

传统的德育重在教化,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让人们学会崇高、优美、庄严等,教化或多或少是要追求神圣的。但时至今日,德育必须从神圣的讲坛上走下来,走向世俗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体验什么是社会公德,什么是传统美德。德育生活化就是德育情景化,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浸染,潜滋暗长。

(二)活动系列化

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德育的有效形式。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把德育内容分解,形成系列,培养学生完备的道德素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的养成是这个系列的逻辑起点,继而国家意识、自然意识、使命意识的形成与实践。

(三)评价多元化

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不同的个性与潜能,尊重和发觉他们的潜能是我们的责任,当前单一的评价模式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业成绩,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品德方面的优点,加以培育。有的同学孝顺友爱,有的同学谦虚诚恳,千万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四)师生理想化

当今是一个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高涨,理想主义式微的时代,高扬理想主义旗帜,可以为德育工作注入无穷的动力。没有理想主义就没有德育。教师和学生不能只是匍匐在现实世界里观察生活,应该常常仰望天空,关注宇宙,关注人类,关注生命,培养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