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及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5-10-30 00:56郭桂秋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0期
关键词: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动化行为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小学生人格的塑造,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约束力量。但当今社会独生子女比例较大,受社会风气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已经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有的恶习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学校、教师和社会都有责任承担起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日常行为习惯的重任,为小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小学生 良好学习习惯 日常行为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83-01

从儿童的成长规律可以看出,小学生整体上意志不够坚强,自制能力较差,实践中易出现偏差,尤其是小学生已经形成的道德行为容易反复。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小学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通过本文总结了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日常行为习惯的策略,以期加强与同行交流,共同履行好一名小学教师的职责。

1.培养良好习惯要尽量抓早抓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且形成的习惯一般难以有很大的改进。因此,应尽早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日常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如何重要。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们的心中去,观察学生的言行,耐心倾听学生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分析学生的要求,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从而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切入点进行引导。

2.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倾向于具体的、生动形象的内容,对书本和抽象的知识难以真正引起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地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并引导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3.严格要求,民主管理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不易,但消退却很容易,因此,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巩固为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应该在管理上下功夫。如让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并向学生强调班干部是班级生活的组织和协调者,促成班干部与其他同学的平等身份,这样教师就可以与轮流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其他学生共同民主管理班集体,通过共同制订班级日常行为规范、共同维护班级荣誉等,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4.整体发展,使学生互相促进

良好的习惯不仅包括学习习惯,还有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日常行为习惯,它们与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如果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为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创造了条件。而如果一个班集体中大多数成员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日常行为习惯,就会带动另一部分班集体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教师必须把班集体的所有成员看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能够整体发展,互相促进;同时,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个体,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订教育方案。

5.增进与家长的交流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的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的教育如果得不到家庭的配合,就很难实现它的教育目标。教师要利用机会向家长宣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有关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知识。提高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注意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改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有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教师和学校应促使家长自觉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与学校取得密切的配合,从而在家庭中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并将学生的成长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教师的合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6.发挥榜样的作用

小学低年级模仿心理、从众心理极强,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格。教师也要与学生家长充分沟通,使家长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时刻向学生展示什么是良好的习惯,什么样的行为是具有人格魅力的。其次,教师也应在学生群体中树立相应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

作者简介:

郭桂秋(1963—),女,吉林长春人,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研究方向:小学生学习习惯及良好行为的培养。

猜你喜欢
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我是小学生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