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提升C语言教学

2015-10-30 07:37李昕等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0期
关键词:项目驱动计算思维案例教学

李昕等

【摘要】C语言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既有高级语言易于掌握的特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高效。本文通过分析目前C语言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改变C语言的教学体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计算思维。

【关键词】项目驱动 案例教学 程序设计 计算思维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改革项目重大项目“《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课程‘BUS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Y-A20140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改革项目“程序设计基础课案例化教学改革的研究”(JY-B20141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研究”(YJ-B140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55-02

一、目前在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C语言程序设计是全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主要训练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计算思维。目前大多数高校对C语言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基本原理的讲解,在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讲授为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消极的心理。长期的失败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拼搏的激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较大,也就不可能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即使勉强完成了课程的学习,也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很难体会程序设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无法将知识实践在生活中的具体案例里,更难达到培养计算思维,辅助专业课学习的课程目标。

二、“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众多教育专家提出创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1]改变C语言的教学体系。项目驱动教学法[2]是以学生的积极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用科学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自我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将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以解决问题为主,在上课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而案例教学法是另一种异于传统的新型教学方法,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论加强理智性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3]。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主动掌握知识点。在C语言实际教学中,应该把项目驱动和案例教学两种创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进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项目与案例设置的规则

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项目的设置应具备以下规则:①一个项目应该贯穿C语言概念、算法、编程、测试等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全面的认知程序设计;②选择的项目要有较强的适用性,项目内容必须是被学生所熟知,能够快速把握问题的核心;③完成项目应该能看到成效,让学生产生骄傲感和成就感,积极主动地撑握知识。

案例设置主要由以下几点体现:①案例应具有全面性,案例内容应覆盖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点;②强调案例的完成目标,围绕目标进行讲解和分析;③案例应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体会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模式。

四、“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在C语言教学中的具体形式

1.项目设计

“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项目和案例的设计水平。高质量项目和案例应该具有全面性、理论性、针对性等几个特点。项目设计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设计的项目和案例要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寻求解放方法。通过项目涵盖教学知识点,引领教学的全过程,系统地撑握知识。

2.项目的分析与计算思维的深化

项目设计完成后,应该提出指标和要求,同时对如何完成项目做出一定的诠释,让学生有一个总体思路。如果任务比较复杂,教师应该缩小概念,引导学生将任务逐步分解,按照计算思维的要求,做到关注分离。不同的子模块涵盖不同的新旧知识点,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巩固已学知识,了解未知内容。然后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最终既解决了问题,又学习了新知识。达到计算思维通过抽象和分解完成复杂问题的目标。

3.针对性的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任务设计完成后,鼓励学生自我练习,在实践中进行体会和领悟。对于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要根据问题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于一些小问题,尽量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进行主动解决;对于一些普遍性问题,应由教师进行集体演示,统一解决;对少数学生的特殊性问题可通过一对一辅导进行解决。教师在课堂指导中,可以演示一些同学所使用的特殊方法,既激发了方法创建者的热情,又让其他学生在思路上受到启发。

4.对完成状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在项目完成后,教师应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评价。由于学习能力不同和对新知识的消化能力不同,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不均衡,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课堂总结和分析,根据学生的整体完成状况调节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保证“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的目标顺利实施。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针对性地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弥补弱点,从实践中提升理论高度,体会计算思维,丰富思考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

教学实践表明,“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帮助学生获取信心,以从容的心态整理思路和解决问题,不断充实自己。在具体项目和相关案例的带动下,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明白所学内容能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更加全面体现 “授人以渔”的教育精髓。

参考文献:

[1]叶健华,黎峰. “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式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9.

[2]姜大志, 孙浩军. 基于CDIO的主动式项目驱动学习方法研究——以Java类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 04:159-164.

[3]王青梅,赵革. 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3:7-11.

猜你喜欢
项目驱动计算思维案例教学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