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情感解码

2015-10-31 18:58涂新法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养女大团圆弃婴

涂新法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小巷深处》是一篇文质兼美、以情见长的凡人佳作。这篇带有自传色彩的散文主要讲一位盲母收养了一名女弃婴,弃婴长大后嫌弃疏远盲母,后又悔悟回归的故事。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文章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情感密码?

一、苦难人生——让人同情

文学作品常通过反映人类在苦难面前的无畏与抗争,揭示生命的坚忍和人性的伟大, 使读者产生感动与怜悯。《小巷深处》的动情点之一,是母女俩的苦难人生。

先说命运。盲母早年失明,孤苦无依;中年收养弃婴,含辛茹苦将其拉扯大,却遭遇背叛,心中伤痛,可想而知。养女弥月被弃,虽被盲母收养,但身世卑微,家中贫苦,惹人非议,小小年纪,心中苦痛,有谁能知?

再看生活。盲母收养弃婴后,“拿出所有的积蓄——一百五十元”,“拆掉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搬进了小巷最深处那间……小房子”。在养女的记忆中,“家就是一张笨重的积满油腻的木桌,一碗拌着焦黄猪油渣的酱油饭,一杯用过期折价的奶粉冲调成的牛奶和一只好大好长的冰棍箱。”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母女俩苦难的人生,怎能不激起读者同情?

二、圣母情怀——让人崇敬

《小巷深处》的动情点之二,是盲母对养女的殷殷大爱。

因为爱,盲母收养弃婴,倾其所有换住处,不分冬夏勤劳作,并供女读书。一个盲人,孤身弱女,本身就需要社会关怀、他人帮助。面对被弃女婴,在政府缺位、健全人袖手时,她伸出孱弱的双手,这是“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曹文轩)。盲母超越血缘的爱,比母亲对亲生儿女的关怀更感人,比慈善家锦上添花的的施舍更高尚。

然而,苦心养大的孩子竟然嫌弃养母了,住在学校不回家,并且不许养母去看望。这样的境地,即使亲生父母也难以忍受啊!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嫌弃与背叛,三年中,盲母每月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摸到早年进城的一位老婆婆的住处,托她把东西交给养女,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这殷殷情爱,感天动地,是真正的圣母情怀!

三、母女团圆——让人欣慰

中国文学作品往往采用大团圆式的结局。大团圆结局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小巷深处》的结尾,养女幡然悔悟,回到盲母身边,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是文章的第三个动情点。

三年辛苦不寻常。高中学期最后一个星期,在老婆婆的指引下,养女看到了学校旁边小巷里孤独、衰老的盲母。老婆婆的指责,让养女明白了盲母三年来无私、深沉、伟大的爱。大爱瞬间摧毁虚荣与无知,养女良心发现,悔悟回归。“‘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的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至此,文章情感达到高潮,读者无不感动。

以上三大动情因素,再加上文章深情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曲折的结构,合力成就了《小巷深处》这篇凡人佳作。

(作者单位: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养女大团圆弃婴
养母和养女的官司
四年后再见
“大团圆”真的是“说谎的文学”吗——中国古典戏剧中的“悲终于乐”结局探究
论戏曲“大团圆”叙事范式的多重内涵
12年后,归来的“养女”
弃婴岛的现实困境与法理分析
弃婴岛的良性运行与儿童权利保障
——由厦门弃婴岛关停引发的思考
“弃婴安全岛”为何被“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