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2015-11-04 06:42□王
声屏世界 2015年12期
关键词:灯光师霹雳舞姐弟俩

□王 洋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马 丽

□张雅琛

□付 凯

□陆影杰

遇见

□王洋

两年前,我遇到一位男孩,他叫潘文扬,是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他年幼丧父,母亲改嫁,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靠微薄的种田收入维持生计。在采访那天,他清晨5点就起床了,带上干粮独自走到20里外的茶山帮忙采茶。下雨了,茶厂的收购价很低,一天下来,他只得到1块钱的报酬,攥着钱,他很开心。他一手挎着菜篮,一手抱着本书。我问他为什么劳动还带着书,他说休息的时候翻翻。

“休息的时候翻翻。”他说这句话时真的很随意,却着实让我愣了一下,仿佛受了电击。濛濛细雨中的那张脸,爽朗、纯净、乐观,看不出忧伤。愚钝的我,本以为他会为生存所击倒,然而,生活中真的有很多人比我们想象的更坚强、更勇敢。那么,全无生计之忧的我们,犯得着耗时耗力去抱怨吗?感谢上苍,让我在人生首次采访就邂逅了他——一个劳动时带着书的小男孩。

后来,我又来到了一座小镇——广昌县驿前镇。7月的时候特别热,家家户户都在收莲子,52岁的赖晓红也不例外,妻子身体不好,这两年莲田里的活儿都落到他一个人身上。看着他与年龄很不匹配的脸,我问他累不累,他说比起孩子还在上学那会,现在是轻松多了。从前凌晨3点要起来剥莲,蹑手蹑脚不敢发出声音,为了不吵醒孩子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靠种莲供养出三个大学生。他说,莲子懂他,7月成熟8月就能卖,9月正好赶上交学费。我说:“孩子们现在工作了,有出息了,你算是熬到头了,可以歇会了。”他摇摇头说:“不行,种莲停不下来,这里农民离不开莲子。”断断续续的交谈中,我忽然想到一个词:守望。他们就是守望者,在莲花塘边默默守望,不离不弃。

高铁来了!沪昆高铁南长段的直播,我是萍乡高铁站的直播连线记者。这是一个“新兵”的直播战役,8分钟2次连线。同事们问我:“害怕吗?”真的蛮怕!临直播前一天,我们在站台踩点,一趟试运行的高铁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它巨大的轰鸣与高速,让我差点站不住。但不知道怎么了,我眼里忽然泪光闪闪。在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来源于江西的发展。我可爱的家乡,历尽天华成此景!我为你的速度叫好,我想要了解你、报道你、传播你,这是我最大的愿望。这一刻,我明白了,原来采访的由心而生,是这么畅快,这么迫切。没错,这次的遇见是我自己。

我入行仅仅两年半,刚刚与大家分享的是三件小事,三次遇见虽小,但它们都有各自的温度:始终不放弃对未来的憧憬,始终不放弃对故土的守望,始终不放弃对家乡的热爱。每一次的遇见都是一次机缘,用眼睛去发现,用心去体会,就能感动于其中的真、善、美。如果下次遇见的是您,请给我讲个故事吧。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铁路信号灯的『眼科医生』

□马丽

以前,我不知道铁路上还有一个负责信号机维护工作的灯光师岗位。在查找了一些资料之后,我发现它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灯光信号技术岗位,但这样一个小小的岗位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扮演着火车“眼科医生”的角色。正因为他们对铁道上信号灯的所作维护,才能让信号灯发出正常的运行指令,才能使火车在千里铁道线上正常运行,才能为千万旅客的出行送来一份平安。

2015年2月5日,我来到南昌火车站,当时下着小雨,风很大。见到灯光师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敬业,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是黑油斑斑的。他们告诉我,工作的时侯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干净的衣服,也许只有换上新工服的那一刻他们是“干净”的,一旦出去作业必定满身油污而归。有的灯光师说他们就像是煤炭工人下井作业,只不过煤炭工人在地下而他们在地面上,工服上沾满的铁道上的黑油洗好几遍都洗不掉。我在办公室等到信号工长王泳检修信号灯回来,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那双沾满黑油的双手,他说他要用肥皂洗好几遍才能洗干净,但是指甲盖上长期积累的黑油却很难清洗干净,因此不了解人还以为得了“灰指甲”病。

天下着牛毛细雨,铁道沿线上,依旧有灯光师在顶着风雨作业。为了确保灯光明亮,灯光师们每天要在30多公里的铁道线上来来回回走上几遍才能安心。因为稍有偏差,不仅影响司机的瞭望还存在安全风险,尤其是刮风下雨天,信号灯的偏斜或者倒塌,都有可能给运行中的列车带来碰撞的危险。我试图跟随他们一起在铁道上采访,却被他们当场拒绝,他们说下雨天铁轨上打滑,而且铁道上时常有火车经过,不太安全。他们的工作是危险的,信号灯最低的有一米,最高的有五米,检修保养高柱信号灯,他们要爬五米高的梯子,将自己的身子悬在半空中,如果有火车经过,必须立刻爬下来,所以他们检修一次信号灯都要上下攀爬很多次;面对矮柱信号灯,他们要弯腰和屈膝,在只能容下两只手的狭小空间作业,并且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时间久了就会腿部发麻,腰酸背痛。

铁路灯光师,他们虽然像微尘一样,但却服务于亿万家庭。采访过程中,我几次被感动流泪,“灯光师”的作息时间是昼伏夜出,利用难得的“天窗点”进行维修作业,有时碰上故障信号灯,就要和时间“赛跑”,抓紧抢修作业。夏天,他们要忍受钢轨上60、70度的高温。冬天好比置身于一个大冰窖,工作下来,全身经常披上了一层白霜,而且常常背上冒汗,手脚冰凉。就是这样一个个感动的小细节让我从心底里对铁路灯光师的敬佩油然而生,我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铁路灯光师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让人们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岗位关系着他们的出行安全。

采访铁路灯光师的经历也让我在记者这个岗位上有所成长,他们的敬业精神令人心生敬佩。我在实践中清楚认识到脚底板下出新闻,新闻是跑出来的,只有你到达现场,才能进行体验式采访和报道,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文章。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卖水的姐弟俩

□张雅琛

说起卖水姐弟这个故事最初的发现,是有一番故事的。2015年7月中旬的一天是个周末,我和同事去逛街,走到上饶市区最繁华的步行街口时,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冲我们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姐姐你买一瓶水吧。然后,我发现在他的脖子上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母亲患癌”四个字。在离小男孩两米远的地方有一辆人力三轮车,旁边还站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在收拾着车上的三四箱水。这个场景突然出现在我眼前,说实话,可能是这种事情平时大家碰得多了,小男孩又是那么主动那么老练,所以我本能地就觉得他们是骗子,而且还以为是一伙以小孩为主的骗子。我身边的同事也说,那么小的小孩就会知道写一个妈妈生病的牌子,推一个三轮来卖水,情况的确让人很怀疑。于是我们决定用手机作为摄像机,通过跟他们聊天让他们露出马脚,然后把整个骗人的过程拍下来,这就是我们最初的想法。

我问那个女孩的第一个问题:“你妈妈得什么病了?”她脱口而出,肝癌晚期,癌细胞现在已经蔓延到了全身,现在淋巴又开始恶化。她说得很详细,我们又继续问她,妈妈叫什么名字,在哪里看病,她和旁边的小男孩是不是姐弟关系。小女孩还是和刚才一样,不假思索,说得非常详细,而且小女孩眼神中透露出的镇静和那种坚定告诉我们,她只是卖水,不可以怀疑她。离开姐弟俩之后,我们觉得这背后一定有故事,于是赶紧向部门领导报了这个选题,很快选题得到了通过。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跟他们的妈妈彭晓燕碰头,来到了姐弟俩的家。一个没有厕所、没有客厅,最多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没有什么摆设,姐弟俩睡的是上下铺。当天上午我们就陪她妈妈去看病,也采访到了主治医生。之后我们跟彭晓燕一起回来,接着又跟小女孩聊天,她一边洗碗一边跟我们说话,把她和弟弟在街头卖水碰到的喜怒哀乐全部跟我们分享。她的思维逻辑清晰,而且很懂事,采访中我和摄像师多次听得掉眼泪。记得在家中拍完后,我们提出还要拍摄她和弟弟一起上街卖水的现场的时,她问我们要拍多久,我说可能半个小时,她希望我留多久。她小声说:“我希望久一点,因为你们在我们身边,就没有那么多人怀疑我们是骗人的了。”这句话给我感触很深,因为我自己也是最初怀疑过她的人,她还这么信任我。

我将姐弟俩卖水救母的情况发到了朋友圈,并用了几张现场图片,希望大家能在路过步行街头的时候,买他们姐弟俩一瓶水。当时发朋友圈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一起来,我看到朋友圈里面,几乎都被转发刷屏了。还有好多人问如何帮他们,甚至已经有人开始为他们筹钱了。之后,我们播出了姐弟俩的节目,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买水的、帮他们卖水的、自发捐款的市民十分踊跃,步行街姐弟俩卖水的摊位成了传递爱心的海洋。

从怀疑质疑开始,到爱心善举如潮涌来,姐弟俩的不幸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关爱,整个饶城都被她们的故事所感动,“一瓶水”更让我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作为整个事件的见证人和记录者,我们欣慰而骄傲,因为我们是记者,就应该有责任有担当。

(作者单位:上饶广播电视台)

梦想,源于热爱,贵在坚持,重在实践

□付凯

能有机会采访到《一段舞和两代人的梦》这篇新闻作品的主人公,对于我这么一个新闻界的新人来说,是十分幸运的。幸运的不是指这篇作品获得的评价,而是指这篇作品本身给我带来的人生启发,它就像一根引线,将我的梦想重新点燃。

2015年4月7日,我在刷微博时无意间看到一条“新余‘萌娃’登上央视《出彩中国人》,以出色的霹雳舞舞技获评委认可,顺利挺进复赛”的微博,而且有网友在评论中提到,这对“萌娃”是“新余草根霹雳舞王”吴九昆的徒弟。有可爱的“萌娃”,有“高大上”的央视舞台,有风靡一时的霹雳舞,还有小有名气的“草根霹雳舞王”,当这四个要素串在一起时,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我决定抓住这条新闻线索进行采访。

在现场采访“萌娃”的过程中,我发现,当“萌娃”在跳舞时他的父母也在旁边跟着做一些舞蹈动作。这些小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萌娃”的师傅和父母。原来,“萌娃”师傅和父母都是霹雳舞爱好者,可惜“萌娃”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坚持下来,霹雳舞的梦想也就此尘封。这次“萌娃”登上央视《出彩中国人》获评委认可,不仅证明了自己的舞技和师傅的教导有方,更圆了“萌娃”父母年轻时的梦想。也就是说,这段舞承载着两代人的梦。

电视新闻表达,要有画面,也要有声音。就在我认为把握了新闻亮点,采访应该会很顺利时,录制同期声环节出现了阻碍。由于我的“带入思维”过重,在提问时将“是不是这样……”“会不会觉得……”这样有倾向性的问题抛给采访对象,让他高度紧张,致使人物同期声采访不够理想。于是,我转变采访方式,以平视的角度和采访对象聊天,在轻松的聊天过程中记录下人物同期声,既真实又自然。

可以说,创作《一段舞和两代人的梦》这篇新闻作品,是我从业以来一次比较难忘的采访经历,感悟很深: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新闻题材到处都有,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也有很多种,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发掘好题材的新闻敏感性。

第二,新闻记者只有多关注生活、关注百姓、关注基层,用平视的角度与采访对象交流,这样才能融入采访,触碰到受访对象的内心,切实感受到采访对象的真实情感,才能创作出更多具有生活气息、更加鲜活、更有人文情怀的新闻作品。

第三,梦想,源于热爱,贵在坚持,重在实践。对于霹雳舞,“萌娃”与师傅、父母这两代人都充满着热爱,对于梦想,他们一直坚持着、努力着。这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作为新闻记者,不论从业时间多长,任务多么繁重,也要不忘初心,时刻保持那份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坚持并付诸实践,这也许是我对自己年轻时梦想的最好答复。

(作者单位:新余广播电视台)

“小人物”身上也有好故事

□陆影杰

欣闻笔者采写的电视新闻作品《贵溪女孩游婕瑶:创意设计笔记本水瓶网上热销获好评》荣获“故事江西,精彩赣鄱”展播展映暨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优秀作品,这是对我从事新闻工作五年来的肯定。在欣喜之余,我也感触颇深。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双引擎”之一。2015年7月,江西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可以说当下是一个鼓励创业、呼唤创新的时代。

年轻人都喜欢逛淘宝,而且我还特别喜欢逛一些创意产品的店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淘到一件商品,也就是我手中的这只水瓶,我当时就觉得这个设计很新颖。店铺老板游婕瑶还将她如何设计该产品,如何争取父母的支持,以一名在校大学生的身份开始创业的故事写在她的页面当中。更巧的是,这个老板就是鹰潭市贵溪人。我首先感觉是她很有想法,不过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很快意识到,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大学生创业”“创意产品”“电商”等等,都是我从中看到的新闻点。我很快通过游婕瑶的店铺和她取得联系,她答应接受我的采访。不过当时还没到假期,她在东北石油大学读书。但新闻如战场,一旦遇到了好的选题,就生怕被别人抢了去,因经费限制又不能第一时间去黑龙江。在忐忑当中,我终于等到暑假。

第一次真正开展采访是在游婕瑶的“猫又良品”工作室,工作室有三名工作人员做网络销售,一个大学生通过网络能遥控店铺正常运营,这让我很意外。为了深入了解游婕瑶,我在她的工作室待了两天,刚开始和她接触时发现她思想非常活跃,很难按照既定思路去采访。通过与她慢慢接触和对她父母、同事的采访,我得到了大量的新闻素材,游婕瑶向我透露,创业之路异常艰辛,她要说服父母认可她的产品,要面对众人对一个年轻创业者的不信任,还要接受市场对产品的敲打。很多时候她会躲在被窝里独自流泪。

“小人物”身上同样做得出一些“好文章”,在这个创业大潮涌动的时代,我们见惯了巨手笔、大投入的创业故事,也对市场创业成功而一朝成名的商界传奇羡慕不已。游婕瑶却书写了另一个平凡却感人的故事。

(作者单位:鹰潭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灯光师霹雳舞姐弟俩
同乡同业的文化嵌入及其转型研究
——基于对河南灯光师群体的调查
浅谈电视台灯光师处理外拍任务的注意点
Snow Flowers
穿梭于时尚与乡土之间的河南籍灯光师
霹雳舞要进2024奥运会
中国霹雳舞“落后30年”?
从奢侈品时尚店铺到商超连锁,这个“灯光师”照亮了一批网红企业
姐弟俩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