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芳教授针灸治疗儿科病经验

2015-11-04 08:56贾小红耿惠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手法针灸针刺

贾小红,耿惠

(1.邯郸明仁医院,邯郸 056001;2.河北工程大学,邯郸 056002)

·名医经验·

李延芳教授针灸治疗儿科病经验

贾小红1,耿惠2

(1.邯郸明仁医院,邯郸 056001;2.河北工程大学,邯郸 056002)

针灸疗法;名医经验;医案

李延芳,女,1938年生,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为该校针灸系和附属医院针灸科创始人。历任中医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中医门诊部主任、党支部书记和附属医院副院长等职。出身医学世家,50年代深造于河北省中医学校,毕业后留该校附属医院从事中医针灸工作,先后师从于河北省著名中医针灸名家王宗禹、刘峙南、孙可兴老师学习10余年。1974年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原邯郸医专附属医院)工作。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邯郸市中医院成立李延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担任全国第二、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带教期间被天津中医药大学特聘为博士生导师;邯郸市“优秀中医药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邯郸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任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6年被评为邯郸市十大名中医。2011年被评为首届河北省针灸大师。曾多次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和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精神文明标兵。

李延芳老师工作50余年,致力于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运用针灸疗法治疗各种疑难病症疗效显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诊疗方法。笔者有幸跟随李延芳老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在儿科病中的治疗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1 轻柔浅刺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待充,血脉待长。因此,对小儿疾病的治疗,手法要轻,针刺要浅,以免伤其正气。吾师根据小儿生理之特点,及《内经》关于针刺之理论,创造性提出了轻柔浅刺法治疗本病。小儿斜颈,病变在颈部,累及少阳、阳明二经。病因多为产伤及宫内发育不良而致经脉阻滞,气血郁滞,瘀血不去,则新血不能濡养筋脉肌肉而致胸锁乳突肌缺血、缺氧,肌肉挛缩而致本病。治疗除正确的诊断及选穴外,针刺的深度及手法至关重要。《灵枢·九针十二原》:“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深、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所有宜。”可见精确掌握针刺深浅度,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如曾治一患者,男,5个月。于2012年8月就诊。患者因难产而致右侧肌性斜颈。沿右侧胸锁乳突肌方向,可明显触及条索状硬块。患者曾经在他处按摩治疗2个月,未见明显好转。针刺治疗以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轻柔浅刺法为主。取完骨、天窗、扶突、阿是穴、外关、合谷,浅刺不留针,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针刺1个疗程后,颈部条索状硬块明显缩小,活动稍自如,继续治疗3个疗程而告治愈。

2 “多经多穴法”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

早在《素问·痿论》就载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吾师在早年治疗痿证尊崇此说,临床治疗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属中医痿证的病证,疗效不十分明显,经反复探索研究,根据此类疾病受累肌群较广泛而不规则的特点,不拘泥于“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结合十四经均可受病,肌肉、筋脉、骨骼均可致痿的特点,以辨证选经论治为原则,提出了“多经多穴法”治疗痿证的新方法,即治疗时不单采用阳明经的腧穴,而是根据病变的部位,采用三阳经及三阴经的腧穴辨证施治,即采用“多经多穴”的方法。完全性臂丛神经损伤可使伤侧肌肉群广泛损伤而严重影响上肢功能,形成痿证。患者年幼气血尚不旺盛,因痿证针刺取穴较广泛,恐伤其正,故治疗时应以轻柔手法为主,采用点刺或浅刺不留针的速刺法,得气即止,偏于补法,起效迅速,治疗祛邪而不伤正,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如曾治一患者,女,37 d,2010年8月就诊。其母亲生产时曾分娩困难,患者出生后发现左上肢不能活动,左手腕下垂,手掌不能抓握活动。在当地医院查肌电图提示为左侧臂丛神经损伤,即来就诊。现其左上肢肌肉萎缩、松弛,肌力Ⅰ级。治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穴位选取大椎、身柱、极泉、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阳池、合谷,采用点刺不留针的手法,每日1次。治疗7次后,左手腕痿软不用有所好转,左上肢能够轻微活动;治疗20次后,肌力升为Ⅱ级;60次后,左上肢肌力恢复至Ⅳ级,手腕已不再下垂,左上肢活动较自如,握物也已基本正常。

3 重视押手,轻柔浅刺治疗小儿面瘫

中医学认为小儿面瘫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侵淫肌肤,入经中络,以致面部少阳、阳明经络阻滞不畅,气血运行滞涩,经筋肌肉失于濡养,弛纵不收而成面瘫,故取穴多以少阳、阳明二经腧穴为主。吾师针刺治疗时手法多以双手进针,重视押手作用以勿伤营卫、减轻痛苦,轻柔浅刺,祛邪不伤正。其手法轻柔,患者大多能够耐受,治疗时极少哭闹。若手法重、针刺深则会损伤正气,反而使机体恢复不快。

如曾治一患者,男,1岁,2013年7月20日就诊。其母代诉,10 d前吃晚饭后乘凉,晨起时发现其左侧面部下垂,曾在当地行针灸治疗,症状好转不明显,且患者针刺时哭闹不止,经他人介绍遂来就诊。查体见患者口角向右歪斜,左眼睑闭合不全,左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吃奶及饮食均外溢,舌淡苔薄白。诊断为周围性面瘫。取患侧太阳、阳白、丝竹空、攒竹、巨髎、迎香、地仓、颊车等穴,配以对侧合谷,各穴均采用双手进针,快速轻柔浅刺不留针。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患者经9次治疗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4 “针灸中气法”治疗小儿腹泻

“针灸中气法”乃李延芳老师临证常用之法,每每下针效如桴鼓。李延芳老师上世纪50年代师从河北著名针灸学家刘峙南先生学习针灸。针灸中气法乃刘老家传针灸处方之一,李老师深得“中气法”精髓,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把“中气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科疾病。该法取穴由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肓俞(或天枢)、气海(或阴交)7穴组成。婴幼儿腹泻多为小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加之感受寒湿或湿热之邪,或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慎,引起肠胃消化功能失常所致。“针灸中气法”调和中土,以交通心肾,心肾之交依于中土之斡旋,而中土之运化,依于水火之相济。中土调,心肾交,则生机旺盈。吾师在临床应用时不拘泥于本法取穴,她认为小儿腹泻分为寒热两型,且小儿针灸治疗时取穴应少、针刺应浅,治疗勿伤正气。虚寒证在取中脘、下脘、天枢、气海的同时加足三里、阴陵泉;实热证在取上穴基础上加曲池、合谷、长强。

如曾治一患者,男,11个月,2014年5月9日就诊。母亲代诉,腹泻5 d,每日大便10余次,粪质清稀,无黏液脓血,但有未消化的乳食,时哭闹,腹部喜暖,食少腹胀。就诊时见精神萎蘼,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诊断为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治以和胃健脾、止泻。针刺取中脘、下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阴陵泉,用轻柔点刺手法行平补平泻,点刺不留针,每日治疗 1次。治疗5次后病告痊愈,随访1个月未复发。

5 浅刺闪罐法治疗小儿外感咳嗽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待充,经脉待长;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针灸治疗应以轻柔手法为主,以防伤正。如刺激量过重或针刺手法不当,不仅会损伤患者正气,并且患者会因针刺痛苦而哭闹不止,难以配合而影响疗效。故治疗取穴宜少而精,针刺手法宜轻柔浅刺疾出为原则。此患者外感邪气未除,予轻柔浅刺法快针治疗配闪罐以扶正祛邪,使邪祛正安。

如曾治一患者,女,1岁4个月,2012年8月7日就诊。其母代诉,患者1星期前受凉感冒后咳嗽,无发烧,无痰,鼻流清涕,曾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求治于李老师。现患者咳嗽声重,无痰,鼻流清涕,纳少,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体温正常,咽喉无红肿,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痰鸣音。腹部无异常。属中医学“咳嗽”范畴,证型为风寒束肺,治以宣肺止咳为法。针灸取曲池、尺泽、外关、合谷、大椎、定喘、风门、肺俞,予轻柔浅刺,速刺不留针,针后予大椎、风门、肺俞闪罐。治疗1次,咳嗽减轻,治疗5次痊愈。

儿科疾病病种繁多,小儿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时期五脏六腑的形和气都相对不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李延芳老师针灸治疗儿科疾病多采用轻柔点刺法,速刺不留针,祛邪而不伤正。其手法轻、刺入浅、出针快、疗效高,既能达到以针调气的目的,又能将痛苦减少到最小,临床常见李老师对患者针刺时,患者毫无哭闹痛苦表现。

R249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12.1142

1005-0957(2015)12-1142-02

2015-03-2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1)41号]

贾小红(1968 - ),女,主任医师,Emai l:mrzyyjxh@163.com

猜你喜欢
手法针灸针刺
层递手法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