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摭谈

2015-11-05 14:38曹姝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单词情境语言

曹姝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把握时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创设愉快情境,在尊重孩子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从而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

小学生;兴趣;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一名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孩子学习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从而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适当运用体态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适时地运用体态语言,不仅有助于组织教学,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轻轻点头,即是对学生的答案做了肯定;如果微笑着轻轻摇头,就表示“你的发言有误,再想想”,这比直接说“你说错了,还不注意听讲”更让学生易于接受。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把教学内容同时用体态语言诠释出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牛津版小学英语5A Module1 Unit 2 中的Read and Act时,就充分结合了体态语言。

Alice: Hello,Kitty.(微笑,挥手致意)

Kitty: Hello,Tom.(微笑,挥手致意)

Alice: Whats that on the desk? (手指向课桌,伸颈张望,脸做疑惑状)

Kitty: Its a photo. (在自己的脸部画一个方框,然后把课桌上背转的照片正向大家)

Alice: Can I have a look?(用食指和大拇指围成圈放在眼睛上做眼镜状,头向左向右摆动)

Kitty: Sure.(面露微笑,双手做展示照片状)

配合这段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了一系列体态语言,使得教学语言更丰富,更生动,对学生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学生在学习时兴趣盎然,学得愉快,学得有效。而这本身也是对学生学习方式和成长过程的一种尊重,学生在快乐说英语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利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形象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印象,而且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

例如,在教学“uniform”这一单词时,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件学生的校服,上课时教师先介绍说:“Look, its Kittys uniform.” 教师的朗读加上手中的实物,学生轻而易举地学会了“uniform”这一单词。在教学完学习必需品类单词后,教师还可以把各种学习用品放在一个大袋子里,请学生摸一摸,猜一猜,用新学的英语说一说自己摸到的是什么东西。又如,在教学日常用语 “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时,笔者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小狗Sam和小猫Kitty早晨见面时打招呼说“Good morning”;然后他们一起去上学,太阳越升越高,下午它们在操场上碰面时又互相打招呼说“Good afternoon”;太阳落下,月亮升起,两人在小区内碰面时又打招呼说“Good evening”。通过这一多媒体手段, 使得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色彩鲜艳,动画感强。这种情境教学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

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是小学生的重要的心理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更加神情专注、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笔者采用了听音猜动物的教法。笔者事先录到了各种动物的叫声,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猜猜听到的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学生在新奇之余,颇有兴趣,遂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新知的活动中。另外,在学习“What are you doing? Im …”的句型时,我边问学生边在教室中走,边走边说“Im walking”,然后变走为跳说“Im jumping”,接着又变跳为跑说 “Im running”……学生兴致极高,纷纷学起老师来,边活动边学说句子,不知不觉中便学会了一种新句型。

四、组织快节奏、多形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活”起来

好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现象。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例如,在教学人体部位单词时,我采用了游戏“听听做做”(Touch your…)、开火车(看哪一组说的人体部位多)、抢答竞赛(看谁说得又快又对)、唱歌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教学,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让学生“活”起来。

五、创造愉快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机械地学单词、操练句型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感,教师若能把学生生活当中的情境搬到课堂中,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感染学生,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致,鼓舞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在教学5A Module2这一单元时,笔者精心布置了教室内的环境,在黑板上贴上了彩纸,上面写上“The Supermarket”,穿过讲桌这扇“门”,同学们就来到了“超市”,里面按物品类别放置了我事先准备的一些水果、学习用品,还有一些学生自带的玩具、衣物等。我还制作了营业员的上岗证,分发给扮演售货员的学生,准备了银行的点钞纸以及一些硬币给学生用作购物之用,让学生在“超市”用英语交流,自由购物。这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耳目一新,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由此被激发出来。每一个学生都有愉快的感受,不甘人后地“动”了起来。

六、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

要想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会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小环节,多台阶,多变化,多鼓励”。即把每个教学环节化解为几个小环节,每个小环节都紧扣教学内容,且做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为学生搭好“学会”的台阶,让他们感受到“会学”的乐趣。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对于学优生,在“引”字上下功夫,在授课时可以扩大难度和密度,让他们不断受到新的信息刺激,同时让他们在课堂上发挥示范的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中等学生可在“导”字上下功夫,让他们以学优生为榜样,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对于学习有些困难的学生可在“帮”字上下功夫,适当放慢速度,查漏补缺,甚至是“开小灶”,让他们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充满信心,步步赶上。总之,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遇事能做,做则有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有了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肯定,自然会把英语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当学生把英语当成自己的兴趣去学时,他们的学习效果便会显而易见。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尊重学生的兴趣入手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单词情境语言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单词连一连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看图填单词
我有我语言
Playing with / i? /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