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11-09 00:46单柳旭
中学课程资源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单柳旭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克服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对策,科学合理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设置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问题导学单的方式促进学生间的互教互学,确保小组成员适度的自学和交流时间。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未来学家和未来教育家指出,教师在教会学生“是什么”“如何学”“如何成长”的关系上应做到恰到好处。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作为教师,更要把“授人以渔”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因为这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在诸多学习方法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都较为显著的方法。然而客观地审视当前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浪费时间

对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教师认为: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都较差,反复讲解了几遍的知识点学生都记不住,要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其效果肯定不好,合作就是在浪费时间。学生也普遍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因为生物是副科,而且在初二结业考试时,通过教师画重点,强化记忆就能通过。如果学生把这种错误认识延续到高中生物的学习中,这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是不利的。学生在知识点琐碎又简单的章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显得无事可做。

2.认为学生之间难以互教互学

很多人担心,在生物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会产生以下问题:成绩好的学生数量有限,不够充当各小组的组长;成绩差的学生又太多,他们在合作学习时往往充当“陪客”;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也会因为帮助别人而影响自己的学习。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间难以实现互教互学。

3.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利用不当

有些教师把前半节课的合作学习教学搞得有声有色,而后半节课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匆匆结束课堂,时间掌控得不好。特别在小组成果展示的环节,如果把各小组的成果一一展示,那时间就明显不够了。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神经调节”一节内容时,上半节课开展得还算顺利,而后半节课有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合作学习就比较仓促,最后由于课堂时间不够,在成果展示环节只能让相对优秀的学生来汇报,未能顾及其他学生的想法。

4.学生能力和参与度缺少平衡

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小组是组长与少数几名学生的合作,而其余学生就直接获得讨论结果,他们对于问题的成因及其获知的过程并不理解,这样的合作学习对于这部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有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不能很好地分工合作,这也极大地影响了讨论效率。另外,合作学习小组中也存在主动性不均衡的问题,有的小组学生特别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一部分本身愿意参与但积极性不足的学生无法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这部分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科学合理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不能把所有问题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而要根据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来设置问题,并选择最适合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在合作讨论后对问题意见不统一时,这才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学生最需要合作来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对各合作小组进行巡查,对各小组的合作讨论进行指导,及时评价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增强他们参与合作讨论的自信心。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才能更高效。

2.设置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应尽量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如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解决的,就无须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了;如问题设置过难,让学生无话可说,不知从何入手,这也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必须设置适合学生学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有效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在教材的框架内,既要体现启发性、典型性、针对性,又要体现层次性、梯度性、指导性;既要符合或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认知水平,又不能不顾学生的认知实际而设计一些即便通过合作学习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问题设置不合理,不但浪费时间,还挫伤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无意义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了教师设置的问题,拓展了思维,并从中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也更加透彻了,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

3.以问题导学单导学促进学生互教互学

生物学知识相对较为零碎,但内容却非常丰富,仅仅依靠教师讲解和学生学习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困难的,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教与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生物课堂上利用教师设置的问题导学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不会浪费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互教互学。基础好的学生把教师讲的内容或教材给出的内容进行复述、讲解后更有助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成绩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受到同伴的点拨后,能够有效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使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边缘生的学习能力,更使他们充满了自信,同时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也能在与边缘生或其他学生的互助学习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学生间以互教互学的方式使彼此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4.确保小组成员适度的自学和交流时间

让学生有足够的自学时间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后还是无法解决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就是合作学习中的重点。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因担心教学进度滞后或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就在学生还未思考好时就公布了答案,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此外,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自主解决导学单上的基础内容,然后把自学中遇到问题整理好,在第二天的课堂小组中或全班上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前教师应根据设计问题的内容、难度等情况,给学生规定交流时间,让学生有一种适当的紧迫感,督促学生进步,加强交流合作。设定的时间不能过短,否则规定的任务无法完成;时间也不能过长,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管学生是在自主学习时还是小组合作交流时,教师都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就必须纠正认识上的误区,解决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对策,使之成为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推手。

参考文献

[1]张如海.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学生数理化,2014(3).

[2]徐明.浅谈活动导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J].基础教育论坛,2014(3).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