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道的批判

2015-11-15 06:57叶苏
长江丛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义理言说意念

叶苏

常道的批判

叶苏

小说当然有常道。谢有顺的《小说的常道》是对当下小说创作及言说的回应与批判。

假设小说是一道菜,菜是得讲营养和口味的。猪肉和白菜各有各的营养和口味,这是不必说的题材决定论。但是,无论猪肉或白菜,如果烹饪不得法,就会弄死营养,令色香味俱损,让食者厌弃或食之不化。《小说的常道》谈论的是小说的烹饪艺术,关乎小说家的看家手艺,旨在捍卫小说的营养和味道。

《小说的常道》以经典和史事为据,确认“小说是活着的历史”和“小说是生命的学问”,从变化、积存、落实三个环节探究小说如何呈现“生命的复杂性”,又从义理、考证、辞章三个方面坐实小说的写作讲究,极具学理拓展性,更为深入地揭示了小说的常道,其学术收获不言而喻。读完这篇论著,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下的小说创作以及有关小说的言说与评价。譬如,一些小说用人物“强行”图解有关现实、人生、存在的观念,没有个体生命的变化、积存与落实,缺乏温度和质感,徒有意念飘移,而这类小说却常常凭借“意念”或噱头被看好,甚至博得喝彩。又譬如,一些小说家或价值观混乱,义理不立,“精神上萎靡不醒”;或“过度迷信虚构和想象”,疏于对生活的考据,写出的人物违背逻辑;或没有文本意识,表达浅陋荒张,缺乏蕴藉。凡此种种,都是对生命学问的疏忽,是对小说常道的反动。

小说的常道或许不是现代小说的“全道”,但小说的常道是任何小说必须恪守的。这是为了捍卫小说营养和味道的独特价值,确保小说具有存在的理由和竞争的优势。小说只有区别于学术历史而成为活着的历史,方可满足读者感知历史的欲念;小说只有丰盈或富有意蕴,才能在满世界的新闻故事中岿然而立,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审美愉悦。无论当下的读者多么匆忙慌乱,他们必定具有扩展人生体验的潜在诉求,而要命的是小说不能败坏读者的胃口,尤其是评论家和媒体不能为劣质产品做吹嘘的广告。

所以,“常道”对当下的批判其实是尖锐的。

猜你喜欢
义理言说意念
菜市场离我只有一百步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意念修复功法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秋天
以象数扫落象数
浅谈义理和人情
灼见利害,善辨人言
沉默的力量
《三字经》在蒙教中的地位与文化蕴含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