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妥乐平与甲钴胺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疗效比较

2015-11-15 07:43张留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5期
关键词:脊髓型乐平后路

张留成

河南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 驻马店 463000

本文应用神经妥乐平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双开门术后残留神经症状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06—2014-06符合条件的住院患者160例。年龄31~71岁,平均49.2岁。所选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应用甲钴胺针静滴,治疗组应用神经妥乐平针静滴,疗程均为10d。

1.2入选标准符合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均行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残留疼痛、麻木等神经症状[1-2]。

1.3疗效评定治疗前后分别用VAS疼痛评分表(包括颈部轴性疼痛、肢体麻木症状)评分,观察治疗前后上述残留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与治疗前比症状改善情况:显效:症状改善>50%;有效:症状改善25%~50%;无效:症状改善<25%[2-3]。

2 结果

2组治疗后颈部轴性疼痛与肢体麻木感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颈部轴性疼痛及肢体麻木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脊髓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和椎体骨质增生致使颈脊髓受压,表现为脊髓受压症状[4]。治疗上应以手术为主,积极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脊柱序列,增强颈椎稳定性,利于神经水肿消退及神经症状的改善。临床中遇到的脊髓型颈椎病多为多节段脊髓受压,前路手术虽能达到直接减压的目的,但减压节段有限,后路手术能够间接减压,通过椎管扩大成形,增加脊髓受压的缓冲空间,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5]。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多采取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术后常遗留多种症状,不利于术后功能改善[5-6]。为治疗术后残留症状,选用神经妥乐平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双开门术后残留神经症状,并与甲钴胺针治疗进行对照,发现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症状,减轻痛苦,优于对照组。

神经妥乐平针是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为氨基酸及核苷酸组成的肽类物质,是非蛋白性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具有镇静止痛、抗炎、改善循环、调节神经功能紊乱等作用[1-2],还具有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及雪旺细胞增殖[3]、抑制神经细胞膜电位上升等神经修复作用,通过激活下行疼痛抑制系统和抑制缓激肽释放起到镇痛作用,通过调节神经功能从而改善肢体麻木等神经症状[4]。本次研究发现,神经妥乐平能迅速减轻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双开门术后残留的痛觉过敏及麻木感,证明其促进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的具有明显优势。神经妥乐平根据炎症是将牛痘疫苗病毒接种到家兔皮肤中,从发生炎症的组织中提取非蛋白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表明,神经妥乐平针具有以下作用:(1)镇痛作用,通过激活下行疼痛抑制系统和抑制缓激肽释放而达到镇痛作用。(2)营养修复神经作用,修复受损神经系统,改善神经敏感状态,消除神经病理性疼痛,缓解疼痛,改善麻木症状。通过调节神经功能从而改善肢体麻木等神经症状。(3)通过作用于血管的自主神经,改善末梢血液循环,改善麻木等感觉异常[3]。(4)对于压迫刺激所引起的缓激肽类物质游离具有抑制作用。有研究报道,神经妥乐平治疗腰腿痛等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2]。

[1]马敏芳,慕英.神经妥乐平联合甲钴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7):106.

[2]严澎,魏立平,张耀慧,等 .神经妥乐平联合甲钴胺治疗腔隙性梗死纯感觉性卒中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1):89-90.

[3]朱耀辉,姜秀云 .神经妥乐平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68-69.

[4]张远成,何磊,王照平,等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急性颈椎神经源性疼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2):120-121.

[5]冯洁,李丽,严相默 .神经妥乐平临床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15):2 334.

[6]樊碧发 .神经妥乐平在颈肩腰腿痛方面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1):56-57.

猜你喜欢
脊髓型乐平后路
国医大师刘柏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用药规律探析
CT与MRI对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效果观察
迎春佳作
乐平的眼镜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急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性
一脚踩空,引发全身瘫痪
蚕宝宝流浪记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
最小二乘法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