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2015-11-15 07:43王玉琴韩明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5期
关键词:服药脑出血神经功能

王玉琴 韩明霞

1)陕西榆林市中医医院 榆林 719000 2)陕西榆林第一医院 榆林 719000

本次研究将时间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中,探讨脑出血术后神经康复的有效护理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01—2014-01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存在原发性高血压史,入院后行颅脑CT检查并经手术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3h内入院,手术在发病24h内开展,术后患者血压95/165mmHg以上,排除智力障碍以及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60例患者行时间护理,对照组60例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2~78岁,平均(57.6±6.8)岁;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1~75岁,平均(56.8±7.1)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传统服药时间,每天3次服药的时间分别为08:00、12:00、16:00,每天2次的服药时间为别08:00、16:00,每天1次的服药时间为08:00。

1.2.2 时间护理:观察组选择时间护理模式,包括给药时间护理、时间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同时在出院后的随访中加强对患者的监督指导。

给药时间护理:根据人体生理节律选择最佳的给药时间,每天3次服药的时间分别06:00、15:00、22:00,每天2次服药的时间分别为06:00、22:00,每天1次的服药时间为06:00[1]。甘露醇成人每次250mL,给药方式为快速滴注或静脉注射,30min内注射完成,每次注射间隔6~8h。以3~5d为1个疗程,一般不超过7d,脑水肿颅内高压持续3周以上,与呋塞米交替应用。甘油果糖成人每次剂量250 mL,静滴1h,与甘露醇交替应用。呋塞米20~40mg/d,给药方式为静滴,持续治疗2~3d。激素首选为地塞米松,10~20mg/d,1~2次/d,持续治疗3~5d后停药。同时以雷尼替丁或西咪替丁保护胃黏膜。

心理护理:最佳心理护理时间19:00~21:00,能够最大程度调动患者积极性,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生物学研究证明,人体精神活性最高的时间区为09:00~11:00、16:00~17:00、19:00~21:00,主要表现为精神欢快,乐意与其他人接触,愿意提出或回答问题。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急、发展迅速、并发症较多、病死率较高,瘫痪患者在神志清醒后,需耐心劝解、开导并安慰。充分肯定患者的点滴进步,持续给予鼓励。帮助患者摆脱心理上的困扰,提高患者的康复过程。

康复训练:术后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时间是根据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制定的,避开人体血压的高峰时间段,通常选择06:00~07:00、14:00~16:00、19:00~21:00[2]。在血压高峰时间段内减少活动的强度,尽量多休息,避免由于活动所导致的血压升高,从而引发脑血管疾病的复发[3]。肢体功能训练包括按摩、被动肢体训练、主动肢体训练。按摩手法包括揉、捏、按、摩,顺序为远心端向近心端,由浅及深、先经后重、逐渐加快,2次/d,20~30min/次。被动训练为关节的屈曲、伸展、抬举运动,2次/d,每次每个动作10次。顺序为由上及下、大关节到小关节、幅度由大到小,活动痉挛的肌肉、肌腱与关节组织[4]。主动运动在患者神志清醒后开始,训练方法包括桥式运动、床上移行、Bobath握手等,训练过程循序渐进,时间由长至短[5]。之后逐渐由床上训练转变为床下运动,包括坐起与坐平衡、抗痉挛、站起与站平衡、步行训练与日常生活训练。

1.3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监测,血压测量时间为每天06:00、14:00、18:00、22:00。确保测量部位、测量时间稳定,尽量使用相同的血压计,由专门人员负责测量并记录。

1.4疗效评价标准根据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2)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3)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足17%。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由于脑血管事件再次入院7例,复发率11.67%;对照组19例,复发率31.67%。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8419,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是最常见的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以突然出现意识和肢体瘫痪为常见,病死率高。存活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时间护理是护理工作中通过患者机体本身的生理节律,对患者用药时间、心理因素以及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干预。研究目的是根据病理性生物规律对给药时间与药物剂量进行调节,同时结合患者的疾病节律变化与生物周期特点进行护理。时间护理能够有效维持并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规律,有效促进疾病的早期康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临床护理中时间护理具有很重要作用,对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有直接影响[6]。在术后康复护理中,结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理与病理的时间规律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降压效果,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研究表明时间护理能够有效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术后恢复的有效率;且其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复发,避免患者由于脑血管事件再次入院。总之,时间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康复效果,加速神经功能康复,减少脑血管疾病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1]黄松,杜凤莲,邓华生等 .时间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 455-1 458.

[2]李小换,郝晓芳,韩满辉等 .咽部冷刺激联合时间护理对脑出血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190-191.

[3]莫秀献,梁金桃,林三英等 .时间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222-223.

[4]张更棉 .时间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9):1 433-1 434.

[5]费学芬,沈建红,钱旭萍等 .时间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11):1 050-1 051.

[6]李小换,郝晓芳,牛建霞等 .高血压脑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7):87-88.

猜你喜欢
服药脑出血神经功能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