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高敏C反应蛋白对脑梗死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2015-11-15 07:43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5期
关键词:急性期入院脑梗死

尹 娟

河南平顶山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检验科 平顶山 467099

近年来,脑梗死的治疗取得较大进展,但脑梗死总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仍较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公共问题[1]。目前研究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能够作为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死亡及复发的一个重要血液学指标[2]。本研究通过检测脑梗死急性期hs-CRP水平,阐述hs-CRP对评估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远期预后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17例,均为我院2010-01—2013-06住院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CT和(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入院后均检测hs-CRP水平,根据 hs-CRP 水平分组:hs-CRP升高组(hs-CRP>3.0 mg/L)、hs-CRP正常组(hs-CRP≤3.0mg/L)。hs-CRP升高组102例,男49例,女53例,年龄63~85岁,平均(71.1±8.6)岁;hs-CRP正常组115例,男54例,女63例,年龄62~84岁,平均(70.9±8.5)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经CT和(或)MRI检查发现梗死灶;(3)发病至入院72h以内。

1.3排除标准(1)复发性脑梗死患者;(2)出血性脑梗死患者;(3)入院前1个月内有感染史者;(4)入院前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和(或)心绞痛史患者;(5)入院前3个月内接受过手术或发生外伤患者;(6)合并慢性炎症者;(7)合并肿瘤者;(8)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9)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治疗及随访者。

1.4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发病72h内完成静脉血采集,并及时进行hs-CRP检测。hs-CRP检测方法为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采用挪威NycoCard READERⅡ特种蛋白金标仪及配套试剂。hs-CRP水平0.01~10.00mg/L。发病72h内,检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同型半胧氨酸(Hcy)水平。入院后,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详细记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狭窄、房颤、心瓣膜病、周围血管病、吸烟、饮酒等。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a的随访,观察患者1a内死亡以及复发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处理及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并计算危险比(risk ratio,RR),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导致脑梗死的各个危险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发现hs-CRP>3.0 mg/L以及吸烟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1。除外其他危险因素,hs-CRP升高组患者较hs-CRP正常组患者再发脑梗死以及死亡的风险高3.605倍。而吸烟患者较不吸烟者患者再发脑梗死以及死亡的风险高4.089倍。

2.2 hs-CRP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出院后第6个月以及第12个月,hs-CRP升高患者预后明显差于hs-CRP正常者(P<0.05);出院后第12个月,hs-CRP升高组患者死亡以及再发脑梗死的风险均明显高于hs-CRP正常组(RR死亡=2.06,P=0.020;RR再发脑梗死=2.90,P=0.002)。此外,hs-CRP升高组患者再发心血管疾病以及血管性死亡的比例亦显著高于hs-CRP正常组(P<0.05),见表2。

表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2 hs-CRP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3 讨论

CRP属于白介素-6(IL-6)类炎性分子刺激肝脏细胞所合成的一种血清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机体内CRP水平极低。一旦发生感染、炎症等,血液中CRP水平则会出现显著升高趋势[3]。因此,临床将CRP作为检测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常规检测。hs-CRP检测根据对CRP检测方法命名,即采用高敏感检测方法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0.15~3.00mg/L),即能够准确检测出血液中CRP水平的一种检测方法[4]。目前,临床上采用的hs-CRP检测方法为免疫透射比浊法。

目前研究认为,脑梗死后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长时间后出现组织坏死,从而使血液内CRP水平升高[5]。另外,脑梗死并发颈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疾病时,亦可能导致CRP水平的上升。所以,脑梗死患者血液中CRP水平会较正常人高。一些脑梗死患者CRP升高后仍处于较低的浓度,普通CRP检测方法无法准确检测。文献[6]报道,对脑梗死患者血液中CRP水平进行检测,能够反映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本研究将hs-CRP作为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hs-CRP水平>3.0 mg/L时,患脑梗死的风险显著升高。说明脑梗死急性期hs-CRP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本研究发现,脑梗死急性期合并hs-CRP升高患者远期预后较差,随访期间死亡以及再发脑梗死的风险均显著高于hs-CRP正常组。因此,对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进行hs-CRP检测,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的远期预后。

国内外研究证实,hs-CRP能够作为评估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7-8]。研究发现,脑梗死急性期患者CRP水平明显上升,特别在病情较重的患者中,CRP升高更明显[9]。研究显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液CRP水平与脑梗死的复发存在一定联系。CRP上升患者1a内再发缺血性血管病变的风险显著高于CRP水平正常者。本研究发现,hs-CRP水平上升患者预后较差,死亡以及再发脑梗死的风险均显著高于hs-CRP正常者。所以,检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hs-CRP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1]Maksimovic M,Vlajinac H,Radak D,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 cross-sectional study[J].Angiology,2013,64(3):230-236.

[2]何奕涛,郭毅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3,34(10):1 534-1 535.

[3]李萍 .导致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5 096-5 097.

[4]林艳梅,罗东,李涵志,等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 UA、hs-CRP水平变化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4,54(15):87-88.

[5]李多孚,皮特曲西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NT-proB NP、hs-CRP及血细胞参数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2013,29(12):1 162-1 164.

[6]白媛媛,穆红,菊鹏,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34(22):3 421-3 422.

[7]Komoriya T,Inoue N,Yoshimune K,et al.Use of a highly sensitive latex reagent with amino acid spacer for determin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a variety of liver diseases[J].J Biosci Bioeng,2012,114(5):560-563.

[8]肖传宇,谢强 .丙烯醛、白介素-6、C反应蛋白对无症状脑梗死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0):1 867-1 871.

[9]高元杰.B族维生素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 233-2 234.

猜你喜欢
急性期入院脑梗死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