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戏剧事业干好本职工作

2015-11-16 21:48叶晓珉
剧影月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排练戏剧舞台

■叶晓珉

从事戏剧事业干好本职工作

■叶晓珉

戏剧舞台千娇百媚,戏剧花园万紫千红,春风桃李尽舒颜,幽谷芝兰吐其香!

如果你是一名出色的戏剧工作者,终其一生,你可能都要在这不足300平方的戏剧舞台上书写描画尽力而为。

戏剧是个统称,种类繁多。无论是国剧还是地方剧种都被称作为戏剧或是戏曲艺术。即便是“国剧”它也是以地方戏为载体应运衍生而来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剧种。与地方戏的表演程式大致相同。区别之处就在于它定人定戏行当分明。优势是一种行当的演员能长期受到某类角色的演练,成熟得比较快。相比换一类角色演员可能就要面对新的问题。而地方戏演员与角色的质换就大不相同了。对演员职能的专业性也许要略逊色于国剧。但是不同行当和不同角色的垒砌一样,能够把艺术的殿堂建设的非常完美!我是一名地方戏曲演员,在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工作了近二十个年头,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塑造的大大小小的角色也不计其数。此中有闺门旦、刀马旦、大花旦、小花旦、彩旦、青衣等等并能在不同层面的演出场次中获得观众较高的评价!催人奋进的岁月虽然给人以压力,同时也加快了我成长的脚步。

2013年,对于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开始,团领导决定,由我来出演大型古装传统剧《清风亭》中的“贺氏”一角。当时的我年仅35岁,作为一名戏剧女演员正处花季,加上我身材高挑青春焕发,习惯于或者说更希望以充满活力朝气十足的年轻人物的塑造为导向来展示自己,以免错过自己的一腔炽热之情!并且“贺氏”一角又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与自己年龄的倍差确实一度让我暗自埋怨领导的安排!可以说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这个角色。积极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初期的排练,或许,戏剧工作就是这样,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何况这是你的职业所需。演员就是应该以塑造角色为天职,而不是凭着个人的好恶,只有服从角色改变自己!

排练工作正式开始,尽管自己已经调整好心态全力以赴投入排练,但仍然感觉有诸多的不爽。以往虽然从未接触过“老旦”这个行当。但在戏剧舞台上包括在电视戏剧频道中也经常能够看到以老旦主演的节目,看到她们在舞台上那样的沉着稳健,挥洒自如,怎么到了我这里不是勾头就是歪胯,手脚不灵,腰腿不济,一连串的问题不时地在困扰着我,差点导致我失去信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不禁地向自己发问:难道是自己的条件不够,难道是自己能力不够,难道是自己努力不够!短时期内我也找不出准确的答案,每天只要一踏进排练场,一股畏难的情绪油然而生!整个人就像一把生了锈的青锋失去了它原有的光泽和锐利;排练的时间是有限的,既然科班出身,既然是一名训练有素的专业演员,总不能用无奈或者是别人的宽容去期待结果吧!

于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完全放开了手脚,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细心观察许多高龄人的举止动态,尤其是那些衣衫褴褛,不修边幅,略显沧桑的老奶奶。无论是在小区内外,车站菜场还是街头巷尾,我不时地都会停下脚步或者与其同行。把她们视作生活中的老师!把她们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都清楚地储存在我自己的记忆里,然后再与《清风亭》中贺氏作对照。虽然说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贺氏与现代生活中的老奶奶人生的遭遇不尽相同,但岁月所凸显出来的痕迹一定会有很多相似之处。舞台上的贺氏归行于老旦。与国母佘太君,公孙王侯等等的大内夫人在边沿方式上又有较大的区别。她出身贫寒家徒四壁,与心爱的老伴相依为命,年过花甲膝下无嗣,他们生活无着心地善良,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没有给他们送来多么美好的夕阳和黄昏,路拾弃婴之后原本清贫的生活又变得更加窘迫,雪上加霜。为了养子他们缩衣节食甚至颜面扫地不畏人轻以汗水和泪水含辛茹苦地将其抚养多年,最终却被这个大逆不道的养子视为陌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没有丢失人格的底线,傲然饮恨烛灭人终!全剧从头至尾是以贺氏和老伴年龄的结构,生活的艰难,垂暮之年百无聊赖的人生背景之下且保持着一份高尚的品格为主旋律,人们常说:世间有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他们却占据了其中的一项,更何况为了养子,他们用奄奄一息的烛光,一点一滴地为他点亮人生,以勤劳和汗水维持着这份爱!然而凄惨的命运却与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最后一对孤苦无依的老人生命的尽头竟然是如此的惨烈和悲壮!发人深省。

通过年龄的对比,剧情的分析以及人物的熟读和了解,我认为这是塑造角色的必由之路。尤其是我们青年演员平日的生活和学习是你的摇篮,舞台才是属于你的秋千架,若想在舞台上高成低就荡漾自如,工作的另一端就应该让自己补足给养!戏剧艺术薪火相传,代代有名剧,辈辈出新人。一出好戏不仅要有好的素材和导演的构思,更离不开演员的二度创作,最终能打动观众的还是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所以一个演员的价值必须来自于平时的努力!

后来,在《清风亭》贺氏一角排练的过程中,我加强了对人物的理解,在规定情景之下逐步细化,首先从声音造型上作出处理,尽可能地剪除细声细调,增扩低频以求与人物接近。其次,在肢体语言上也一改往日饰演年轻人物的魅态,从神态,步态,指法,腰身,颈部,胳膊等等都做出了一定的归纳,动作的频率只有在终场前情,感到极其激奋的情景下才释放出一定的张力,做到声情并茂,以求获得震撼人心的效果,当然,这其中还要保证声音不能变形,动作不能走样,由内而外的表演与人物当时的心情保持一致,不可胡为。就以贺氏为例。她是封建社会里生活在最底层的一位老太太,虽然没有生育能力,却能母仪天下,对老伴的迁就,对养子的怜爱,始终如一地反映出她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行将就木的她仍然不遗余力地苟延着风烛残辉,以求得严冬过后能亲身领略到春意的盎然,然而,无尽的黑暗却始终没有给她送来一缕温暖的阳光。

我之所以不断地深入角色,就是希望通过分析和理解人物逐步地增强自己的表演能力,一出戏一个角色演熟了不难,多排多练足可以解决,真正能读懂角色,表演到位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由于是首次跨行,更加使得我不敢掉以轻心。一段时间过后,本来朝气蓬勃的我一度也变得暮气沉沉。为此,我毫不后悔!因为我以个人为虚,角色为实,事业为重,学习为纲,在扬剧的舞台上,在热爱扬剧的观众面前,用别样的辛苦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努力!

说到实力和努力,我不妨浅谈一下自己从事戏剧工作以来的心得与体会。戏剧工作非同一般,数百年来风起云涌,基本是以同一种方式与不同的时代接轨,并且能够被不同时期的人们所接受,欣赏。包括从事它的人,据我所知凡是在该行中有思想,有追求,有目标的人,之所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取得一定的成绩和造诣,与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是分不开的。戏剧事业千转百回潮起潮落,兴也好,衰也罢,一路走来确实经历了无数次风风雨雨,有时候它能走在时代的前沿,就像一个幸运的宠儿,有时候它又会跌入社会的低谷,凭借冰雪覆盖,冷苦秋霜。为什么戏剧最高奖要以“梅花”来命名,就是因为梅花盛开的背后伴随它的是无情的寒夜和冰冷的风霜!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忧伤,犹如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划过我们的脸庞,剑锋所指的方向正是我们事业的未来,而从事戏剧工作的青年人正是未来事业中的绿叶和花蕊。艺术是无价的,而青春是有限的,为什么要等到花落枝枯的那一天再去埋怨岁月无情呢!

我自从从事扬剧工作以来,无论是年龄结构还是舞台经验都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作为一名戏剧演员我想谁都不愿意错过,舞台经验固然重要,艺术的青春更不可或缺,往往一个艺术团体的衰败是与年轻人的不作为有一定关系的。这么多年来,我目睹了很多大大小小曾经兴盛一时的兄弟剧团纷纷倒下,心中不免产生几分凄凉!说句心里话:我不希望自己的青春在等待中一点一点的耗费。换言之就是:负了事业,废了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事业有希望,个人也要有梦想!

相信未来的日子里,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完成,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就事业,延续辉煌……

猜你喜欢
排练戏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传统戏剧——木偶戏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乐师
鸟雀排练忙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