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学对舞台灯光的影响

2015-11-16 21:48王晨
剧影月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柳琴舞台灯光灯光

■王晨

色彩心理学对舞台灯光的影响

■王晨

光是地球生命繁衍生息的重要因素,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工具。光作为人眼所能接受的一系列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产生各种绚丽多彩的颜色,其中人眼对红、绿、蓝三种波长感受特别强烈,通过调整三种光线的强度,就可让人眼感受到几乎所有的色彩。色彩对于人类的日常生活更是紧密联系,例如交通信号灯根据光学原理和色彩心理学内容所设计,它最能体现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舞台美术中,灯光艺术作为传递视觉效果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整光比,设计用色来创造舞台的空间感、时间感等客观因素和人物内心的主观表现。有色光颜色的选择,往往是灯光设计者遵循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习惯,对色彩的反应与行为,无形中受到了色彩心理学的影响。研究色彩心理学不仅能更好的服务于舞台灯光,而色彩心理学本身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非常值得去深入发掘,横向的运用于舞台美术的各个专业。

色彩心理现象成因

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与人的经验、联想以及象征意义密不可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作用于人体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彩感受时,必然勾起人体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事实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过程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科学家研究中发现在有一定的生理变化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在有一定的心理活动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变化。例如,当人们处于红色环境中时,能使人生理上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心理上具有温暖的感觉。长时间红光的刺激会使人心理上产生烦躁不安,在生理上欲求相应的绿色来补充平衡。同时色彩心理也存在差异性,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职业都有可能改变对色彩的感觉。虽然色彩引起的复杂感情是因人而异的,但由于人类生理构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共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单一色,或者是几色的混合色,在色彩的心理方面,也存在着共同的感情。例如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强弱感、软硬感等

关于色彩对人体影响的研究,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许多有自己独特观点的名人。例如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使用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出七种颜色;德国的大作家哥德最早的注意到并且表达出色彩与情感的关系。他们都为近代色彩研究方面奠定了基础。色彩心理学是在色彩发展的历史中所产生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人类生存环境与日常生活中,色彩在客观世界里是对人类的一种刺激与象征,在主观世界里又是对人类的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是通过人对眼睛视网膜接收到的光所做出的反应在大脑中产生的某种感觉,从视觉开始,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都是色彩心理学所要探讨的内容。

塑造舞台客观环境的空间感与时间感

舞台灯光作用是服务于舞台美术,更是服务于戏剧的整体。舞台灯光常常需要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场景,创造戏剧环境的空间和剧情发生的时间,而创造这些的手段是通过对光比与色彩的运用。

舞台的空间感往往是利用布景和灯光来塑造,让舞台视觉更加立体,由近至远有深度。研究中发现人们对色彩的视觉习惯会产生远近感,实验中把不同颜色的两个物体放在同一距离上,所产生的视觉感受是不一样的,由于人睛受到不用波长色彩光线的刺激时,波长较长的色光会在视网膜后方集成焦点,而波长较短的色光则在视网膜前右省二成焦点,经过眼睛水晶体的自调整后,使波长较长的色光看起来较近,波长较短的色光看起来较远。从而就产生了远近、前进后退的感觉差异。所以暖色调给人以向前移近的感觉,冷色调则给人以往后远离的感觉。同时色彩给人的距离感幻觉还受背景色调的影响。例如使用白色的背景时,蓝色显得很近,依次是紫色、红色、绿色等。当使用黑色的背景时,红色显得很近,依次是橙色、绿色、蓝色、紫色。色彩的前进与后退的感觉还与眼睛受到光线刺激时,受光量的多少有关系,照度高时,对眼睛的刺激强,便有耀眼、膨胀、前进的感觉;反之,照度低时,便有灰暗、模糊、收缩后退的感觉。这些色彩心理就为舞台灯光与舞台布景之间的配合提供了帮助。例如柳琴戏《鸭鸣湖畔》第一场,场景是室外,程秀美在村委会门口统计借款数额。灯光设计师将舞台前区用黄绿色打底,后区则用蓝色铺匀,配合布景整个舞台的空间感明确,颜色层层过度,由暖色到冷色,渐渐向后隐去,通过剧情的推进视觉感符合观众共同的色彩心理,让观众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平缓舒适。

舞台的时间感在整部戏剧中也十分重要,胡乱的时间变化会让人产生逻辑混淆,灯光设计者常会根据人们习惯对时间感反应出的色彩来表现。例如表现春天是绿色,万物复苏;夏天是红色,激情奔放;秋天是黄色,落叶归根;冬天是白色,白雪皑皑。如果冬天的剧情使用红色去表现,观众心理感觉可能会是失火或是战争。又如表现清晨是白色或是淡粉色;中午是黄色或是橙色;夜晚是深蓝色。柳琴戏《柳琴姑娘》第一场游春,讲述主人公柳哥和青儿的第一次相遇。灯光设计师将上下桥光统一使用粉色光,结合顶光逆光的浅绿色,营造初春清晨的时空关系。时间感的视觉表现上,有时特别的剧情需要也有异与常规色彩使用,故意使观众产生相对的强烈反应。

塑造舞台主观感受的冷暖感

暖色与冷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波长长的红光、橙光、黄色光,有暖和感,所以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暖色,能带给人温馨、和谐、温暖的感觉。这是由于人们的心理和感情联想。它会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因此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感觉。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冷色,它使人们联想到海洋、蓝天、冰雪、月夜等,给人一种宁静、深远、冷静、寒冷开阔的感觉。例如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在冷色环境中,也会感觉到舒适。柳琴戏《枣花》一场监狱里的戏,前区到后区,从浅蓝过度到深蓝,没有别的色系的颜色,将监狱的阴暗冰冷刻画的淋漓尽致,让观众感同身受,为之动容。当女主角枣花与柳絮两个女人狱中相见时,一束成像灯光投在两人的身上,温暖有情,与监狱环境成鲜明对比。灯光设计师运用色彩的冷暖感清爽干练的描绘了这场戏。在剧目表现中,为了刻画喜庆的气氛,可以以红色光为主搭配橙色、粉色而组成暖调,而在天幕、桥光使用蓝光或是绿光,这样不但没有冲淡暖色的基调,反而由于色彩之间的对比作用,使暖色基调更加鲜明,色彩基调更有层次,视觉效果更具艺术感染力。柳琴戏《柳琴姑娘》最后一场良辰,为女主角青儿操办大婚。这一场戏以红色、橙色的基础光为主,天幕光与桥光使用的蓝光。良辰美景,洞房花烛,本是一桩喜事,却成一个悲剧。拜堂成亲灯光大多使用红色,可这里桥光大胆的作为创意描写,使用蓝光点明主题。冷暖对比均衡,剧情刻画深入。

塑造人物的色彩表情

舞台之上,每个演员都有各自的性格与灵魂,他们都可以用色彩符号来表现。色彩本身只是一种物理现象,没有感情没有灵魂,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每种不同色彩都有特别的象征性。例如黄色是亮度最高的颜色,它具有警告的效果,又象征着财富、权利、智慧、辉煌等;黑色象征着高雅、权威,同时康定斯基也曾指出,黑色意味着空无,像太阳的毁灭,像永恒的沉默,没有未来,失去希望;而与之对立的白色象征着纯洁与神圣。色彩表情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在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对比来表达,有时给人们的感觉也有差异性。柳琴戏《孽海花》第一场,落魄书生王魁,饥寒交加卧街头。整个舞台两道蓝色的逆光充分表达王魁当时的处境,反应当时社会的冷漠与无情,也诠释了王魁“半生落魄志难酬,万事蹉跎鬓染秋”的心境。剧情随音乐推进,王魁倒下,蓝光渐收。歌妓敖桂英乘轿从纱幕后向王魁渐渐靠近,全场红色基础光,慢慢推亮。此时此刻,观众瞬间感受到温暖、温情。灯光设计者将敖桂英的象征色彩诠释的十分明确。爱憎鲜明,决不含糊的敖桂英救起了眼前的王魁。两个人出场前后两种色调,对比鲜明,两个人物性格特点描绘细致,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人物的色彩表情大多是舞台灯光设计难点,有时要违背正常色彩环境来刻意的强调,会使观众出现疑问,舞台灯光的主旨还是服务于剧本,根据特定的需要来展现色彩感情的深意。

色彩心理学运用对舞台灯光的价值

色彩心理学是横跨诸多学科的一门边缘学科,对其的研究很繁琐和不确定性,理论体系还很粗糙,研究成果也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现有的理论对舞台灯光视觉设计上已经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多随性的设计其实就是色彩心理学所探讨的内容,设计者本身也是观众,主观思想也具有大众性,深入的学习研究色彩心理学能更得心应手的去设计灯光,更好的服务于观众。增加舞台灯光在舞台美术,甚至是整个戏剧创作中更多的话语权。

色彩心理学在我们生活时时都在体现,只是平时没有充分意识到它们的作用。色彩的运用已经远远的超出了美学、和艺术的范畴,已经是必须用经济学、市场学特别是社会学来研究和解释的时代了。如果色彩的心理学原理可以充分地被我们利用起来,那么,色彩心理学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色彩心理学,色彩的心理现象,它无处不在。

科技发展到今天,声、光、电在舞台效果中的综合运用,特别是电脑灯的运用逐渐普及,设计师可以处理色彩的手段越来越多,使舞台上的布景、道具使用越来越少了,也逐渐向象征性和抽象性方向发展。要使剧目的意境和主题情绪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舞台画面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立体感,就对舞台灯光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作为一个灯光设计者,在设计前与导演、编导、音响师、舞美设计及服装设计及时进行交流、探讨,全面了解舞台上演员人数及活动情况、音乐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布景道具位置、服装颜色以及更换的频率要做到了如指掌,调动舞台灯光所能运用的所有技能和技巧,用设计者对导演构思的深刻理解和多年来对艺术的领悟,灵活运用,去创造出剧目所要表现的氛围,并随剧目主题思路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进展。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剧目要求、具有欣赏价值的舞台灯光效果来。

猜你喜欢
柳琴舞台灯光灯光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舞台表演中舞台灯光艺术效果的作用探讨
柳琴戏音乐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以2010-2020 年为例
映照
临沂地区柳琴戏的价值及其文化传承研究*
舞台灯光发展新趋势
舞台灯光创新谈
舞台灯光审美特征论
万家灯火之百变灯光
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