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的思考

2015-11-16 21:48吕碧子
剧影月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画派本体

■吕碧子

关于“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的思考

■吕碧子

艺术来源于自然,大自然为画家们的绘画创作提供着非常丰富的艺术素材和极为鲜活的艺术形象。因此,自古以来无论中外的画家都从各自的画种及视角强调“师法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在大自然中吸取创作的题材和灵感。然而,仅仅去“师法自然”是不够的,在此基础之上的“道法自然”才是最终的关键。从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上看,画家们在面对自然的状态下,更多的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更多的表达自已的主观思想。当代的画家应该在追求把握自然规律性的同时,更加突现其绘画的本体性。在“师法自然”中求得“道”,从而升华为“道法自然”。

师法自然 道法自然 精神性 绘画本体语言

自古中国的画论中就推崇艺术要“师法自然”和“道法自然”。早在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观念,追求以大自然为师,在学习大自然中得到感悟,产生艺术创作的灵感和表现形态。使自已的心能融会于山水之间;在清代的大画家石涛也曾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著名话句,要求画家应该广泛深入地去观察、领悟自然对象,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源泉。进而能够在作品中游刃有余的尽情发挥和创造;现代绘画大师刘海粟更说出“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的响亮之语,在他一生十上黄山的画作中,我们明显地能看出他师法自然、得道于自然、从而能够道法自然的全过程。这其中数他晚年的黄山大作尤为雄浑感人,堪称“艺术来源于自然、又从自然之中升华出更高艺术自我”的一个楷模。

艺术的升华需得道并施道于自然。跨越中外美术史的横向看去,就会发现西洋绘画大师们的思想历程竟和中国绘画大师们的画论思想何其相似。

远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起,画家们开始重视和提倡向自然对象学习。通过写生过程提高自己的油画技艺,再在创作大画时弥补记忆的不足,最终提升艺术形象逼真感人的强烈程度。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等都是那个时代超级的写生大师。其著名作品中超强的写实能力和博大的艺术情怀震惊世界,乃至今天都令人崇仰膜拜。他们的艺术横扫画界数百年只是一味地模仿前人绘画模式的恶风陋习,走向自然中找形象、求真切、创新风,自此引领了欧洲艺术长久的振兴。

到了19世纪初,法国的许多画家不满足仅是在画室里作画,开始提倡将画架移到户外直接面对大自然写生创作,离开巴黎到郊外乡村去!巴比松画派的代表画家柯罗(Corot,1796-1875)终生与大自然为伴,其热切的爱恋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曾面对钟爱的枫丹白露森林景色动情地说过:“要始终想着景物中的整体和大效果,以及打动我们心灵的东西,永远不要丢掉最初使你激动的印象。”他的写生是与大自然进行最直接的交流与融合,其中重视自己最初的印象和真情感受,练就出极美妙的色调和精练的造型,营造出十分纯静典雅的和谐画面。其作品充满着美好与理想的生命力,创造了一种诗情画意般的超凡境界。

进入19世纪中后期,法国印象主义画派开始兴起。画家们更热衷于对大自然中光与色的研究和表达,油画写生更强化视觉效果的表现和主观感受的追求。其代表画家莫奈(Monet,1840-1926)从早年起就认真地向大自然学习,在大量写生中探索和表现自然中丰富微妙的光色变化。他的早期画作充满了阳光灿烂,激情生动的笔触,在准确认真之上又轻松自如,其用色与造型近看随意涂抹、远看却栩栩如生。既强化了色彩冷暖关系的变化又追求出和谐迷人的色调,形成一种亮丽优雅的全新画风。从而也打破了欧洲数百年古典油画深沉厚重的传统面貌,在他特有的“师法自然”写生实验中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高度。

莫奈晚年在巴黎近郊的吉维尼修建了自已的花园和池塘,种植了大量的花木和睡莲。并以此为最终的创作与生活中心,用将近二十多年的时间对“睡莲”这一主题展开了系列的写生和创作。此时的他艺术风格更趋于鲜明独特,艺术境界更进一步升华,他对大自然的理解和表现已进入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在最后巨作《睡莲》的壁画中,能充分显现出他的“道法自然”之妙处:一切都成竹在胸。尽兴尽情地任意挥洒,仿佛睡莲与他同体,此时他已成为主宰艺术与自然沟和融化的上帝!画面上,自信老道的各种色线笔触惊人的潇洒而又飘逸,塑造主客观物象只求光色传神,一切均处于似与不似间的神似之中!他已完全沉浸在一种更具精神性绘画本体语境的享乐世界里。用整个生命向大自然歌唱,创造出他所认定的艺术永恒之美。形成他艺术生涯后期中辉煌的高峰。

与印象主义画派相比,后印象派画家在客观写生的基础上更注重自已的主观感受和个性化表现。绘画的风格开始趋于多元化,艺术逐渐走向了百花齐放的时代。这一时期,对绘画本体语言的探究愈来愈得到重视,张扬个人对自然的认为和喜好更加的明显。其代表画家凡高(Vicent Van Gogh,1853—1890)尤为突出而耀眼。他对大自然具有真诚而狂热的爱,面对景物写生往往是极认真的投入和全身心的表现。用生命的燃烧来作画是他超越常人的特点,而法国南部阿尔镇的耀眼阳光是激发他创作灵感火花点燃的一个源点。在他画中,个人的主观感受异常强烈,鲜艳的色彩对比非常刺眼;充满力度与激情的笔触表现使景物塑造呈现出一种疯狂的状态,其效果竟创造出一种高调的和谐。他在“师法自然”的同时,就已经用他癫狂的心在“道法自然”。虽生命短暂,他伟大而杰出的作品却众多。

到20世纪初的法国又出现了野兽主义画派,画家们更注重对大自然内在结构的理解和绘画本体语言的探究,进一步摆脱客观物象外表的束缚,在造型的张力上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并赋予个性化情感,写生中充满着激情的表现。其代表画家马蒂斯 (Honrio Matisse, 1869—1954)、弗拉芒克 (Maurice de Vlaminck,1876—1958)、德朗(Andre Derain,1880—1954)等人的作品均是写生之上的艺术再创造。他们的画中对自然认识的主观意念强烈、个性化绘画语言的效果明显;画时造型布局自信而多变,用色大胆泼辣、用笔随意奔放,画面样式已开始明显的具有现代绘画形态的雏形。

之后的欧洲画坛各种艺术流派叠出,对大自然的学习与理解己完全融入自我绘画本体语境的探索状态。巴黎画派、表现主义画派、立体主义画派、未来主义画派等等的大师们辈出。绘画形式己完全走入到对大自然深层次理解与自我再创造的境界。自此“道法自然”在绘画领域愈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其中的精品震撼世界。

我们回望中外绘画大师们在艺术道路上 “师法自然”与“道法自然”的历程,再联想到自已油画写生创作的求知求真之路,感慨万千而启迪颇多。在向大自然学习之时,应学大师们所走之路。的确是我们后辈能够通向成功的一个最好条件。

我认为在当今油画写生创作之路的初期,应该更认真的“师法自然”。用不间断地写生使陌生的自然变为熟悉和熟知。在最初对自然表象的模写进而到表现的阶段过程中,要有意倾注自已的情感和想象,更要侧重去对自然内在本质认识的体会;在提高写生技艺的同时,要尽早的能爱上大自然;在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下学着把自已融化到自然中去,进而逐步能触及到自然的内涵及核心,在用画笔赞美自然的魅力中去感受和接近自然的真谛。

经长时间训练使自已具备一定的写生创作能力之后,应该逐步强调自已的主观感受和理解,写生中要侧重于绘画形式感的追求和表现力的探究。在与自然直面对话中逐步偿试个性化表现的多种效果,并开始注重绘画本体语言的摸索和体会,以寻求自已的艺术思想和形式如何能更好地与大自然本质进行沟通的途径。使自己一步步地能画出对象的神态,更能看出对象的神韵。从而在对大自然的客观感悟中进一步提升主观感受的内涵和深度。

随着对大自然的领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油画写生创作能力也有了质的提高之后,应逐渐把侧重点转移到更主观的创作形式探索上。在自己很熟知并能把控的特定自然景物面前,可以从“道法自然”的角度去探求与实验,偿试着提升自已绘画本体语境的表现水平,进而去走进并提升自已能“道法自然”的程度,以求能突破一点,然后再星火燎原。

总之,为了真的搞好我们的油画写生创作,要认真主动的去“师法自然”,做有主见和能力的好学生;真诚真心的与大自然沟通并成为熟知好友,并且要努力自信地去寻求“道法自然”之路。

注释及参考文献

论著类:

1.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江苏美术出版社.

2.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江苏美术出版社.

3.艺术哲学.丹纳.江苏文艺出版社.

4.画里画外.陈世宁.四川美术出版社.

5.欧洲17世纪美术.李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欧洲美术.从罗可可到浪漫主义.袁宝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欧洲19世纪美术—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景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欧洲19世纪美术—世纪末与现代艺术的兴起.张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西方20世纪美术.易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学位论文:

林印吉《睡莲中的灵晕 莫奈后期绘画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1.

期刊类:

1.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美术,1979,05.

猜你喜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画派本体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眼睛是“本体”
The Research of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The Influence of Local Accents on English Pronunciation
立体画派
一种新型水平移动式折叠手术床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An Analysis of Symbolism
打造画派迟早也要打入冷宫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