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活动开展的点滴认识和思考

2015-11-18 06:28汤琴
文理导航 2015年32期
关键词:认识开展思考

汤琴

【摘 要】数学作业批改,是教师考查学习对象学习效果的有效“抓手”是学习对象巩固强化数学知识,锻炼学习技能的有效“途径”。作业批改,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作者简要谈谈对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活动开展的点滴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作业联系;批改活动;开展;认识;思考

数学作业是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活动要素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是教师考查学习对象学习效果的有效“抓手”,同时,也是学习对象巩固强化数学知识,锻炼学习技能的有效“途径”。作业设计、作业批改、作业讲解,是数学作业教学活动的三个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其中,作业批改起着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它是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契机”,同时,也为有效课堂讲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第一手材料”。作业批改活动,看似一项极为简单的实践活动,实际是一个丰富、深刻、复杂的实践活动,这其中渗透和囊括了众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同样需要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义。有鉴于此,本人简要谈谈对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活动开展的点滴认识和思考。

一、作业批改要注重收集,梳理归纳

作业批改,为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了“条件”,也为教师高效开展作业讲解活动提供了事实“依据”。教育实践学认为,批改作业是教师认知掌握学习对象学习实情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重视对学习对象作业完成情况的收集和整理。笔者发现,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作业批改活动中,只是完成了对高中生作业“批”的任务,而没有完成对作业“改”的工作,不注重对高中生作业完成情况的收集和整理,导致作业讲解评判时,不能付之于有效教学活动和事实依据。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注重对高中生作业完成情况的收集和整理,让作业批改活动与整理收集活动同步进行、同步实施。教师可以制作作业完成情况记录表,把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的高中生作业解析的不足和缺点等,及时的“记录在案”,并对收集到的高中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归纳,找出解析错误或解题缺陷的根源,为课堂作业讲解活动的开展,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材料“依据”,为科学讲解、高效讲解打下深厚“基石”。

二、作业批改要规范统一,便于改正

笔者发现,有少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较为随意、“任性”,不能用规范、统一的批改符号对高中生数学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导致高中生面对“模棱两可”的批改内容,无所适从难以下手,订正活动难以开展。而教育学指出,作业批改活动是为教与学的双边实践活动“打基础”。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作业批改时,不能任性自由,随心所欲,而应该遵循统一规范的作业批改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性的作业批改活动。一方面批改符号要力求标准统一。高中数学教师批改作业评定对错时,对正确的作业内容打“■”,对错误的作业内容打“■”,不能拖泥带水。避免出现作业评判中“■”情况的发生,让高中生面对此种批改评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现象的发生,不能深刻领会教师的批改评判意图。同时,也要根除粗放式的批改模式,不对作业内容逐一批改,而采用整个一面作业只打一个钩的现象。另一方面要加入适当批注。教学实践证明,画龙点睛的作业批注,能够促发高中生更加深刻、有序思考探析,能够推进高中生作业订正活动进程。高中数学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针对学生作业完成的“缺陷”,可以在解题末尾处,批注上点拨性的启示语,启发他们进行思考和研析。如“在直角△ABC中,AB=AD,∠CAD=α,∠ABC=β。(Ⅰ)试证明sinα+cos2β=0;(Ⅱ)如果现在AC=■DC,试求出β的值为多少?”作业批改中,教师发现高中生已经认识到该问题的设计意图是考查三角函数及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同时考查根据公式进行简单证明。但通过批改解题过程发现,有些高中生在求解β的值,得到了“解得sinβ=■或sinβ=■”结果,就自然而然地求出β的数值。此时,教师根据出现情况,在问题结尾处加上了“0<β<■”并打上一个“问号”,高中生看到此作业批改内容时,就能迅速做出回应,进行针对性的订正修改活动。

三、作业批改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多样灵活,课堂教学效能自然显著提升。作业批改活动同样如此。教师在高中生作业批改活动中,不能只采用教师批改的一种形式,应不拘一格,与时俱进,开展形式多样的作业批改活动,将学生纳入到批改作业活动进程之中,切实提高作业批改的活动成效。一是师生合作式批改。将高中生自己当“老师”,在教师的引导讲解下,对他人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批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事先明确批改的标准和要求,保证批改标准统一性。在此基础上,高中数学教师应做好作业讲解工作,使作业讲解与学生批改同步进程,让高中生在听取教师作业解析方法策略的同时,对他人的作业案例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评判和衡量,从而提高高中生的是非辨析能力。二是师生交流式批改。教师在作业批改过程中,应结合高中生作业完成情况,与高中生就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进行深入的谈话和交流,帮助高中生明晰解析思路,提高认知程度。三是自主合作式批改。让高中生组建合作探析小组,就数学作业内容的解答方法进行合作讨论,共同讨论、归纳出解题的方法和步骤,并根据探讨结果,组织高中生进行批改作业活动。此项批改方式,教师应做好事后巡视和指导活动。

以上是本人对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活动开展的认识以及采用的方法举措。希望高中数学教师用更多时间参与此方面教学科研,为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活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晶.浅谈中学数学作业的批改[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年第02期

[2]张守军,姜庆相.让作业批改成为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桥梁[J].科技信息,2009年第21期

(本文为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提升高中数学错题订正有效性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B-b/2013/02/00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中学)

猜你喜欢
认识开展思考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浅谈我对秦腔小生舞台表演的认识
体育舞蹈进入中学教学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