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听觉生理异常与听骨链HRCT扫描结果探讨

2015-11-18 05:43曹翠萍赵琳何章彪从国彬屈凤勤许红芳郑吟诗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听骨音叉纯音

曹翠萍 赵琳 何章彪 从国彬 屈凤勤 许红芳 郑吟诗

(1.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五官科/医学影像教研室 河南 商丘 476100;2.商丘市第一民医院 耳鼻喉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目前,大学生听觉生理异常主要表现为耳鸣和听力下降,其原因和当代大学生使用耳机、手机等各类音视频终端(audio and video terminals)不合理应用有关,之前研究曾对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 级临床医学专业300 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对发生耳鸣、听力下降的学生(耳鼻咽喉常规检查首先排除本科其它疾病导致的耳鸣和听力下降)进行音叉试验和纯音测听,发现有部分学生多数耳气导(AC)低、中频下降明显、4 000 Hz听力正常,少数耳骨导(BC)出现卡哈切迹(Carhart notch),在相关文献报道中提到此种结果可能与听骨链锤砧关节劳损有关。为进一步探讨音视频终端不合理应用是否对大学生听骨链锤砧关节造成损伤,本课题组成员选取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 级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 000 人、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200 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8~24 岁,平均(20.0±0.7)岁,性别差异未做统计。

1.2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内容共涉及手机、耳机的应用情况,是否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有无耳鸣及听力下降等多项指标。调查时间为2014年3月6日至2014年3月10日,分4 次完成,每次调查于19:00 进行。发放调查问卷1 200 份,回收1 003 份,有效调查问卷950 份。950 份调查结果统计有耳鸣者共计469 人,填写听力下降者共计234 人。

1.3 检测方法 对发生耳鸣、听力下降的学生先行耳鼻咽喉常规检查,对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的学生(排除本科其它疾病导致的耳鸣和听力下降)进行音叉试验、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和听骨链HRCT 扫描。

1.3.1 音叉试验 音叉选用256 Hz 和512 Hz,检测于每晚18:30~20:30 分7 次完成,每次20 人。

1.3.2 纯音测听 纯音测听仪型号为AD226,生产厂家为丹麦Interacoustics A/S,校准后使用,隔音室测试。测试0.25、0.5、1、2、4 kHz 纯音听阈(根据受试者的具体听力结果决定是否加噪声掩蔽)。

1.3.3 声导抗测试 声导抗测试仪型号为AT22t,生产厂家为丹麦Interacoustics A/S,Assens。主要检测鼓室导抗图。

1.3.4 听骨链HRCT 扫描 受检者仰卧,适当进行头部固定以尽量避免头部伪影,扫描基线为听眦线,根据定位图像确定扫描范围,行颞骨轴位单层扫描,层厚0.7 mm,辐射剂量5 mSv/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音叉试验 上述有耳鸣、听力下降且耳鼻咽喉常规检查排除了本科其它疾病导致的耳鸣和听力下降的学生共计140 人,同意接受音叉试验。根据音叉试验结果选取纯音测听人选,共71 人。

2.2 纯音测听 上述71 人均同意接受纯音测听检查。检测结果:共有119 耳听力下降,AC 低、中频下降明显且耳数较多,BC 2 000 Hz 下降明显且耳数较多,18 耳气骨导差(ABG)≥30 dB,11 耳BC 听力曲线图出现Carhart notch,见表1和表2。根据纯音测听检查结果选取声导抗测试人选,共55 人。

表1 71 人纯音听力检测结果

2.3 声导抗测试 上述55 人均同意接受声导抗测试,其鼓室导抗图1例为B 型(测试时上呼吸道感染),1例为C 型(病因不明),余均为A 型。根据声导抗测试结果及上述纯音测听结果(鼓室导抗图为A 型、AC≥30 dB)选取听骨链HRCT 扫描人选,共17 人。

表2 71 人纯音听力检测气骨导差(ABG)≥30 dB 及Carhart notch 结果统计

2.4 听骨链HRCT 扫描 上述17 人共14 人同意接受听骨链HRCT 扫描。14 人扫描结果目测:听力下降耳锤砧关节间隙变窄或融合,其中10 人耳锤砧关节间隙融合(1 人为双侧融合),9 人耳间隙变窄为不规则型,听力正常耳9 人耳锤砧关节间隙为均匀弧形。锤砧关节形态以均匀弧形最多见,约占83.7%,表现为关节面规整,关节间隙为均匀规则的弧形低密度阴影[1],说明上述14 人锤砧关节结构改变(损伤)耳与听力下降耳相对应。扫描者同时排除了中耳炎性疾病、鼓室硬化症、肿瘤等。听骨链锤砧关节损伤组和无损伤组在纯音听阈上受损频率听力损失程度及ABG结果比较见表3。

表3 14 人锤砧关节损伤组和无损伤组纯音听阈上受损频率听力损失程度及ABG 结果比较

2.5 结果分析 ①表1统计结果显示AC 听力下降耳数和下降程度各频率段均大于BC,AC 15~30 dB随着频率的提高耳数明显减少,BC 2 000 Hz 下降耳数和下降程度均大于低、中频区。AC 250~1 000 Hz,15~30 dB 与2 000~4 000 Hz,15~30 dB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BC 2 000 Hz 15~30 dB 与250~1 000 Hz、4 000 Hz 15~30 dB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C、BC 250~4 000 Hz,31~90 dB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表2左、右耳ABG≥30 dB 及Carhart notch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表3锤砧关节损伤组和无损伤组AC≥30 dB、ABG≥30 dB 250~1 000 Hz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BC≥15 dB 2 000 Hz 与250~1 000 Hz、4 000 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听力下降耳与锤砧关节结构改变(损伤)耳相对应。锤砧关节损伤组AC≥30 dB、ABG≥30 dB,250~1 000 Hz 与2 000 Hz、4 000 Hz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BC≥15 dB 2 000 Hz 与250~1 000 Hz、4 000 Hz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图1 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听骨链HRCT 扫描3 人检查结果(a-b:男,20 岁;c-d:女,23 岁;e-f:女,21 岁)

3 讨论

听骨链HRCT 扫描14 人有13 人使用耳塞式耳机,手机、耳机每天接听时间短者3 h 以上,长者5 h 以上,进行英语听力训练9 人。71 人听力检测结果AC低、中频听力下降较高频为重且耳数较多,此结果与噪声、药物、遗传及内耳、神经发育异常引起的听力下降有本质区别。听骨链HRCT 扫描,重点观察锤砧关节(砧镫关节不易显示),扫描结果显示此关节间隙变窄或融合,听力下降耳与关节改变耳相对应,该结果表明各类音视频终端不合理应用可导致大学生听力下降。锤砧关节及砧镫关节的运动是靠声波振动完成的,持续长时声波刺激可能导致锤砧关节结构异常,造成锤砧关节损伤(劳损),低、中频传导时关节振动减弱或不能振动而导致听力下降,4 000 Hz 检测听力正常可能与高频振动产生的高能量迫使锤砧关节振动有关。另外,听骨链HRCT 扫描者鼓室导抗图均为A 型,说明鼓室导抗图A 型者既不能完全排除中耳结构及功能出现异常,又不能排除AC、BC 各频率段听力是否下降。此发现与黄孝文等[2]报道的A 型鼓室导抗图9耳中5 耳术中证实有鼓室积液相吻合。气导听力及气骨导间距与听骨链的活动度和功能状态直接相关,对气骨导间距有影响的因素中,听骨链最重要,当气骨导差(ABG)≥30 dB 时,可考虑听骨链的固定或破坏[3]。

中耳的传声作用主要由质量、劲度和摩擦三因素决定[4]。劲度在低频传音结构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听骨链的任一特定部位使其杠杆作用削弱、劲度受损,引起传导性听力下降则是共同的[5]。关于听骨链HRCT扫描的文献报道至今甚少,个别文献报道除外伤、中耳炎症和鼓室硬化症外,国内至今没有关于应用音视频终端对听力的影响而进行听骨链HRCT 扫描的报道,本课题研究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少数学生AC、BC 各频率段均下降,除听骨链功能异常外,可能与Corti 器或位听神经损伤有关;BC 2 000 Hz 下降耳数和程度大于250~1 000 Hz,11 耳BC 听力曲线图出现Carhart notch,其原因与王燕玲等[3]报道出现类Carhart切迹的病例一般听骨链被包裹固定或中断相吻合。就耳鸣、耳聋发生机制仍需深入研究探讨。

科学合理地应用音视频终端,如手机使用年龄应控制在18 岁以上;尽量减少手机通话时间、次数,养成双耳接听习惯;减少耳机的使用时间、次数,尤其是耳塞式耳机,尽量选择外音播放等。这些措施对预防听觉器官损伤至关重要,极希望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和控制工作,不容忽视!

[1] 方明,孔繁荣,冯磊,等.成人锤砧关节和砧镫关节的正常HRCTG表现及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5):491-494.

[2] 黄孝文,王春芳,曹平平,等.鼓室导抗图与颞骨CT 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比较[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5):483-485.

[3] 王燕玲,秦兆冰,李素娟,等.鼓室硬化患者的纯音听阈特点[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1):23-25.

[4] 黄志勇,周凤华,谢南屏,等.118例鼓室硬化临床资料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2):345-348.

[5] 王少植,杨庆文,谢南屏,等.慢性中耳炎听骨链病损部位对气导听力损失的影响[J].北京医学,2000,22(5):262-263.

猜你喜欢
听骨音叉纯音
音叉共鸣现象的教学探析
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一个三维系统的音叉分岔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民用飞机噪声适航审定中伪纯音影响的去除方法
健听青年短纯音ABR测试结果分析
短纯音及切迹噪声掩蔽的短纯音ABR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成年人纯音听阈的评估△
中耳胆脂瘤患者的听骨链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钛质及陶瓷人工听骨用于闭合式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比较
听骨链重建材料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