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CA125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2015-11-22 05:29王迪进徐国辉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鳞癌腺癌标志物

李 林 王迪进 万 轲 徐国辉

肺癌(lung cancer)亦称“支气管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或肺部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1-2]。环境因素是其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3],包括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致癌因子以及电离辐射等,其中吸烟是其中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随着社会工业发展,空气污染的加剧,肺癌死亡率以每年3%左右的速率增长,在发展中国家中该增长趋势更为显著[4]。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不容忽视,痰脱落细胞检查虽然是早期诊断最简单的方法,然而灵敏度却不高,另一方面作为肺癌确诊依据的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却存在局限性、损伤性等缺陷。免疫学方法诊断肺癌是人类医学发展中的一项重大突破,不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方法简便易操作[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等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一类可通过免疫学和血清生化方法检测出来用于区别正常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物质。本研究通过肺癌患者、肺良性疾病患者以及正常健康者的对比研究,探讨CEA、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s,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以及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肺癌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别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呼吸科就诊的肺癌患者102例、肺良性疾病65例以及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肺癌组男性59例,女性43例,包括52例腺癌、31例鳞癌和19例小细胞癌;肺良性疾病组男性38例,女性27例,包括21例肺炎、10例支气管哮喘、14例肺结核、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肺源性心脏病以及2例错构瘤;健康组男性47例,女性33例。三组年龄、性别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肺癌组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并排除合并有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者;非良性疾病组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等确诊,并排除有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和危重患者;健康组研究对象均经统一的全身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沉等实验室检查以及B型超声、CT等其他检查,且近一个月未发生任何呼吸系统疾患。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空腹条件下由统一专业的检验科医务人员抽取5 ml外周静脉血置于真空采集管中,然后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立即进行检测或置于-20℃环境下储存并于1周内检测。其中血清SCC水平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选自美国进口Dxl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相应试剂;血清CEA、CA125、CYFRA21-1与NSE水平的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选自瑞士进口Autolab电化学分析及相应试剂,所有检测操作均严格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步骤进行,记录每个研究对象各项检测。

1.3 指标判定标准

观察治疗正常值范围:CEA 0~5 μg·L-1,CA125 0.01~35 U·mL-1、CYFRA21-1 0.1~3.3 μg·L-1,NSE 0~15.2 μg·L-1,SCC 0~1.55 μg·L-1。若检测结果超过正常值范围则判定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事后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0.05则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各肿瘤标志物血清浓度比较

肺癌组患者5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肺癌组患者 CEA、CA125、CYFRA21-1、NSE及SCC血清浓度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三组间各肿瘤标志物血清浓度比较(±s)

表2 三组间各肿瘤标志物血清浓度比较(±s)

注:a为与肺良性疾病组比较,P<0.05;b为与健康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 CEA/(μg·L-1)CA125/(U·mL-1)CYFRA21-1/(μg·L-1)NSE/(μg·L-1)SCC/(μg·L-1)肺癌组 102 8.05 ±3.17ab 41.25 ±10.21ab 4.05 ±2.09ab 14.98 ±6.05ab 2.42 ±1.06肺良性疾病组 65 4.00 ±1.68 19.53 ±6.87 1.88 ±1.01 11.27 ±4.61 0.75 ±0.22健康组 80 2.02 ±1.18 14.38 ±5.19 1.40 ±0.72 9.85 ±2.680.35 ±0.19

2.2 三组各指标检测阳性结果比较

肺癌组患者 CEA、CA125、CYFRA21-1、NSE 及SCC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健康组(P<0.05),见表3。

表3 三组各指标检测阳性结果比较(例,%)

2.3 不同病理分型肺癌患者各指标检测阳性结果比较

腺癌患者CEA、SCC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鳞癌、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CA125和CYFRA21-1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患者(P<0.05);小细胞肺癌患者NSE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癌、鳞癌患者(P<0.05)。见表4。

表4 不同病理分型肺癌患者各指标检测阳性结果比较(例,%)

2.4 各指标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比较

CEA、CA125等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度(91.18%)显著高于任意单项检测敏感度(P<0.05),且5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特异度(89.84%)显著下降,见表5。

表5 各指标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比较/%

3 讨论

肿瘤标志物是指恶性肿瘤细胞或因恶性肿瘤细胞刺激正常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细胞生成及发展的一类特征性物质,可通过免疫学、化学及生物学方法在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以及排泄物中检测到[6-7]。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不仅可以在临床上辅助肿瘤的诊断,还能在治疗过程中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8]。

癌胚抗原(CEA)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中,临床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肺癌、甲状腺髓质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均可表现血清CEA水平升高[9],另外肠梗阻、胰腺炎、结肠肌肉等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也可伴CEA水平轻度升高。吴广平等[10]通过对肺癌患者胸水中部分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得出CEA检测用来诊断肺癌的灵敏度50%左右且与肺癌的病理分型有很大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组CEA检测阳性率(40.20%)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组(7.35%、8.75%)(P<0.05),在所有肺癌患者中腺癌组患者CEA检测阳性率又显著高于鳞癌、小细胞肺癌组(P<0.05),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

CA125是1种类似黏蛋白的高分子糖蛋白复合物,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11]。细胞角蛋白是形成上皮细胞结构蛋白其中1种中间丝的亚单位,依据其分子量与电泳中等电位的差异分为20种类型CYFRA21-1作为细胞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多存在于上皮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胞质中,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A125与CYFRA21-1血清水平会存在不同程度升高[12-13]。本研究结果也符合这点:部分肺良性疾病患者CA125检测水平可同肺患者一样显著升高,肺癌组CYFRA21-1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正常组(P<0.05);在所有肺癌患者中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的CA125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46.15%、32.25%、47.37%;鳞癌组患者 CYFRA21-1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腺癌、小细胞肺癌组(P<0.05)。任乂等[14]认为 NSE的检测对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临床疗效等均有一定价值。SCC是来自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浆的一种糖蛋白,是鳞癌诊断的重要标志物之一[15]。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鳞癌组SCC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腺癌、小细胞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NSE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癌、鳞癌组(P<0.05)。

总之,单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一定敏感性,但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结果提示:CEA、CA125及CYFRA21-1单项血清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尚可,分别为40.20%、42.16%、50.00%,而 CEA、CA125、CYFRA21-1等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达91.18%,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敏感性;另一方面,鳞癌患者 CYFRA21-1、SCC 检测阳性率达 70.97、38.71%,均显著高于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小细胞肺癌NSE检测阳性率达73.68%,显著高于鳞癌、腺癌患者。

综上所述,CEA、CA125、CYFRA21-1、NSE 及 SCC 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1]杨 红,李 婕,郭 嘉,等.TIMP-3和mt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肺癌杂志,2012,6(4):53-57.

[2]韩琤波,邹华伟,马洁韬,等.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EGFR和KRAS状态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0,26(9):78-81.

[3]王 梅,魏文强.中国肺癌患者住院人次增长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2007,10(9):104-107.

[4]陈陶阳,姚红玉.肺癌发病风险因素与预防对策〔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3(9):136-139.

[5]刘亚娴主编.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28-229.

[6]朱金风.肺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11,21(3):312-315.

[7]李 策,聂彩辉,张力君,等.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及其筛选技术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14,28(1):179-184.

[8]杜淑英.血清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北方药学,2014,17(9):371-374.

[9]董振南,董静肖,田亚平.癌胚抗原升高在良恶性疾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1,10(1):45-48.

[10]吴广平,巴 静,王恩华,等.检测胸水 CEA、CA125、CA153、CA19-9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肺癌杂志,2004,7(1):35-38.

[11]钱 明,袁君君,王晓鸿,等.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对卵巢上皮癌诊断及疗效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53-54.

[12]Qi LC,Gao N,Han ZG,et al.Clinical value of lung cancer tumor marker〔J〕.Chin J Lab Diagn,2007,10(7):774.

[13]尚文君,周耀洪,王晓丽,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浓度与病理分期关系的探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4):368.

[14]任 乂,赵金波.肺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4,26(4):488-493.

[15]郭柳薇,高兴华,黄王莹.肺癌患者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江苏医药,2014,40(1):69-72.

猜你喜欢
鳞癌腺癌标志物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基于深度学习的宫颈鳞癌和腺鳞癌的识别分类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