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艺术品

2015-11-23 06:28余颖
收藏·拍卖 2015年9期
关键词:外销瓷器艺术品

余颖

两三百年前,如果从澳门往南走向珠江,这条外国人来中国经常走的路,充满了农田和小镇,但是直到他们看到广州,才看到了第一个大城市。我们把1700年至1842年间中国南部的外销贸易叫做“广州体系”,这看出了广州当时占有的统治性地位。广州,这座古老的中国南部大城市,做了超过一千年中国的行政和贸易中心,直到西方人士的侵入。

围墙外的商铺

阿拉伯和波斯的商人从唐代以来就一直靠着广州的繁荣贸易而为生。就像其他中国的古老城市一样,广州的中心区也是被墙包围,主要道路都是在围墙内,墙外外延出很多市场和贸易区,周边国家通过海运日夜不休地把广州,或者说是中国的艺术品带去世界各地。明朝君主禁止西方商人进入澳门,但是清朝的统治者在18世纪打通了这扇大门。满族人作为当时中国的外来人种,他们热衷也习惯于与各个国家和族裔的人建立关系,并给各族人明确的定位。他们称其他国家为“进贡国”。18世纪前来中国做商贸往来的西方人也必须要入乡随俗,进贡商品给皇帝。清朝统治者认为,这些外来人也只是想在中国的繁荣中获取一些利益,分得一匙羹。

17世纪早期,西班牙已取得在澳门贸易的权利,荷兰和英国也在竭尽全力地赢取与中国的贸易特权。经过长达多年的商讨,18世纪,广州成为外贸的最方便港口和中心。广州作为清代中国的贸易中心,担任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中国的传统艺术作品是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从很久前起,中国社会就非常爱护精美的艺术品。随着西方人士对于这种异域的、东方的艺术品的热爱,不仅仅是中国的艺术品,广州本地的艺术品也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州外销艺术品体现着复杂的、美好的中西文化和艺术间的交流。

广州外销画作

随着很多外国商人在广州的定居和经常来往,他们完全被中国的精美艺术品所打动,这其中就包括了西方人士的最爱油画。这是一个外国人熟知的艺术媒介,但风格、主题和笔触又是完全的不同,造成了需求量的迅猛上升,每个商人都想把这种充满新意的作画方式带回自己的国家。油画在当时对于中国艺术家还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情,但是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如何作画的技巧,产生了诸多涌来外贸的作品。

买卖就意味着金钱,中国艺术家对于“东方油画”的渴求以非常积极的方式面对。这段时期内,广州生产了数不胜数的纪念品,艺术家用传统山水画的手法,融合进西方油画的风格,产生出一种新的西方人易于接受的东方艺术。可惜的是,只有很少的几位这方面的艺术家留下了他们的姓名,这其中就包括关联昌,他拥有19世纪中期最大的艺术品出口工作室。

艺术家中最有天分和名气的要属关作霖(亦称史贝霖“Spoilum”)。他潜心学习欧洲的玻璃油画,并从1770年开始大量创作。他不仅精熟于这种技巧,还对西方人物画像的姿势和组成潜心研究。当时,如果哪个商人想找他画画像,一般要静坐两三个小时,价格则是现在的10美元。他是一位真正的国际艺术家,作品远销英国、荷兰、法国等。

虽然可以到达中国的西方人士不多,但是这并不妨碍欧洲人对于广州的了解。许多画家创作城市的景观图,包括商铺、港口和广州周边的乡村等。这部分画作的长期买家是船长和水手,也许是因为他们对于景观和大海的热爱。几百年前流行的新型油画,在现在的市场中反响又是如何?油画虽然在当时大量生产,但还是数量稀少,加之很多画作没有明确的艺术家或艺术家根本没有名气,因此没有很多作品成为市场的宠儿。

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一些好的作品在欧美市场上的表现。相比于我们经常听到的百万美元交易,这些画作的价格在几百到上千美元不等,偶尔会出现上万美元的情况,这不是一个坏的标志。画作的确是带有创新性,但是鉴于当时以商业用途大量生产的原因,作品的质量并不能达到顶尖,加之油画在当时并不是中国艺术家熟知和有代表性的艺术媒介,很多作品略显单薄和麻木,无法同西方油画或者中国水墨画媲美。但是,单单作为这一艺术类别来讲,升值的空间还是非常大。中国艺术品总体在欧美艺术市场上蒸蒸日上,广州外销油画虽然不是最具有代表性和价值的,但也绝对代表了一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想必在今后的日子里价值会慢慢升温。

广州出口瓷器

瓷器,应该说是中国艺术的象征,这点从它的英文名“China”上就可以看出来了。在最近的十几年里,水墨画、铜器等才在欧美市场火爆起来,但是在这之前,瓷器一直都是西方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历史和工艺的艺术品。广州作为改革开放以前唯一的中国出口贸易城市,它的外销瓷器,就是中国的外销瓷器。

中国瓷器,并不是简单地就是艺术品的一大类别,它其实是被分为“中国瓷”和“中国外销瓷”两大部分。当我们要去研究和讨论中国瓷器时,必须先把这一点搞清楚。“中国瓷”就是我们平时在博物馆、故宫、电视、家里见到的,我们经常提到的官窑、民窑瓷,主要供给中国大陆居民。“外销瓷”则是在16世纪中国与西班牙建立贸易往来后才出现的。它只对外销售,风格、质量都是当时中国人看不上、理解不了的。

清朝时出口最多的是茶,中国人也是在那时把茶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英国的早茶、印度的奶茶、美国的花草茶最早都是由中国贸易而起。对这些饮茶的新手来讲,他们对茶具的需求就紧接而上了。广州人看到这个商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生产质量并不高但是符合西方人审美和习惯的瓷茶具。一种新的工艺品就这样诞生了。越来越多的欧洲商人把他们的设计带入中国,希望广州生产商可以制作出更加符合西方文化又带有东方韵味的瓷器。

从16世纪起,蓝白一直是出口瓷器的统一颜色,直到17世纪末期。彩瓷渐渐变得流行起来。蓝白瓷虽然充满了中国风味,但是有时难以描绘出生动的细节,时间长了也略显单调。相反的,彩瓷可以精确地讲出一个故事,多色彩也更容易变成家居装饰中的一部分。就这样,彩瓷在18世纪变成了广州外销瓷器的代表,渐渐形成了外销瓷的独特之处。

随着18世纪早期欧洲出现自己的烧瓷厂,西方世界对于广州外销瓷的需求量逐渐下降,18世纪下半叶,出口销量遭遇急剧地下滑。但这并不是结束,新的国际市场给外销瓷注入新鲜的血液。1784年,美国正式独立,并与中国建立直接贸易往来,美国商人把他们的需求和新设计交给了广州商人。越来越多的美国政商名流开始订制外销瓷,给自己的特殊节日或是作私人收藏。这些作品,与欧洲的精美瓷器相比,更多地融入了美国精神和个人色彩,比如乔治华盛顿像、当地乡景等。

进入到19世纪时,广州出口瓷器失去了它的主要地位,更多地变成了古董收藏品,而非家具日用品。欧美艺术家在那时已经完全了解了烧瓷工艺,并开始制作属于西方世界自己的瓷器。广州外销瓷器和上述的外销油画在欧美市场上有着相同的处境。随着现在艺术市场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瓷器进入西方的市场中,比起这些瓷器,出口瓷器则显得质量不高、又没有那么带有中国历史风味,就好像夹生饭一样。价格从几美元到几万美金不等。如果说要画出一张外销瓷器价格图,那真是显得没有什么意义。

然而,外销瓷器又不是全然没有价值。是的,在很多方面它比不过本土瓷,但是它唯一的出色处就是它当时的特殊客户群和用途。如果要选择有价值的作品,那么就必须得看它之前的主人是否达官权贵,因为这样的出身会一下使外销瓷从“矮矬穷”变成“高富贵”,例如去年丘吉尔的孙女在苏富比拍卖行的瓷器收藏。其次,就是要看设计师,虽然大多数的外销瓷并没有哪个艺术家在背后做支撑,大部分都是作坊货,比不上官窑民窑,但也有一些珍贵作品是出自中外著名工匠之手。

那么很多人就会考虑广州外销瓷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国内市场也许还没有太多接触这种艺术形式,毕竟从一开始外销瓷就是流通于欧美的,但是在欧美市场外销瓷还是可以被考虑买进的。对于一些想花小金额在欧美市场试水的藏家来说,这的确是不赖的选择,既没有本土瓷上百万的价格承担的风险高,又不用担心外销瓷的市场浮动太大,因为市场对外销瓷的定位一直是在装饰品类,而装饰品不同于美术品类,价值一直在随着时间慢慢平稳上升。

英国Cohen&Cohen画廊的负责人Michael Cohen就讲了一个生动的例子:

“我最近花5万英镑在欧洲买了一对我当时卖掉的外销瓷花瓶。1977年我第一次买进这一对花瓶花了3200英镑。算上这些年货币的增值和通货膨胀等因素,这对花瓶的价值增高了9.6%。如果这一对花瓶是大作的话,百分比肯定还会高出更多。”

研究古董的Nicolas Johnson博士提到:

“这些年美国外销瓷市场很火爆,只要是带有美国国旗和美国鹰的外销瓷都能被高价卖出,同时,早期出口美国瓷器也在市场上表现良好。”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中国出口瓷商人Elinor Cordon说:

“1964年,我花2600美元买了一个广州外销瓷盘子,我当时觉得自己买贵了,但是在2001年,这个碟子在拍卖场上的价格是4.5万美元,这么来说,它的净价值增高了8%”。

其他外销艺术品的收藏价值

除了油画和瓷器,广东外销艺术品还包括很多,比如铜器、金属器、丝绸等。总的来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中不中洋不洋的一种特殊艺术产物。这并不是一个贬抑的评论,每一个作品的存在都有它的理由,广州外销艺术品也同样是历史的产物。虽然现在它在欧美市场还不属于高端市场,大多数作品因为质量原因被归类为装饰品类别,但这并不代表广东外销艺术品就没有收藏价值,也并不是只有高端美术品才值得花大价格买进收藏。艺术收藏的根本意义是在于符合藏家的欣赏喜好和水平,广州外销品可以作为藏家提高生活品味、装饰家居、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渠道。

对于想进入这个市场的买家来说,一位合适的专家会使你了解艺术品的历史和价值。高质量的作品在这几十年来证明了它们是不会贬值只会升值的,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现在而言,美国是广州外销艺术品最强的市场。

猜你喜欢
外销瓷器艺术品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