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
——再谱军民鱼水情时代新篇

2015-11-27 04:09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
中国民政 2015年22期
关键词:双拥军民工作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丁 朋

迈向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
——再谱军民鱼水情时代新篇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丁 朋

6月26日,全国省(区、市)双拥办主任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创建活动、按照新的标准要求评选推荐双拥模范,标志着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模范单位和个人评比命名表彰正式启动。优抚安置工作和双拥工作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就是对双拥工作最扎实的落实,做好双拥工作就是对优抚安置最好的提升。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不断提升双拥工作水平,必将巩固水乳交融、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军政军民关系,永葆双拥工作的生机活力。

双拥工作即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双拥工作历史悠久,她萌芽于红军初创期,创立于土地革命时期,形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彰显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和重要作用。双拥光荣传统之所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适应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规律;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运用,体现了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符合亿万军民的共同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当下,双拥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和“四个全面”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并围绕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多次对加强双拥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作出明确指示。今年年初,习近平首次提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这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全国各地以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为总指向,以第十轮全国双拥模范评比命名表彰为契机,全面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谱写了双拥工作的新篇章。基于此,我们铭记我军我党革命历史年代具有历史节点意义的城市如延安等地,也必须记住和平时期双拥工作创新发展的地方。上海、重庆等直辖市弘扬传统、创新发展谋新篇;延安、遵义、洪湖、临沂等革命老区,依托红色资源焕发双拥新光辉;长春、南京、济南等省会城市突出科技支撑、融合发展、社会化拥军;福州作为全国第一次双拥工作会议的召开地,再创双拥佳绩;昆明、乌鲁木齐等边疆省会城市更是走出了军民融合的新路子;在曾经创造无数辉煌历史的许昌市,双拥之花越开越绚丽……

为此,本刊特别策划此专题,回顾双拥工作发展历程,明晰双拥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现各地双拥工作风采,以飨读者。

双拥溯源

双拥即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简称,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为主旨,组织发动全国军民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团结奋斗的一项社会活动。它深刻反映了我国军民血肉相连的本质特征,生动体现了党的宗旨、国家的性质和人民军队的本色。

早在红军初创时期,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工农红军离不开工农群众的思想,要求军队爱护人民群众,苏区政府和人民支援红军、优待军属。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开展了“拥护军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活动,八路军留守兵团开展了“拥护政府、爱护人民”活动,改善和密切了边区的军政军民关系,形成了军民团结、共御外侮的生动局面。1943年1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确定从1月25日至2月25日为边区拥军运动月。同时,还制定了《军民诉讼暂行条例》,重新修订了《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条例》。1月25日,八路军留守兵团领导机关发出《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确定从2月5日至3月4日为拥政爱民运动月。在军队和边区政府领导人的倡导下,经过军地双方的推动和配合,“双拥运动”在陕甘宁边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毛泽东同志充分肯定了陕甘宁边区的做法,号召各根据地军民普遍开展这一活动,从而使双拥运动从延安迅速发展到各个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双拥热潮。

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军民携手并肩,浴血奋战,迅速摧毁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双拥工作所形成的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双拥正式形成的时期,由于确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以及多年来群众工作的生动实践,双拥工作得到了重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双拥工作理论不断完善,内容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以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载体,广大军民参与双拥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以创建双拥模范城(县)为龙头,群众性双拥活动蓬勃兴起、持久不衰,广大军民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通力合作,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相互促进,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稳定中密切配合,在抗御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疫病中并肩战斗,军政军民团结显示了强大力量。

为了推进双拥工作的发展,党和国家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先后召开过多次全国性的双拥会议。主要的有:1980年,徐州驻军与徐州行政公署、徐州市人民政府召开“双拥”先进代表大会,民政部、总政治部、中共江苏省委、南京军区负责人参加了大会。1984年8月,民政部和总政治部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1987年,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在佳木斯市召开全国“双拥”经验交流会。1991年1 月10日至16日,为了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民政部和总政治部在福州市召开了全国双拥工作会议,这也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双拥工作会议。1993 年1月,时值延安双拥运动50周年,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总政治部在延安召开纪念双拥运动50周年大会。2004年1月9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总政治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会议……

这些会议都是根据党和国家、军队当时的主要任务召开的,并适应形势提出了双拥工作的任务,使双拥服务于党和国家、军队的中心工作。这些重要会议,都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和接见。会议研究的一些重大问题和政策,对推动双拥工作发展创新产生了重要作用。

其中,1991年注定是双拥工作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在福州的召开,标志着双拥工作的新起点。1991年1月10日至16日,为了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双拥工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在福州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双拥工作会议。会议对1987年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经验交流会以来的双拥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对双拥工作的指导,1991年6月,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中央军委成立了“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当时由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中办、国办、民政部、总政治部领导担任副组长,中央党政军24个部门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民政部、总政治部抽组人员合署办公,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此,双拥工作迈向新起点。

双拥: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

任何发展阶段的双拥工作,都有其深刻的形势背景和社会基础。在1991年之后,双拥工作愈发凸显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愈发发挥其军政军民团结的作用。双拥工作日益受到党政军民的高度重视,各级相继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工作制度机制,广泛开展创建活动。全国军民继承发扬双拥光荣传统,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团结协作,在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密切配合,在抵御各种风浪挑战、抗击各种自然灾害中并肩战斗,携手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是广大人民子弟兵,每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都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民利益,增进了军民鱼水深情。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军地之间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部队战斗力,进一步加大了相互支持合作力度。党的十五大发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号召,创建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军地密切配合、并肩奋斗,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军地军民围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齐心协力、团结奋进,发挥了创建活动的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亿万军民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同心同德谋发展、凝神聚力干事业,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双拥工作的根本指导和基本准则,只有坚持这一点,双拥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也只有坚持这一点,双拥工作才有持久动力,焕发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和“四个全面”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要求“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把支持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部队多办好事、实事。部队的同志要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积极支持和参加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军地双方要共同努力,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保证”,“要继承和发扬双拥工作的优良传统,不断增进军政军民团结”,“要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不断谱写军民鱼水情时代新篇”,“军转安置工作十分重要,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国防军队建设”,“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11月24日至26日召开的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着眼于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在国家层面加强对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和相关政策制度。”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也多次指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好发挥好这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事关经济发展、国防强大,事关政权建设、执政根基,事关社会稳定、人民福祉”,“双拥工作是我们党动员广大军民相互支持、团结奋斗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显著作用”,“努力让优抚安置对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提供更加有力支持”,“要深入开展好双拥工作,做好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工作,密切军民关系”,“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法规,拓展服务内容,把双拥及优抚工作提升到更高水平、探索更多经验”……可以说,在这样的时势下,双拥工作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部署越来越强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更显时代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双拥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情爱国爱军,倾力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践行人民军队宗旨,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建设;着眼实现富国强军,不断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尤其制定、修订了一系列双拥优抚方面的政策法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国务院颁布新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先后两次修订《烈士褒扬条例》,三次修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民政部出台《光荣院管理办法》《优抚医院管理办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烈士公祭办法》《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修订《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烈士安葬和烈属抚恤、医疗、供养、入学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可以说,双拥工作的发展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双拥工作发展步入法治轨道。

但是,双拥工作仍然存在政策创制不健全、职责任务不具体、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工作手段不科学、军地利益不平衡等老问题,一系列新的挑战也正显现:一是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背景下,双拥工作思想基础需要巩固。在经济新常态和社会转型加剧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军地之间的感情和群众国防观念容易淡化甚至弱化,亟需让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在社会各界更加牢固。二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完善双拥政策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一般保障群体不同,双拥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国防建设的奉献者,国家对这部分群体的保障注重体现优待和特殊褒奖,相应的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背景下,支持国防军队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各部队都需要集中精力、轻装上阵,把本需由政府承担的任务交出去,地方也要发扬支前保障传统,为部队建设提供有益的物资和精神支撑。因此地方需要拓展的服务领域非常广泛,而这其中每项工作都是非常艰巨的。四是市场经济体发挥决定性作用背景下,双拥工作模式亟需转变。双拥工作一个鲜明的特性就是政治性,以行政指令模式指导双拥行为,在资源配置使用上也以行政手段为主。然而,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军队改革全面铺开,行政主导模式需要进一步转变,要运用法律、社会、市场、科技等手段,开展社会化拥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窦玉沛副部长也提出了双拥工作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他指出要深入研究探索党政主导拥军与拓展社会化拥军的结合、以情拥军与依法拥军的结合、军民共建与军民融合的结合、普惠政策与社会优待的结合、物质拥军优属与精神拥军优属的结合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推动双拥工作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努力开创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局面。这些问题和挑战是双拥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着力点、突破点。

对此,我们需要深刻把握发展现状、全面分析各种矛盾问题,科学施策,推动双拥工作取得新发展。要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高度,把双拥工作摆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坚持弘扬红色传统,坚持军地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双拥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双拥工作规章制度,以更高站位、更新思路、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严标准统筹推进双拥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推动双拥工作迈上新的起点,不断谱写军爱民、民拥军的崭新篇章。在思想基础上,要把凝聚思想共识作为双拥工作发展前提;在根本导向上,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双拥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发展目标上,要把维护和发展军人军属权益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目标;在工作动力上,要把工作创新作为双拥工作发展的持久动力;在参与主体上,要把社会力量作为双拥工作发展的重要主体;在发展支撑上,要把科技信息作为双拥工作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发展方式上,要把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作为双拥工作发展的重要载体。

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是加强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有效载体和成功实践。作为双拥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其创建历程就是深化双拥工作的过程,其创建经验集中体现了双拥工作成效。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是推动双拥工作有效落实、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军民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热情和动力,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指导和规范创建活动,1993年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命名管理办法》,并于2002、2006、2010年3次进行修订,2010年又出台《考评标准》,使双拥模范城(县)命名管理、考评推荐都有了基本政策依据。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创建工作所处的时代条件、面临的形势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两个文件在今年又进行了修订完善,对于增强创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年的全国省(区、市)双拥办主任会议上,窦玉沛副部长强调,军地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自觉把创建活动放在强国兴军的大背景下来审视筹划,围绕服务党、国家和军队工作大局去推进落实。窦玉沛指出,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创建活动,要以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引领创建活动,要围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拓展创建活动,要立足解决军地重难点问题深化创建活动。

猜你喜欢
双拥军民工作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歌颂梧州双拥模范城
北京朝阳双拥“5+5”加出军民真合力
不工作,爽飞了?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选工作
加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三个建设
『双拥』运动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