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以科技拥军为己任为强军打赢作贡献

2015-11-27 04:09陈亚斌杨明贵
中国民政 2015年22期
关键词:练兵吉林大学军营

陈亚斌 杨明贵

长春以科技拥军为己任为强军打赢作贡献

陈亚斌 杨明贵

在军中,长春被誉为“科技拥军第一城”。20年的科技拥军之路,长春形成了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知识、技术、人才拥军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拥军实践。

时代赋予新课题“打赢”要靠高科技 提高拥军含金量

早在1992年海湾战争结束时,当时的长春市委、市政府领导就敏锐地认识到,“未来军队‘打赢’要靠高科技,拥军必须贴紧时代的要求”。他们立即调整重心,着力加大拥军中的科技含量。从那时起,以科技练兵为舞台,以服务“打赢”为目标的“科技拥军”热潮在北国春城勃勃兴起。在随后20余年的拥军之路中,长春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逐步加强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拥军工作的领导,把科技拥军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把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把帮助部队解决科技练兵中的实际问题纳入政府办实事范围。

1998年底,正值全军部队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长春市出台《关于大力支持部队开展科技练兵活动的决定》,在全市大规模地开展科技拥军主题活动,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教学科研单位和大型企业为依托,以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为重点的科技拥军工作格局。

知识拥军育人才专家学者进军营 干部战士进学堂

长春的科技拥军从一开始就不是“零敲碎打”,而是成规模、成建制的“大兵团作战”。全市30余所全日制高校、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全部与驻地团级以上单位结成了共建对子。

长春市在驻军部队建立全军首个军营数字化学习中心

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把握部队建设需求与学院优势的最佳结合点,大力开展科技拥军工作:选派专家教授深入部队及国防院校进行培训,先后对空军航空大学等400余名学员进行系统培训;通过军工项目的开展,将前沿的现代设计技术引入一线部队、国防院校和军工企业,为部队培养高素质新型科学人才队伍。该市还长年开展“万卷图书进军营”活动,累计向部队赠送各类科技书籍百万册。

同时,各高校主动招收部队优秀教练员、训练标兵、比武尖子入校深造。为适应部队建设和科技大练兵需要,各大专院校还开办了外语、计算机、等各类短期培训班。长春当地每年都有大批学子报名参军。各大高校在鼓励学生热情的同时,严把质量关。近年来,吉林大学等高校先后为驻军部队选送4000余名优秀大学毕业生,为军队现代化建设输送了新鲜“血液”。注重发挥农业院校的科技优势,为某部队加强军营庭院建设,为农业生产基地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主任黄冬梅帮助沈阳军区组建了全军第一支专业化心理战连,成立了全军第一个心理战模拟实验室,率先将心理疏导引入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

机制建设保发展谋发展重在前瞻 定机制未雨绸缪

技术拥军提战力携手演兵场 合力谋打赢

近年来,长春在军民科技融合的支撑下,取得一系列重大军事科技成果。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着眼信息化强军,勇于承担国防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提高了国产武器装备的机动性和智能化水平。该院研究的项目涵盖多个门类,研究成果多已投入应用,提升了战斗力。

在信息化时代,军事科技不仅停留在装备、作训方面,也体现在部队的后勤保障、思想工作方面。吉林农业大学

9年前,长春出台《关于大力支持驻军部队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做好科技拥军工作的意见》,对未来民营企业的拥军潜力予以极大关注。同时,长春市完善保障机制,在推动科技拥军活动深入发展中实现了多个率先:在全国率先成立支持部队信息化拥军高级顾问团,率先建立综合性信息拥军基地,率先开展支持部队信息化建设理论研讨,率先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搭建起组织领导、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保障平台。

2011年,长春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科技拥军工作列入跨世纪科技兴市总体规划;2012年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若干意见》,进一步强化科技拥军的领军地位;2013年开展“情系驻长官兵、关爱革命功臣”主题活动,将科技拥军单独立项进行推进。

同时,长春市要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部队建设之中;定期组织专家学者走进军营,积极配合部队搞好技术革新和科研攻关。各高校也根据科技拥军的发展,完善创新各项保障机制。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民政局)

猜你喜欢
练兵吉林大学军营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吉林大学等二医院王金成教授简介
军营里的奥运会
思政课,课堂怎样“萌”起来——因为课前“大练兵”
军营游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科学研究中心
孙武练兵
在军营下棋的岁月(一)
军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