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我最大的快乐—— 记全国劳动模范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罗军

2015-11-28 03:19王慧崎张登科左国新
中国军转民 2015年6期
关键词:江麓技术能手职业技能

■ 王慧崎 张登科 左国新

创新是我最大的快乐—— 记全国劳动模范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罗军

■ 王慧崎 张登科 左国新

2015年4月28日,对于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精密机加事业部阀芯机加班班长、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罗军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特别重要,也是特别值得高兴的日子。这天,他作为新当选的“全国劳动模范”,心情激动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这天,他终于实现了争当“全国劳模”的职业梦想。

罗军,男,今年46岁,中共党员,湘潭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党代表,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精密机加事业部现场科研攻关组组长、阀芯机加班班长、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数控车工高级考评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湖南省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全国劳动模范。

喜欢钻研的技能大师

罗军勤奋好学,喜欢钻研。1990年技校毕业时,罗军是一位学有所成的优秀技校生,因此被江麓集团优先录用。刚刚参加工作的罗军在操作着普通车床同时,察觉到数字化自动化加工必将是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高级技术工人培训班、数控理论培训班,学习计算机与数控机床等方面的知识,吸吮着新知识、新技术的养分,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了很多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

2002年,江麓集团从国外引进了一台先进的数控车铣中心。然而,设备的操作维修手册全是英文,要读懂它难度相当大。但是罗军凭着一股韧劲,借助英文词典,终于弄清了该中心的操作规程。

罗军说,只要用快乐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就可以让复杂的工作简单化、简单的工作自动化,把别人认为很难的事情用简单的办法做好。

罗军所在的单位是一家军工企业,在工作中他经常会遇到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的产品加工任务。面对工作中的“拦路虎”,罗军善于动脑筋、善于总结经验,在技术创新、小改小革、技术攻关上想办法。在进行某科研产品的加工试制过程中,有一个变速箱的上轴承座属于结构复杂的薄壁类零件。如果采用磨削加工的办法,零件在装夹过程中极易变形。罗军提出了以车代磨的加工方案,通过调整加工步骤、加工余量和夹头的夹紧力,消除了装夹变形,使该类零件的机加合格率达到100%。

面对加工中的难题,罗军总是能够根据产品的特点,提出独特的见解,制定出最佳的加工方案,成功解决了很多畸形类、薄壁类、深孔类、箱体类、细长轴类零件的加工难题。很多成功的先进经验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中,特别在科研试制项目中,解决了许多关键问题。

罗军说,创新是一种兴趣和爱好,是一件很愉悦、很有成就感的工作。一次改进、一次创新,不仅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在思想观念和专业技术的提升上有所收获。

创新无处不在,创新就在身边。即使是细小的问题,罗军也会想办法改进。在采访罗军的过程中,罗军随手从一个装着数十根手指大小圆钢的材料盒中拿出一根圆钢告诉我们,这样一根圆钢可以加工成10多件某产品弹簧销,但需要工人重复进行拉料、装夹、切削、测量、切断、卸料、取料等工步的操作,班组员工经常抱怨耗时耗力、容易疲劳。作为班长,罗军暗下决心要想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把员工从枯燥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为此,他用3个月的时间,利用磁铁的作用,在一台普通数控车床上设计安装了自动拉料、自动夹紧和自动切断卸料装置。到目前为止,这项名为“关于普通类数控机床自动拉料工艺”的创新,已经累计创效120余万元。“现在,只要把这根圆钢放到机床的夹头中,机床就能自动完成整个加工过程,不仅人工作起来很轻松,而且生产效率还提高了10倍。下一步,我还想设计自动送料和自动取料装置,就是把几百、上千根圆钢一起倒到机床里面,人只要编好程序、按下开关,然后就不用管了,其余的工作都让机床来做。”看得出来,罗军信心满满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罗军能够想得到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做得到。罗军工作25年来,在工作中共提出合理化建议80多项,为复杂工件编辑的宏程序达100余种,优化加工方案60多项,自制工装夹具80多套,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00多万元。以他名字命名的“罗军大螺距螺纹反向车削法”,解决了特种螺纹切削加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被编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技能创新成果荟萃》一书。2012年,他参加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创新大赛的课题《关于螺旋式多件快速装夹型夹具技术》,快速解决了200余个小型工件一次性装夹的问题,效率提升3倍以上。2014年,他创新的特色操作法“关于短导轨、砂轮滑移式深孔工装磨削技术”,入编中国兵器《第三届创新成果荟萃》。而且,他的这些创新成果,都已经被普及推广,为提高员工收入、为企业完成生产任务发挥着作用。25年来,他先后被授予“湖南省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湖南省技术能手”、“兵器工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先进职工”、“湖南省技能大师”、“湖南省百佳首席技师”、“中国兵器集团公司关键技能带头人”、“湖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14年获批成立湖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并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

善带高徒的培训名师

由于罗军的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术精湛、创新意识较强,他经常参加各级各类职工技能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2002年以来,他先后获得“湘潭市首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湖南省兵器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车工工种二等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职业技能大赛”车铣复合工种第十名、“全国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决赛”数控车工职工组第九名、“湖南省第三届数控技能竞赛”数控车工第六名。

罗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关键技能带头人,他不仅能解决好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还能把自己摸索和总结的经验制作成教学课件或视频无私地传授给身边的员工,起到了良好的传、帮、带作用。经他培养的40多名学徒,现在都已经成为单位的生产技术骨干。

罗军(中)在生产现场给班组员工作技术指导。

2009年,罗军开始担任起市级、省部级、国家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队技术指导、裁判员、裁判长和湖南省职工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6年来,他指导的参赛选手中有2人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名次,均被授予“兵器工业技术能手”称号。他担任技术指导的湘潭市数控车工种技能队,参加湖南省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团体、个人第二名,一名十八岁年轻选手获得技师资格,并被授予“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先锋”称号。他担任技术指导的湖南省数控铣项目技能队,参加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获团体、个人第六名。2010年,他担任江麓集团技能集训队的指导教练,指导职工参加湖南省第四届数控技能大赛,取得了三个第一、两个第二、两个第三名的优异成绩,2名职工获得高级技师资格,5名职工获得技师资格,7名职工获得“湖南省技术能手” 称号。2012年,他指导公司2名年轻员工参加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南省选拔赛,获两个第一名;作为国家队数控项目的教练员,他指导公司一名优秀选手参加国家集训队集训、选拔,获选拔赛第八名;指导公司员工参加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比赛,获第二名。2014年,江麓集团有两位员工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获得“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优秀选手选送单位”、“兵器集团第三届创新大赛暨第六届技能比赛先进组织单位”和“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湖南选拔赛优秀组织奖”,被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这些成绩中同样凝聚着罗军的心血和贡献。

2010、2012、2014年,他连续三届担任湖南省技能队数控车工种技术指导,参加第四、五、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决赛,为湖南省数控技能队团体名次保持在前十名、多名参赛选手的成绩进入全国前十名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荣获湖南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技术指导奖”、“湖南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名师奖”。

2008年至2010年,作为校企合作指导老师,罗军指导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春季技能大赛,连续三届都获得数控车工项目一等奖;两名学生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2010年,他被聘为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客座副教授,并指导该学院机制数控专业学生在湖南省高职院校技能抽考中,取得团体总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用快乐的心态去创新,让创新融入到思想中、融入到血液中,让大家分享创新的成果,创新的工作就会变得快乐起来。”——这就是罗军所展示的新时代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

(作者单位: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江麓技术能手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赵海涛:为油而战的“金牌勇士”
十大工种摆擂台 竞技切磋显真功荆门产业工人争当新时代“技术能手”
江麓集团VN18外贸两栖战车被央视及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江麓集团与重庆材料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
如何实现角色转换带好一个团队
江麓集团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
江麓子弟兵赢得“军事奥运会” 两金一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