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等院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的有效性

2015-11-28 05:51冯素江陈爱祖
河北工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精密仪器仪器设备排序

王 涛,冯素江,陈爱祖

(河北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河北石家庄 050018)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地方高等院校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特别是单台件≥10万元)数量快速增加,为了不断提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与效益,许多院校在机时利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利用与功能开发等基础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制定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办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纵观诸多评价指标体系或考核办法大多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系数对所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进行评价,造成了评价结果与实际不符。

高等院校兼具教学、科研、对外服务3大功能,但不同层次的院校侧重点具有明显差异性,地方高等院校之间更是参差不齐[1-3]。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应以仪器设备分类为基础,以机时利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服务收入、功能利用与功能开发等指标为参照,结合学校特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使用效益评价,增强评价的针对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是指对单台件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对外服务方面功能发挥程度的评定。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进行评价的基础。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4-6]:

1)针对性原则 根据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向,可将其分为A,B,C 3类进行评价,A 类设备是指主要用于教学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B 类设备是指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C类设备是指既用于教学,也用于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2)可操作性原则 通过指标定义,界定指标内涵与外延;评价指标体系在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的条件下,指标体系尽可能简化;明确评价指标数据采集办法,确保评价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

3)导向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不是单纯评出名次及优劣的程度,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找出仪器利用上的差距与不足,进而实现持续改进,以减少资源闲置和浪费,提高使用效率与效益。

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图1 指标体系的递接层次结构Fig.1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index system

在绩效评价工作中多采用层次性评价指标体系[7-8],其 结 构 如 图1所 示,二 级 指 标、三 级 指 标 权重系数如表1所示。其中机时利用是指用于教学、科研的定额机时利用率,A 类设备定额机时为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学时。B类、C类中的仪器仪表通用设备定额机时为1 000h/a(5h×5d×40周),专用设备、机电设备、电子类设备定额机时600h/a(3h×5d×40周)。开放程度是指仪器设备的共享程度。技术人员培训是指实验人员能力的提升。科研成果与对外服务是指使用被评价仪器设备完成的科研成果与对外服务成效,包括大学生科技成果获奖。功能利用与开发是指仪器设备效能发挥程度。仪器设备管理是指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管理效果。

2 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确定

指标权重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层次分析法计算简单,结果明了,特别是解决对于含有定性、非量化因素的决策或评价问题,有独到之处,适用于研究复杂的多层次结构评价指标的赋权问题。但传统的层次分析法需要专家将指标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直接给出判断矩阵,操作上有一定难度,而且容易造成重要程度判断的不一致性[9-11]。

2.1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首先由专家给出各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排序,再将排序结果转化为判断矩阵,并进一步计算权重。由于专家已经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由排序表转化而成的判断矩阵,不存在判断的前后不一致问题,故可以省略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这一步骤,其突出优点是计算更为简便。

2.2 具体步骤

首先,采用排序法对指标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构造判断矩阵[12-15]。

设计指标排序表,由专家根据自己对各指标重要程度的判断给各级指标排序。例如,在4个二级指标中,认为是最重要的指标序号为“1”,第2重要

的指标序号为“2”,依次类推,可以允许并列;然后,根据排序表结果,按照一定规则转换为指标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具体方法是:当排序号为a的指标与排序号为b的指标相比时,若a<b,则两两比较值为(b-a+1);若a>b,则比较值为1/(a-b+1);

表1 指标定义与数据采集方法Tab.1 Index defini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method

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m个指标,参评专家有N人,根据标度转换后每个专家对n个指标的估价权数构造判断矩阵A[k]:

判断矩阵A[k]中元素akij值表示第k位专家给出的评价指标xki相对于指标xkj的相对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值。akij值越大,表示指标xki比xkj越重要。根据以上分析,

在得到判断矩阵后,根据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的步骤,求出矩阵A[k]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ii(i=1,2,…,m),即为各指标的相对权数值。

最后,则需要综合各位专家的指标权重,即每个指标平均权重的计算公式为

权重系数确定过程省略。

3 评价过程

3.1 确定评价标准

对单项指标的评价采用五级评价,赋值分别为100,80,60,40,20分。定量指标按照数量级确定分值区间,根据数据统计结果确定指标得分;定性指标由专家按照评价标准,给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的五级评价,分别对应100,80,60,40,20分。

对机组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级评价,90 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3.2 评价模型

评价方法可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又称“加法”(SAW)合成法或加权算术平均(WAA)算子),此法指应用线性模型

进行综合评价。式中p为单台件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综合评价值,wj是与评价指标vj相应的权重系数

3.3 评价流程

规范的评价流程是确保评价工作效果的保证,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流程如图2所示。

3.4 评价实例分析

到2013年底,河北科技大学单台件1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有367 台(件),价值1.13亿元,4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有70 台(件),价值0.526 亿元。以往在探索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问题中。从2003年到2011年采用同样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系数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评价。在实践中发现,通过评价对促进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某些仪器设备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吻合,就其主要原因是不同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与对外服务中承担的工作量具有差异。因此,从2012年开始采用分类评价办法,在原有指标的基础上,对权重等进行了修订,经过2012年、2013年连续2年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修改前、修改后的评价结果如表2、表3所示。显然,采用同样的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系数对所有的仪器设备进行评价较为适应于C 类仪器设备,对A类、B类仪器设备评价有较大出入,而以仪器设备分类为基础的评价更加符合实际。

表2 2011年与2012年4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总体评价结果对比Tab.2 Overall evaluation results comparison of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over 400 000RMB in 2011and 2012

图2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流程Fig.2 Evaluation process of application efficiency of large-scale precision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表3 2011年与2012年4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单件评价结果对比Tab.3 Evaluation results comparison of single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over 400 000RMB in 2011and 2012

4 结 论

通过分析,可得以下结论。

1)地方高等院校开展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的工作是必要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具有占用资金大、技术先进、结构复杂、性能优秀、运行成本较高等特点,对地方高等院校而言是稀缺资源,通过开展评价有助于找出问题、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使用效率与效益。

2)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提高使用效益评价效果的前提是评价结果应符合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找准原因,才能调动使用者改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按照仪器设备分类开展评价,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能够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促进使用效益和效率的提高。

/References:

[1] 罗方凡.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规范与完善探讨[J].财会通讯,2009(3):64-65.LUO Fangfan.Study on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improvement in university[J].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09(3):64-65.

[2] 刘莉,樊庆文,徐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J].财务与金融.2013(1):61-63,67.LIU Li,FAN Qingwen,XU Ming.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tate-owned assets in university [J].Accounting and Finance,2013(1):61-63,67.

[3] 蒋业香.浅谈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新问题[J].财会通讯,2010(35):52-53.JIANG Yexiang.New problems existed in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J].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10(35):52-53.

[4] 李风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3,27(2):81-83.LI Fengqin.Innovative research of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university[J].Journal of Shengli Colleg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2013,27(2):81-83.

[5] 颜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目标定位和优化策略的系统思考[J].江苏高教,2013(3):58-60.YAN Meng.Systematic thinking on target location and optimizing strategy of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J].Jiangsu Higher Education,2013(3):58-60.

[6] 杨莉.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2):151-152.YANG Li.How to strengthen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J].Administrative and Financial Assets,2013(12):151-152.

[7] 陈爱祖,唐雯,张冬丽.系统运行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CHEN Aizu,TANG Wen,ZHANG Dongli.System Oper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earch[M].Beijing:Science Press,2009.

[8] 曹建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系统工程,2013(7):45-46.CAO Jianyong.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J].China CIO News,2013(7):45-46.

[9] 周自强,黄新春.国有资产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ZHOU Ziqiang,HUANG Xinchun.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M].Tianjin:Nankai University Press,2005.

[10] 李松森.国有资产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LI Songsen.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M].Beijing: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ress,2004.

[11] 彭伟.企业经济管理中进行柔性管理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4(2):162-164.PENG Wei.Study on flexible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 economic management[J].Low Carbon World,2014 (2):162-164.

[12] 邱宝国,王伏玲,费克文,等.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绩效考核的初步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417-420.QIU Baoguo,WANG Fuling,FEI Kewen,et al.Benefit assessment of college large-scale precis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1,30(9):417-420.

[13] 余建潮.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9):286-290.YU Jianchao.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efficiency of college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4,33(9):286-290.

[14] 王礼贵.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98-100.WANG Ligui.Constrution and practice of sharing platform of large-scale precision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J].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2011,30(3):98-100.

[15] 刘柏山,李英杰,张德庆,等.地方普通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3,16(2):200-203.LIU Baishan,LI Yingjie,ZHANG Deqing,et al.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large-sized instrument’s shared platform in local ordinary university[J].Laboratory Science,2013,16(2):200-203.

猜你喜欢
精密仪器仪器设备排序
电子精密仪器接地系统研究
排序不等式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数控机床机械故障的诊断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暗挖隧道下穿精密仪器厂房爆破振速控制技术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